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入回。

關燈
    “鲲鵬”一号巨輪,披着五彩缤紛的晨光霞彩,來到了鄰近萊州灣附近的黃河入海口。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 李白的《将進酒》這首詩一開頭就把黃河連綿不絕、一瀉千裡奔流到渤海的壯觀景象描寫的淋漓盡至氣勢磅礴恢宏壯美。

     潛龍站在巨輪上的觀察平台中,居高望遠、心曠神怡,晨風陣陣撲面而來,涼爽宜人。

    他拿着望遠鏡眺看着黃河入海口的方向。

    遠方黃藍兩條巨大的水流帶交相融彙,激流勇進泾渭分明雄闊奇偉,仿佛是兩條黃藍色彩的巨龍在這裡盡情地調皮嬉戲玩耍。

     站得高看的遠,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這正是潛龍此時狀态的形象寫真。

    … 黃河入海口,位于山東省的石油城~東營市境内的墾利區黃河囗鎮,這裡屬于黃河三角洲,是黃河流域唯一的一處河海交彙區。

    這裡的四季景色,如同一幅巨大的天然水墨畫。

    在這裡,人們可以盡情地欣賞觀看到獨特的河海交彙而形成的氣勢恢宏黃藍雙色波流浪滾的奇觀、各種珍禽水鳥在濕地灘塗翩翔覓食遊水的野趣、濕地紅毯的絢麗多彩、蘆荻飛雪的柔美意境;以及壯觀的海上油井景觀,它們一起共同構成了黃河入海口那氣勢波瀾壯闊而又美輪美奂的河海畫卷。

     東營黃河入海口,這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生态資源,使得這個因入海口而形成的黃河三角洲被譽為“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它随着黃阿泥沙的沉澱累積而逐年不斷地增大着。

     黃河入海口的地貌形成于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之後又經過多次人工改道和自然淤積,才形成了現在的新河道。

    這裡是一個弱潮陸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