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武清侯往事

關燈
    強如建奴,七次入寇北直隸,雖然打的明軍毫無還手之力,但還是不敢在關内久留,每次劫掠完,都老老實實的出關了。

     他們倒也不是沒嘗試過守住關内攻下的城池,如永平四城,當時就由阿敏駐守,結果勤王大軍雲集後,明軍第一步做的,就是派重兵去堵長城缺口。

     發現大事不妙的阿敏,立即屠城,然後棄城而去,趕在長城被堵之前出關去了,因為這是黃台吉設下的陽謀,目的就是要坑死阿敏這個不聽話的東西。

     守住永平四城,就等着被明軍切斷退路和給養,被圍毆。

    撤出永平四城,回去就是丢城失地,一樣能治你的罪。

     北邊的長城暫時就是這樣,雷聲大,雨點兒小,漠南蒙古,除了科爾沁,其他的都是武力征服的,雖然有聯姻,但跟着你大清是享福、撿便宜的,誰能豁出全族為你賣命啊。

     在成武縣呆了半個月的朱慈烺,想看看清軍的下一步動作,好決定朝廷下一步的動作,結果,在七月初,斥候奏報,清軍大軍,從大名府向東行進,進入了山東。

     這西路軍聲勢浩大,四個滿洲八旗四萬餘騎兵,三個漢軍旗三萬步兵,六萬包衣,五萬綠旗,合計步騎十八萬大軍,号稱二十萬,一路東進。

     這其中鑲紅旗漢軍旗和包衣部隊,在景州被全殲,不然,真是二十萬大軍呢,十萬綠旗南下,也在各府駐紮一萬綠旗防守治安。

     “殿下,這可如何是好?建奴二十萬大軍東進,現在東昌府已經被攻下,白蓮教妖人戰力低下,幾萬人守不住府城,現在已經全部逃進山裡了。

    要是繼續東進,我軍如何應對?”侯恂此時有些上火。

     “殿下,最新奏報,正藍旗進駐景州,似乎也要南下濟南府,臣以為,他們西、北兩路夾擊的目标,就是濟南府。

    ”沈煉上前禀報道。

     “無妨,濟南守他幾個月都不成問題,他們要圍困濟南,我軍就按計劃掐斷他們的補給線,本宮算過了,連白蓮教都能守住府城十幾天,大明的正規軍還怕守不住?” “而且,建奴的行軍有些詭異,他們對沿途難以攻破的城寨,都沒有強攻,一方面強攻損失太大,這麼一路攻過去,沒到濟南府,他們就死的差不多了。

    ” “另一方面,建奴号稱二十萬大軍,但其實當中四萬騎兵攻不了城,六萬的包衣更是強征的青壯,戰力估計還比不上各城的民團。

    ” “那麼,剩下能攻城的,也就是她們新組建的綠旗五萬人和漢軍旗三萬人,占領東昌府,駐防一萬綠旗,再加上攻城的死傷。

    ” “呵呵,他們的攻城部隊就六萬出頭了,濟南有多少駐守軍隊?不算民團民壯,光第二軍的正規軍都有三萬,他們攻得下嗎?”朱慈烺自信的分析道。

     “一旦戰事拖延,他們從河北向南的補給線就是巨大的弱點,我軍騎兵,分批劫他的補給線,讓他們無法長時間待在山東圍困。

    ” “若是建奴騎兵護送補給線,那我軍就調頭去襲擊圍城的步兵,解濟南之圍,若是建奴就地補給,就要攻下其他有糧食儲存的城鎮。

    ” “呵呵,還是那句話,挨個去攻,不知道建奴有多少人夠死的,這算是朝廷在山東放開政策,允許組建民團的目的,每座城鎮,都要蹦他幾顆牙齒。

    ” “殿下聖明。

    ” “我軍暫且休整不動,看看情況,若建奴真的耗在濟南城下,我軍就按照計劃,北上東昌府遊弋,切斷他們的補給線。

    傳命朱純臣,讓他令濟南北部各城加強偵查,遇到南下的大隊建奴,放行就可。

    ” “若是遇到南下的補給辎重部隊,全力遊擊劫掠,最次也要摧毀。

    使建奴後勤受制,濟南之危自可解除,朝廷的騎兵和東邊的各軍也會向濟南府靠近,讓他放心守城。

    ” “是,殿下。

    ” 朱慈烺這頭安排的應對策略算是沒什麼毛病,清軍要麼付出慘重的代價,挨個攻城,要麼,就乖乖的退回河北,不然就得餓死。

     但人算不如天算,計劃哪有變化快。

     七月十四,天氣炎熱異常,清軍近二十萬大軍,在濟南城西門外五裡處,沿着官道,在道路兩側,已經收割完畢的光秃秃的麥田上紮營,連綿十幾裡,聲勢浩大。

     中軍大帳,此次統軍的,成了洪承疇,剩下四旗旗主竟然都在下方坐着聽命,可見多爾衮是真的器重洪承疇啊。

     “諸位王爺,本官有禮了。

    ”洪承疇笑呵呵的抱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