第9章 月是今夜白

關燈
    日興,馬鞍,悅來,永樂,福興,新華設有高中班!方便學生們就近讀書。

     川北天氣比較特殊,開學後不久有連陰雨,巴山夜雨,淫雨霏霏,一般連下十天左右。

    放晴後立馬安排收割稻子,因為有的早稻早己成熟,受陰雨影響容易壞掉,當時無收割機,一切全靠人力,割稻子的利器就是鐮刀,川北鐮刀有齒,象一彎新月一樣,又薄又窄,所以輕便好用。

    收割稻子,脫粒,一般在田間直接進行,有用拌桶的,有用脫粒機的,一年一度秋收開始了。

     道路兩邊,村頭村尾,十裡八鄉,是一望無際的稻田,是一副豐收的畫卷。

    田裡,金燦燦的稻谷,顆粒飽滿,沉甸甸的,飄散着醉人的芳香,微風吹拂,翻騰着滾滾金波,推向無盡的遠方,好像燦爛的彩霞灑落在田間。

    八月是豐收月,也是黃金月。

     處暑節後,大約八成的稻子基本收完,曬幹入倉。

    地勢高的,光照不充分的田塊可就晚些時候收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剛打出的稻子首先家家戶戶都要分一部分,嘗嘗新米這是慣例。

    吃新米飯感覺有點象過節一樣,大家高高興興,歡天喜地,小孩子們歡呼雀躍! 一到晚上,天氣漸漸變涼,山裡也漸漸地升了一些霧氣,鄉村的早晨,薄霧缭繞,遠處的房屋好象空中樓閣,時隐時現,有人間仙境般的感覺! 大松這段時間也長高了,可以扶牆站立了,戰戰兢兢的移着小步,看見誰都笑。

    圓圓的臉蛋笑起來有一點象笑面羅漢。

    氣溫涼爽,衣服就講究了,帽子,小披風,衣服,鞋,一樣都不能少,全身新。

    中秋節将至,家裡用糯米準備做了一些糍粑,西南地區的家家戶戶基本都會制作。

     八月十五,大松跟着爸媽去外婆家送節,中秋節佳節,女兒女婿要回娘家送節這是民俗,結婚頭幾年過年過節必須回娘家。

    背上大松,挎上行禮袋,行禮袋當時一種花布口袋,家家戶戶有,就是現在的LⅤ。

    裡面裝上糍粑,糖酒,東西不多但意義重大。

    去外婆家的路有20來裡,全是土路,沒有公路,上坡下坎,翻山越領就到了,當時走起來很辛苦,現在想起來那絕對是風景。

    古道,長石梯,小溪,古鎮,石橋,包子店,鐵匠鋪,一幅生活的畫卷,接地氣的真實場景!現在想起來,好象又聽到了小鎮上嘈雜聲!一片繁忙的市井生活。

     翻過桠口,沿山路而下,到了山底的黃角樹(榕樹),在樹下乘涼休息一陣,不到兩個多小時就到外婆家了! 休息片刻,喝喝茶,就開始準備吃午飯了,過節一頓美食少不了,有酒有肉,還有糍粑,蜜制糖糍粑,軟糯香甜,回味無窮。

    還有糍粑沾花生芝麻粉,那叫一個香。

    真叫味道好極了! 糖糍粑的制作!①糍粑塊250g,食用油,紅糖或白糖,②将将燒熱放入糍粑塊炸軟,切換至小火,灑入紅糖或白糖,待糖融化,與糍粑拌均,關火,起鍋裝盤,即可食用。

     糍粑花生沾的作法:①糍粑250克,花生米,芝麻,鹽巴,五香粉,②将花生炒三五分鐘,芝麻一分鐘,裝在器物中搗細,待用。

    ③将蒸軟的糍粑撒上花生芝麻粉拌均勻,就可以食用了,香得很。

    讀者朋友們可以自己親自動手試一試。

     正在寫作時有一哥們打電話來問痔瘡怎麼治,作者以前有過,所以就告訴他了治療方法,十人九痔己不是秘密,一旦發現盡早治療,有便血的情況,基本都是痔瘡,最好去醫院确診。

     去藥店買一兩盒馬應龍痔瘡膏,不要買錯,馬應龍,馬應龍。

    洗完澡按照說明書使用(每晚擠三毫升進去),連續三五天就痊愈了,幾十元錢就治好,平時少吃辛辣,為預防痔瘡,每半年用一次馬應龍,一支即可!△各位讀朋友可以試一試。

    △△這藥多種用途,體外紅腫生瘡均有療效,屢試不爽! 喜歡金色華年請大家收藏:()金色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