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登白云山
關燈
小
中
大
弟弟也有半歲了,坐在背簍裡也咿咿呀呀,大松有時也幫奶奶搖一搖弟弟,弟弟隻要一餓就會哭,奶奶給弟弟準備了罐罐飯,用銅罐煨的米飯,又香又軟,适合小孩子吃。
銅罐是一種煨具,适合給個人開小竈,将食物放裡面蓋好,将銅罐置于火堆裡,十多分鐘,裡面的食物就好了,特别的香。
有時臨時用來煮食物用,方便快捷。
媽媽也要去生産隊地裡幹活,不方便給弟弟喂奶,所以罐罐飯就派上了用場。
裡面放一點肉末,鹽巴,味道更美,說是給弟弟吃,其實大松也吃了不少,小孩子眼睛餓,看誰嘴巴動都想吃東西。
油菜苗也育上了,長得很好,再過段時間也可以移栽了。
花生地裡,綠油油的,前段時間下雨正是時候,為花生結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這花生為什麼要下雨才能結出好的果子呢?除了水分之外,下了雨地皮松軟,花生的針才會插到地下,插到地面下的針才能結出花生果。
生産隊的菊花也開始采摘了,不同的顔色的菊花分開放,一般都是黃菊或白菊,采回來的菊花放在竹匾裡晾曬,三五個太陽曬幹以後就挑到供銷社去賣,秋天菊花是個好東西,也是可以賣現錢,但是産量不是很高,一個生産隊一年也就采摘兩三百斤,因為這個是自然選育的,也沒有人工去種植,這是讓他自生自滅,看天吃飯,你沒有把菊花當成一種産業來發展,其實如果種子菊花還是可以有不少現金收入的,當時的人們也沒有這個意識,地上長多少就收多少,實際上人們是可以另外培育的,用大塊的地種子,這樣就可以收入到不少的現金,當時的人們也沒有這個生意,大家受計劃經濟影響嘛,頭腦變得不靈光也很正常。
這個銷售菊花呀,路程就很近了,就在鄉供銷社附近橋頭設了一個收購點,區供銷社的收購人員專門到這裡收購,收購時間定為,四天,提前發放了通知,大家把曬幹好的菊花準備好,直接跳到橋頭過?銷售!當時的結算方式都是開餘支票,由生産隊出納員直接到信用社領現金。
其他人員一概不接觸錢款,這是生産隊的硬性規定,大家都必須遵守。
長此以往,社員們也都不知道錢長的什麼樣了,隻有有出納員天天能見到現金,所以當時的人們對這個金錢顯得不是那麼熱情,長此以往社員們都養成了隻愛做事,不愛金錢的好習慣。
當然這也不是主要原因。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比喻恰當,可憐不可憐,這個真不知道,當然也有可憐的,也有不可憐的,露似珍珠,月似弓,這個确實很形象,這也是事實。
彎月升起來了,山裡的夜靜靜的,偶爾能聽到遠處傳來汪汪的犬吠聲。
晚上人們不再乘涼,也停止了使用扇子。
煤油燈下,大松的爸爸還在編織竹鍋蓋。
當然鄰居們也在做,隻要會這項手藝的都會做,當時除了賣點雞蛋,雞養得少,糧食有限,就靠這點手工業掙點零錢稱鹽打油(煤油照明),除了這點零錢當時也沒有見到什麼大錢。
不搞這些吃鹽都成困難,生産隊負責分糧,不負責買鹽,油鹽得自己想辦法,賣雞賣鴨,賣糧食,總得自已挑錢買。
夜晚做手工就成了生産隊的家庭副業,有人會做,有人不學無術,不會做的當然眼紅生心嫉妒,就去生産隊舉報,當時可流行運動了啊,隊長也不得不管,也不能睜隻眼閉隻眼,第二天中午就開了一個生産隊臨時會議,隊長說,大家白天要在地裡幹活,晚上就不能私自在家裡做手工,這樣會影響第二天出工,沒精神幹活!隊長文喜同志是當過兵的,生怕受影響就報告給大隊革委會,革委會的行動可積極了,組織了五六個小青年連夜出去檢查,“喜隊長,你也要派幾個人幫助檢查”,革委會的命令,隊長又不得不聽,隻好安排了幾個人,有秀傑,英勇,還有英泰,這幾位生産隊的積極青年協助檢查,隊長下午收工時再次警示大家,不要做手工,要檢查,會沒收作案工具,屁大的事到這裡就成了作案了,無語。
晚上大家與往常一樣,手工照樣做,但是安排了崗哨,這是根據地道站裡面民兵開會,大媽放哨的方法照搬,大家也真能活學活用。
九點多,聽到狗叫聲,有人來了,有人來檢查了,大夥兒将事先準備好工具迅速收了起來,藏到外面隐蔽的地方,趕快吹滅煤油燈,進入休息狀态,來檢查的有五六個人,青年人一大路,打着手電和火把,有那麼一股戰鬥之勢。
挨家挨戶檢查,由于大家早有防備,檢查人員也就撲了個空,有點失望,臨走時還憤憤不平的說,不能在家做手工,抓到了要座學習班,一聽說坐學習班,大家還是挺緊張,當時各鄉都有學習班,表現不好的,做事不順眼的,好逸惡勞的,均有可能坐學習班,一進學習班,就關七八天,進去就剝奪了人生自由,學習,背語錄,寫檢讨,稍有不适可能挨皮錠子(拳頭),在社員心中進學習班就等同于坐牢,名聲相當不好。
學習班也就是那個特殊時代的産物。
