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征程一路向洋(三十八)穿越日本海

關燈
    認真查看着吊車的整個起吊工作及吊塔周圍的安全狀況及設備運轉情況,配合着隊長的指揮工作;有的對起吊放置在甲闆上的中考樣品進行認真細緻的記錄,詳細記錄下不同樣本容器的各項數據;還有的隊員在協助機器人固定好準備起吊的科考樣本容器,防止它們在上升的過程中發生晃動。

    大家都非常清楚這些樣本對于此次科考的重要意義,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嚴謹和專業負責的工作态度。

     當樣本容器緩緩降至甲闆上方時,船員們小心翼翼地将它們放下,然後,負責的科考隊員立即開始了初步的檢測和數據記錄工作。

    負責生物樣本分析的年輕研究員小陳,小心翼翼地觀察着采樣容器的密封裝置情況,并認真細緻地觀看了采集到的海洋生物樣本,仔細地觀察着它們的形态和狀态,然後用手中先進的掃描記錄儀逐一進行貯存錄制保存。

    當他檢查到一個生物樣本時興奮地對身邊的另一名科考隊員說: “小石,這個生物樣本看起來很有特點,這種魚類的鱗片色澤和一些已知的品種稍有不同,也許會是一種新發現的亞種。

    ” 那名姓石的科考隊員也認真地看了一下,回應着: “嗯,陳組長,那我再加貼一張特殊标簽了。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好,标識明确清晰。

    ” 生物科考組副組長陳鵬回答着。

     而旁邊的負責海水分析的張博士拿着專業的儀器在對一些海水樣本進行了化學檢測後,他嚴肅地對身邊人說: “海水中的鹽分、酸堿度和含氧量等數據都在正常的波動範圍内,但在某些深度層,還是發現了一些微小的異常,這可能和海底的地形地貌或者深層洋流有關。

    ”… 在完成日本海北部區域的初步科考任務後,“鲲鵬三号”踏上返回中國的旅程。

    一路上,依舊有許多科學探索的任務等待着他們。

     當船隻航行到了靠近朝鮮半島東部海洋中的郁陵島附近海域時,這裡的海況開始變得複雜起來。

    海浪逐漸變大,不斷地沖擊着船身,仿佛要将這艘巨大的科考船吞噬。

    高聳的海浪如同一座座黑色的山峰,憤怒地拍打着船舷,濺起高高的水花。

    海水順着船舷流淌下來,形成一道道水簾。

    潛龍鎮定地在指揮室裡根據儀器數據和海圖調整着航線,他深知這一片海域暗流湧動,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危險。

     李旭揚則帶着他的小組對無人科考設備再次進行全面檢查,确保在高海況下設備依然能夠正常工作。

    他們認真地檢查着每一個接口、每一根線路,确保萬無一失。

     在經曆了日本海的風浪考驗後,“鲲鵬三号”繼續前行。

    當接近中國台灣東部海域時,天氣突然陰沉下來,緊接着下起了豆大的雨點。

    海上的能見度驟降,周圍的一切都被籠罩在一片雨霧之中,仿佛進入了一個混沌的世界。

    但這并沒有阻擋科考隊的腳步。

    他們趁着這個時機,利用聲呐設備對海底地形進行更加精細的探測。

    聲呐發出的聲波在海底山巒和溝壑之間反射回來,形成一道道複雜的聲波圖像。

    隊員們發現這片海域的海底山脈結構非常獨特,對于研究海洋地質演變有着極高的價值。

     随着距離中國沿海的海岸線越來越近,船員們的心情也越發激動。

    大家都期待着将這些寶貴的科考成果盡快帶回國内,分享給國内衆多的科研工作者。

    而這趟從日本海返回中國的沿途海上科考活動,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一年的新征程之中,不斷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和數據支撐。

    … 喜歡走向深藍(幻想小說)請大家收藏:()走向深藍(幻想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