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师兄

關燈
    來到東單三條胡同,劉平安看着這個後世具有傳奇色彩的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是中國現代醫學史上的一座重要裡程碑,其百年曆史見證了中國醫學的發展和進步。

     醫院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所屬的中華醫學基金會以12.5萬美元購得豫王府,拆除原建築,并改建為北京協和醫學院,1921年完工,旨在建成亞洲最好的醫學中心。

     協和醫院不僅在醫學教育和臨床實踐中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在國家重大事件和公共衛生危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劉平安挎着包在醫院人員的指引下,一路來到大師兄王建章所在的手術科。

     “咚~咚” “請進。

    ” “師兄好。

    ”劉平安推開門走了進去。

     “小師弟,你怎麼到這邊來了?快坐,我給你倒杯水?有什麼事嗎?”王建章放下手中的資料起身就去倒水。

     “有件事拜托一下師兄,我想把家裡人的戶籍落戶到京城,警察口您有認識的人嗎?”劉平安喝了口水說道。

     “我想想。

    ”王建章思考片刻說道:“你找上次賣房子的那個齊老闆就成,他有親戚在警察局。

    ” “你在這等我一下,我出去給齊老闆打個電話。

    ”王建章說着走了出去。

     劉平安喝着茶打量着師兄辦公的地方,房間不大,布置的緊湊而有序。

     靠牆的一排書櫃裡,密密麻麻的擺放着各類醫學典籍和專業資料。

     辦公桌上堆滿了病曆和文件,窗台上擺放着一盆小小的綠植,角落裡還有一個小衣架。

     過了好一會,王建章走了進來:“平安,我和齊老闆說過了,你明天上午就可以去找他,他在家裡等着你。

    ” “謝謝師兄,等這幾天忙完,咱們去豐澤園聚一下。

    ” “欸,那裡可不便宜,看不出啊,平安你還是個地主老财啊。

    ” 師兄倆說鬧的時候,門外傳來一陣急步聲。

     “王科長,院長讓你去一趟手術室。

    ”來報信的醫生氣喘籲籲的說道。

     “小秦,院長說什麼事了嗎?” “有對夫婦是雨兒胡同的,昨天産婦在家臨盆,一天了也沒能生出來。

    ” “眼看沒轍了,他們才用平闆車送過來,剛才産科的苗醫生給她打了催産素無效,又建議他們說剖宮産,但是他們死活不同意。

    院長讓你過去待命。

    ” 1892年,中國第一例剖腹産手術由美國醫生關約翰在廣州博濟醫院成功實施。

     “快走,快走,過去看看。

    ”王建章趕緊催促,劉平安也跟在後面看看是什麼情況。

     這年代普通老百姓基本都是在家裡找接生婆生,很少去醫院的,剖腹産更是寥寥無幾。

     醫院産房門口,苗醫生都快被面前這個面容黝黑的精瘦男子給逼瘋了。

     苗醫生幾乎都用上了吼的聲音了:“我跟你說,就産婦現在這個情況,必須馬上送去做剖腹産,不然很危險的。

    ” 精瘦男急的團團轉,但是就是不肯答應。

     苗醫生雙手叉着腰,都氣的快不行了,産婦躺在病床上,眼睛時不時開合一下,呼吸不順,挂着吊瓶,大汗淋漓,精神疲憊之極。

     周圍的醫生都勸道:“這種情況,最好還是做剖腹産。

    ” 精瘦男吓的擺手:“不做,不做,那人肚子上開一刀還能活嗎?不做,不做。

    ” 一群醫生氣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躺在病床上的産婦也睜開了眼,也虛弱的說道:“我不要剖肚子。

    ” 苗醫生氣的問道:“那你們到底想怎樣?” 精瘦男看着院長,緊張的抓着自己的口袋,小心翼翼問:“院長....中醫有辦法嗎?” 他話還沒說完呢,苗醫生就忍不住打斷道:“你自己蠢,别害了自己的孩子,産科和中醫沒關系,這都是難産急診,中醫治不了的,你這是胡鬧。

    ” “苗醫生!”王建章不滿的喊道。

     苗醫生也沒理王建章,心道:中醫要是牛逼,你幹嘛轉學西醫? 一群醫生也急的團團轉,萬一真出人命,不管對錯,這口黑鍋醫院都要背定了。

     劉平安悄步走到師兄王建章身邊:“素常虛弱,用力太早,及兒欲出,母已無力,令胎兒停住,産道幹澀,産亦艱難,無力産子,可用送子湯或者針灸助産。

    ” 王建章小聲問道:“你有把握?” “師父的金針十二法我已經學會了,不敢說大成,這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