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如此,周彻死矣!

關燈
    ……” 郭鎮嶽低頭看了一眼兒子。

     郭登林躺在擔架上,臉色慘白,毫無血色。

     嘴唇周圍卻溢滿了紅,那是割舌傷口所至。

     此刻,雙目緊閉,已然昏死。

     寬厚的手掌,用力握攏,他深吸一口氣:“你下去吧。

    ” “是!” 那人大松一口氣,轉身就走。

     寒光一閃! 其人腳步頓住,頭顱撲通落地,血水狂噴亂湧。

     當啷! 郭鎮嶽将刀撇了,冷聲下令:“去,把他全家屠了。

    ” 親信中,當即有人跑了出去。

     “傳令,召集所有兄弟,打過河去!” 郭鎮嶽怒氣難消:“一舉搗毀鹽廠,我要宰了那個周徹,替我兒報仇!” “郭公,不可沖動!” 就在這時,一人站出來阻攔。

     郭鎮嶽正待發怒,但看到此人時卻放下了脾氣。

     面前,是一個年約半百左右的老男人。

     他身材幹瘦,像是一塊立起的棺材闆;留着一撮胡須,眼睛小而狹長,卻透露着如蛇一般的靈光。

     賈道,此人曾在朝為郎官,因多謀而遭同行排擠妒忌。

     又因背後無靠山,且不擅經文義理——同行挖坑,在一次儒學講經時,誤導其曲解經義,指責其将聖人之道‘毒’化。

     朝廷問罪在即,聰明的賈道棄官不做,當夜渡河回到河東,并成為郭鎮嶽的軍師。

     郭鎮嶽得以迅速崛起,掃平其他賊軍勢力,全賴此人謀略。

     “先生有什麼要教我的嗎?”郭鎮嶽客氣問道。

     賈道拱了拱手,道:“郭公,我等能長居河東,朝廷卻奈何我們不得,無非兩利。

    ” “一曰地利,我等居河北、朝廷在河南,可憑河而守。

    ” “二曰人和,河東百姓民不聊生,跟着朝廷沒有活路,所以才願跟着我們幹。

    ” “如今郭公為報子仇,憤然興兵渡河,豈不是自棄地利人和?” “去朝廷的地盤,去和朝廷的精銳交戰,不是自取滅亡麼?!” 郭鎮嶽猛然醒悟:“多虧先生提醒,險些犯下大錯……可是,此仇不報,我難消心頭之恨!” “先生,您可有妙計教我?” 賈道捏着胡須,眼中精光閃爍:“郭公是隻想殺六皇子周徹?” “不錯!”郭鎮嶽點頭。

     他笑了:“關于他的事,我來之前已了解了一番。

    ” “近來,一擺廢物之名,風頭頗盛。

    ” “先是殺了二皇子周漢的錢震,又吞并了五皇子的錢氏、奪走了甄氏。

    ” “要殺他的,又何止郭公一人呢?” 郭鎮嶽眼睛一亮:“先生是說,派人去聯絡這二位皇子,與其裡應外合?” “不錯。

    ”賈道點頭:“讓二人挖坑,再由郭公揮刀。

    三方聯手,殺他一人,還會是難事麼?” “先生此計甚妙!” 郭鎮嶽就要安排人時,門外忽有人至:“主公,有人求見。

    ” “什麼人?” “來人不願透露身份,隻說自雒來,主公會願意見他的。

    ” 聞言,賈道笑道:“看來有些人比郭公還心急。

    ” “如此,周徹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