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政局失衡的周王畿

關燈
    周王畿,王城内。

     當初,王孫策趁着太宰劉向奉诏出使楚國之機,抓住這一機會開始大肆活動起來。

     他巧施手段,不斷地拉攏那些一直保持中立态度的貴族們。

     與此同時,他還得到了周天子在背後默默給予的支持,如此一來,王孫策的勢力如滾雪球般迅速膨脹,日益壯大。

     而另一邊,由于太宰劉向遠在楚國執行使命,其所屬派系頓時陷入了群龍無首的混亂局面。

     王孫策瞅準時機,果斷出手,采取逐個擊破的策略,對這些失去主心骨的勢力展開猛烈進攻。

     最終,原本強大的太宰劉向一派,在王孫策的淩厲攻勢下逐漸土崩瓦解。

     待到太宰劉向完成出使任務,風塵仆仆地返回周王畿時,眼前所見令他大吃一驚,陡然發覺其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勢力範圍竟然大幅縮水! 曾經的輝煌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衰敗之象。

     此時此刻,王孫策憑借着迅猛發展的勢力,幾乎完全掌控了整個王城。

     盡管太宰劉向不甘心就此認輸,奮起反擊,接二連三地向王孫策發動攻擊,但可惜的是,所有的努力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未能取得絲毫實質性的成果。

     眼見局勢愈發緊張,周王室内部動蕩不安,周天子為了維護自身統治、保存王室實力以及平息這場愈演愈烈的内亂,不得不親自出面幹預。

     于是,他特意傳召太宰劉向與小宰王孫策二人一同進宮,試圖居中調解雙方之間的矛盾沖突。

     然而,在這次調停會議上,周天子明顯表現出對王孫策的偏袒之意。

     面對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太宰劉向縱使心中有萬般委屈和憤恨,卻也無可奈何。

     權衡利弊之後,他隻得忍氣吞聲,默默地咽下這口苦果,然後黯然神傷地離開了王城。

     自那之後,每當面對王孫策那咄咄逼人的挑釁時,太宰劉向所領導的派系都選擇了一步又一步地忍耐退讓。

     時間就這樣緩緩流逝,終于在大約一個月之前,太宰劉向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他親自上書給天子,表示由于自己年事已高且身體日漸衰弱,實在難以繼續勝任太宰這一要職,懇請天子準許他辭官歸隐。

     然而,深謀遠慮的天子心裡十分清楚,如果輕易答應了太宰劉向的請辭請求,那麼小宰王孫策手中所掌握的權力将會急劇膨脹,從而導緻朝堂之上的勢力失去平衡。

     因此,盡管太宰劉向言辭懇切、理由充分,天子最終還是毅然決然地駁回了他的請辭申請。

     太宰劉向對于天子這番心思自然也是洞若觀火,明白得很。

     但他畢竟也是個有血有肉之人,有着自己的尊嚴和脾氣,既然天子不肯讓他如願以償地辭官離去,那麼他幹脆就賭氣般地稱病在家,從此對朝廷政務不聞不問,來了個眼不見心不煩。

     随着太宰劉向的淡出,朝堂之中頓時少了一股能夠與小宰王孫策相抗衡的強大力量。

     如此一來,王孫策便猶如那脫缰的野馬一般,變得越發肆意妄為起來。

     如今的他真可謂是春風滿面、志得意滿,甚至開始公然主導起朝政來,不僅如此,他還毫不客氣地向天子進言獻策,強烈要求天子必須依照他個人的意願推行一系列的變法措施。

     面對王孫策如此嚣張跋扈的行徑,周天子心中雖有諸多不滿和不情願,但無奈此時此刻的朝堂之上确實缺少能夠有效制衡王孫策的人物存在。

     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