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两帝之政显效
關燈
小
中
大
軟轎内的陳志也是朝高拱一拱手,待軟轎行遠,高拱這才轉身背着手往内走去,神情有些落寞,雖然陳志此番過來給他通報了洪治帝的一些想法和施政方針,但高拱還是覺着,自己有點兒被洪治帝給排斥在核心小圈子外了。
他陳志陳遠長,終究還是靠着先帝的餘晖,得到了當今洪治帝的青睐,要不是他高拱着力于改革,強硬到底,對那些迂腐守舊派不退讓半步,隻怕他高拱也得跟徐華亭一般,被洪治帝給清退了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不是說說的。
當今這位,軍權在手,大明内陸新軍足足有近三四十萬,全都是當初這位在大興縣外招募的一千人分化而來。
這還沒算上還在海北維穩的武安侯戚繼光所部的十五萬大軍,以及海北的五萬海北軍,加上南洋各道的零散軍隊,這整個大明軍隊加起來小六七十萬之多,全都被這位給死死攥在手裡。
就這還是沒算上水師衙門的戰艦及水兵的人數,可以說,自洪武永樂兩帝之後,當今這位洪治帝,可以說是大明‘武功’最盛的一位了。
而促成這一切的根基,全都是隆慶元年的那一次京師新法施行,從稅務廠設行那一天起,銀圓國币法案落實那一天起,朝廷就再也沒見窮過了。
隆慶朝時,隆慶帝是一個不鏽鋼公雞,總是覺着該省省,不該花的一分不花,隆慶帝駕崩時,留給洪治帝的内帑足足四億五千六百多萬圓。
這是隆慶帝短短六年間為洪治帝積累下來的,靠着各種入股經營,以及皇莊收益,雖然部分大頭是從各地的士紳抄家所得,但固定來源卻是西山公坊等幹股來源。
要知道,嘉靖帝駕崩之時,内帑庫銀才不過六百五十多萬兩,隆慶帝比嘉靖還能攢錢,而且還扣,就是洪治帝當面要錢,不能給隆慶帝帶來收益,隆慶帝也是‘鐵面無情’,一毛不拔。
當今這位,與先帝相比,雖然是好了那麼一點,最起碼不像先帝那般的摳門,隆慶帝聽說要給自己修一個園子,得花近一百多萬圓,當場就讓人将園子圖紙給封存起來。
太貴,朕沒錢,不修! 當時隆慶帝内帑足足兩億多圓,說出那句太貴,朕沒錢時,還是皇太子的朱翊釴都有點兒繃不住。
當今這位,可就‘大方’多了,起碼在洪治三年,給各級官員,提了一級的月俸,雖然這錢是戶部國庫出的,但起碼也算是大方。
不像隆慶帝,就是國庫的錢,他都恨不得将銀圓掰開來當兩瓣花,原因就是怕戶部花得太狠,給造沒了,會動到他的小金庫内帑的錢。
當今這位,修建自己的陵寝,花得也比先帝要來得‘豪爽’一些,隆慶帝給自己陵寝修得那就一個‘寒酸’,除了大,裡頭珠寶玉器啥的都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