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准备过年

關燈
    殺完年豬,離過年的時間就不遠了。

    大家背好肉回家,有的背半邊,有的背兩半邊,當年向食品站交了毛豬的可以整豬背回家,沒交毛豬的隻能背大邊回家,殺好的豬從中剖開,有尾巴的大邊,沒尾巴的小邊。

     首先腌制臘肉,先将豬肉分割成大小均勻的小塊,抹上食用鹽,每斤豬肉35克鹽的比例,用鹽量較合适,高了制出的肉鹹,用鹽量低,腌制臘肉的效果達不到,可能影響肉質。

    将抹好鹽的肉放進大缸裡或王桶裡腌制七天後,撈出晾幹,川北臘肉還多一道煙熏程序,用柏樹葉來煙熏兩三天,就是煙熏臘肉。

    煙熏時有專人看管,以防火災。

     大松班裡四十多個學生,每個隊有六七個,到劉家院子的距離遠近不一樣,最遠的有一公裡,最近的就在隔壁。

    大冬天,特别是天下雨,來回真不方便,走路溜滑,常有同學摔倒,弄得滿身是泥。

    大家伴随着風雨和流淌的歲月一路前行。

     冬月二十六,大松家裡來一陌生人,幹部模樣,50多歲,穿戴整潔,一件黃色軍大衣,頭戴本山帽,頸部有些白斑,他是來找大松爸爸瞧病的,他說到處看,内服外擦都沒效果,來找大松爸爸看一看。

    他是附近某公社糧站站長,姓馬,馬站長50多歲,精神面貌不錯,不知什麼原因長了白斑。

    大松爸爸把脈良久,“馬站長,工作辛苦,風濕侵入,先吃幾副中藥。

    這就是皮膚病,白癜風,抓緊時間吃藥就會好的,不用擔心。

    ” 白癜風 中醫辨證:風濕侵入毛孔,以緻氣血瘀滞,日久氣陰兩虧,血不榮膚。

     治法:調補陰陽。

     方名:雙調祛風湯。

     處方:當歸15克川芎10克黃芪20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女貞子15克旱蓮草20克黑芝麻20克 何首烏15克黑故紙10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

     臨床效果: 馬×,男,50歲,幹部。

    患者左額、頸項、及胸背部均發現點、塊狀白斑,逐漸擴大,大者如五分之硬币,小者不一,曾服用西藥未效。

    初診(1979年冬月26日):面色咣淡,頭暈不安寐,口苦幹,多夢,心煩易怒,舌質淡紅,舌苔黃燥,神疲倦怠,脈細數,證屬氣血兩虧,腎陰不足,營衛失調,血不榮膚所緻。

    即投以“雙調祛風湯”四劑。

    于臘月初四,複診,見白斑未擴散,且皮膚白色稍退,照原方再進四劑。

    臘月十二再診:皮膚已見淡褐色色素,白斑已縮小,皮膚散見小白點,有的已明顯消退。

    患者照此方繼續服用至次年二月初六日,在街上相見時,見其大部白斑已消失。

     按:方中當歸、川芎補血活血。

    黃、白術、茯苓補氣滲濕健脾。

    女貞子、早蓮草、黑芝麻、何首烏補肝腎益陰血。

    黑故紙補腎助陽。

    甘草調和諸藥。

    此方氣陰兩補,陰陽兼顧,不濕不燥,藥性平和,可以常服。

    (1980.03.20) 豬肉經過一段時間腌制,撈出來涼幹,再專門的架上烘烤,主要以煙熏為主,在農村大概烘烤煙熏三四天,一班早晚有人守着烘烤,以防失火,在那個年代,熏肉失火的常有發生,當時人們的安全意識沒有這麼強,特别是天幹物燥,很容易失火。

     橋頭小店一家王姓老闆,一條大豬三百多斤,熏完臘肉去生産隊勞動,走的時候下面火堆沒有全滅,一升溫上面的肉一烤化出油,引起熊熊大火,燒毀房屋兩間,豬肉損失過半,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