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重阳菊花香

關燈
    做針線,這算是快的了。

     納鞋底就是紮千針底,納鞋底的麻索是純手工,夏天收集好青麻,剝去皮和麻杆,留下纖維曬幹,用手工搓成直徑1毫米的繩子就可以納鞋底了,這種麻索韌性特别好,而且耐磨,是納幹針底的首選,當然也有用棉線組合代替麻索,反正能用就行。

     當時很多東西都得自己動手,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而且當時的工業基礎差,沒人制造,民用制造業少,産品供不應求。

     二姑和幺姑做鞋繡花經常忙到半夜,困了渴了就泡杯菊花茶。

    可以提神醒腦,防止打瞌睡。

    為了結婚時操辦得好一點,那真是拼了。

    結婚時因為客人還得看女子的手藝,所以這些都得親自動手幹,這結婚其實也是趕考。

     夜深了,溫度降低了,幹活也有點冷手冷腳,霜降時節,半夜起霜了,身上得多加件衣服,關好門窗,這樣就暖和多了。

    除了做手工針線活,還得練習學哭嫁,哭誰用什麼樣的措詞都得認真商量好,怕到時出錯。

    比如哭自己的爸爸就有類似的詞,首先哭幾聲,嗯哼,嗯哼“請聲呢,……??爹耶,…:聽我呢……?說峨…,你把女兒勒………養到了二十歲呢…………你辛苦了幾十年呢,嗯哼,嗯哼……小女今天又要出嫁了………爹一,小女走後,你要多多保重身體哦”,千篇一個調,對哭的人不一樣詞也不一樣,這都得臨時随機應變,非常考念人,對女生的智商和情商都有較高的要求。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馬鞍朱總故居看一看,裡面有哭嫁表演,現在女人基本都不哭嫁了,婚禮新辦,中西合璧(土洋結合),一些傳統的東西難得一見,非常稀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生産隊也開始挖紅苕了,開始慢慢挖,分給各家各戶,為後面大面積起老紅苕熱熱身,挖完紅苕,犁苕地,曬幹泥巴為播種小麥,油菜做準備,犁地可以去地裡拾紅苕,挖紅苕時遺落的,誰撿歸誰,一塊地裡可以拾十多二十斤,很少,不撿就爛地裡了!星期天撿紅苕的人特别多,因為學生休息,小孩子都想去地裡揩油,有時為撿一根紅苕打架都有。

    現在感覺那個時候還真熱鬧。

     野菊花生命力很強,天冷了反而開得更旺盛,花朵雖小,但花香很濃,一些小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碌穿梭,辛勤的勞動着。

    這和我們普通人一樣,該幹什麼幹什麼?認真面對眼前的一切,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那才是最大的收獲。

     趁趕集的時間,爺爺去街上買了臉盆,洗衣盆,鏡子,馬燈碗筷等陪嫁物品,每一次上街都買一點,這樣讓人比較輕松。

     大松有些時候晚上也跟着二姑他們,在一旁玩,看二姑幺姑他們幹活,覺得也非常稀奇,總是目不轉睛的看,看得非常認真,仔細端詳。

     大松長高了許多,走動來回自如,能聽懂大人講話了,除了能喊大人,一些簡單的說,講其他的還不會。

    但機靈。

     嘴裡還是不停的說,哼哼唧唧,廣播裡也放音樂,他也跟着調調模仿。

    在家附近平時自己走着玩,外出大人背上才放心。

    反正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二姑幺姑,大松不是這個背就是那個抱,倒是很開心快樂,說話都能基本領會,大家天天教他和他說話,比一般家庭孩子說的話要多。

     喜歡金色華年請大家收藏:()金色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