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热闹的日子

關燈
    生孩子都捆綁得結結實實,傳統思想就是避免長大後籮圈退,這是中國帶娃的千年傳統,也不知是否有科學道理,反正老一輩都是這麼過來的,但這種裝扮保暖效果确實好,不易着涼感冒,這應是傳統中的精華。

     家人把大松抱了出來,大眼晴,烏黑發亮,皮膚雪白,穿着披風(小披衣)保溫,嬰兒專用!紅色後披衣襯上這白嫩的小臉,看起來格外乖巧!大人們都不停誇贊,這娃兒好乖!這娃兒好白呀,皮膚向他媽那樣白,鼻子跟他爸爸的鼻子好象,高鼻梁!長大了一定是一帥小夥。

    當時不說帥但是用詞大多是長得伸展,乖巧。

    八十年代才流行帥哥一詞!農村酒席大多中午,1點到三點左右,吃完午飯,大家都各自回家了,隻是外婆家留下兩三人小住幾日,與母親聊聊天,講講坐月子的注意事項,不能拿重東西,不能摸冷水,洗臉洗腳水溫一定合适,當然還有一些要忌的,這不多講,再講就計劃生育了。

    生育後滿月前男女不可同床,這是責任也是義務更是科學還是養生! 這在當時無報紙無視頻的年代,很多知識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

     小住幾日後外婆就去了,因為是集體生産還得在生産隊掙工分。

     這邊生産隊該幹嘛幹嘛,日出而做,日落而歸,按時出工,男人們幹休力較重的活,女人們幹較輕的活兒,鋤地,薅草,都是女生們幹,挑水,挑糞都是男同志幹,梨地耕田都是重體力。

    分工還是很明确,分配也基本合理,幹活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無論農場還是工廠,不論藍領還是金領,男女搭配幹活是有現實的科學意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俗話說得好,正半年,假二月,糊裡糊塗過三月。

    意思是新春上月正月間日子過得很慢,感覺有半年之久,實際并不是真的時間長,每天還是24小時不變。

    而是春節期間大家都在玩,相當于混日子,所以感覺很漫長,如果你在不停的幹活,一天會感覺過得很快,總感覺時間不夠。

     老爸年輕帥氣,還得給生産小組的社員記工分,所以一收工就回家幹家務,伺候母親坐月子! 時間過得也很快,轉眼間又到正月十五了元宵節,川北。

    過大年!(臘月二十四為小年,臘月三十除夕叫過年,正月十五叫過大年。

    )家住地離春節發源地阆中也就一百五十裡地!所以這裡還是比較講究注重過年過節的。

     過大年(元宵節)反正是要吃肉的,比平時的生活好很多!白米飯是不能少的,在那個年代,所以大人娃兒都喜歡過年,更喜歡過節,其實也是為了吃頓好的(改善一下生活)。

    也要包餃子,韭菜餡的,豬肉餡的,也有菜餡的! 臘肉餡的餃子味道好極了做法如下。

     1.備料,五花臘肉500g,五香粉(十三香也行)餃子皮若幹。

     2.具體操作,将臘肉用熱水洗淨,切成小顆粒,放入五香粉,攪勻待用。

     3.具體操作也特别簡單,将肉餡和餃子皮包好。

    燒好白開水,放入包好的餃子中火煮五至六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可以是湯餃也可以當蒸餃。

    可以素吃,也可以蘸醬。

    味道好極了! 願這道美食會給你帶來太好的味道。

     喜歡金色華年請大家收藏:()金色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