這樣貓抓老鼠的遊戲還玩了好幾次,大家都化險為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十月一日,國慶節,當時除了周日假期,春節假期,其它時間沒有假期,有節無假的年代。
社員們照常出工下地搞生産,行政單位有一些慶祝活動,開開茶話會,聚聚餐等,當時國家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舉行國慶慶祝活動了!除了軍隊還挺正常,其他地方都比較混亂,而且各種氛圍環境相當差。
學校裡隻是出出牆報,寫寫标語慶祝國慶,也沒有一些實際活動。
當時的國慶很平常。
公社政府大院新址落成,恰逢24周年國慶,這在太平罐(觀)來說,這可算是雙喜臨門,縣革委,縣政府,區革委,區公所,都派來代表前來慶賀大平公社新址落成,縣革委還開來了一輛小車212布蓬軍綠色北京吉普,那時當時全縣最好的車,整個縣委縣政府才有這麼一輛好車,每次都嚴重超員,準載5人,實際車上七八個,當然也沒
銅罐是一種煨具,适合給個人開小竈,将食物放裡面蓋好,将銅罐置于火堆裡,十多分鐘,裡面的食物就好了,特别的香。
有時臨時用來煮食物用,方便快捷。
媽媽也要去生産隊地裡幹活,不方便給弟弟喂奶,所以罐罐飯就派上了用場。
裡面放一點肉末,鹽巴,味道更美,說是給弟弟吃,其實大松也吃了不少,小孩子眼睛餓,看誰嘴巴動都想吃東西。
油菜苗也育上了,長得很好,再過段時間也可以移栽了。
花生地裡,綠油油的,前段時間下雨正是時候,為花生結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這花生為什麼要下雨才能結出好的果子呢?除了水分之外,下了雨地皮松軟,花生的針才會插到地下,插到地面下的針才能結出花生果。
生産隊的菊花也開始采摘了,不同的顔色的菊花分開放,一般都是黃菊或白菊,采回來的菊花放在竹匾裡晾曬,三五個太陽曬幹以後就挑到供銷社去賣,秋天菊花是個好東西,也是可以賣現錢,但是産量不是很高,一個生産隊一年也就采摘兩三百斤,因為這個是自然選育的,也沒有人工去種植,這是讓他自生自滅,看天吃飯,你沒有把菊花當成一種産業來發展,其實如果種子菊花還是可以有不少現金收入的,當時的人們也沒有這個意識,地上長多少就收多少,實際上人們是可以另外培育的,用大塊的地種子,這樣就可以收入到不少的現金,當時的人們也沒有這個生意,大家受計劃經濟影響嘛,頭腦變得不靈光也很正常。
這個銷售菊花呀,路程就很近了,就在鄉供銷社附近橋頭設了一個收購點,區供銷社的收購人員專門到這裡收購,收購時間定為,四天,提前發放了通知,大家把曬幹好的菊花準備好,直接跳到橋頭過?銷售!當時的結算方式都是開餘支票,由生産隊出納員直接到信用社領現金。
其他人員一概不接觸錢款,這是生産隊的硬性規定,大家都必須遵守。
長此以往,社員們也都不知道錢長的什麼樣了,隻有有出納員天天能見到現金,所以當時的人們對這個金錢顯得不是那麼熱情,長此以往社員們都養成了隻愛做事,不愛金錢的好習慣。
當然這也不是主要原因。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比喻恰當,可憐不可憐,這個真不知道,當然也有可憐的,也有不可憐的,露似珍珠,月似弓,這個确實很形象,這也是事實。
彎月升起來了,山裡的夜靜靜的,偶爾能聽到遠處傳來汪汪的犬吠聲。
晚上人們不再乘涼,也停止了使用扇子。
煤油燈下,大松的爸爸還在編織竹鍋蓋。
當然鄰居們也在做,隻要會這項手藝的都會做,當時除了賣點雞蛋,雞養得少,糧食有限,就靠這點手工業掙點零錢稱鹽打油(煤油照明),除了這點零錢當時也沒有見到什麼大錢。
不搞這些吃鹽都成困難,生産隊負責分糧,不負責買鹽,油鹽得自己想辦法,賣雞賣鴨,賣糧食,總得自已挑錢買。
夜晚做手工就成了生産隊的家庭副業,有人會做,有人不學無術,不會做的當然眼紅生心嫉妒,就去生産隊舉報,當時可流行運動了啊,隊長也不得不管,也不能睜隻眼閉隻眼,第二天中午就開了一個生産隊臨時會議,隊長說,大家白天要在地裡幹活,晚上就不能私自在家裡做手工,這樣會影響第二天出工,沒精神幹活!隊長文喜同志是當過兵的,生怕受影響就報告給大隊革委會,革委會的行動可積極了,組織了五六個小青年連夜出去檢查,“喜隊長,你也要派幾個人幫助檢查”,革委會的命令,隊長又不得不聽,隻好安排了幾個人,有秀傑,英勇,還有英泰,這幾位生産隊的積極青年協助檢查,隊長下午收工時再次警示大家,不要做手工,要檢查,會沒收作案工具,屁大的事到這裡就成了作案了,無語。
晚上大家與往常一樣,手工照樣做,但是安排了崗哨,這是根據地道站裡面民兵開會,大媽放哨的方法照搬,大家也真能活學活用。
九點多,聽到狗叫聲,有人來了,有人來檢查了,大夥兒将事先準備好工具迅速收了起來,藏到外面隐蔽的地方,趕快吹滅煤油燈,進入休息狀态,來檢查的有五六個人,青年人一大路,打着手電和火把,有那麼一股戰鬥之勢。
挨家挨戶檢查,由于大家早有防備,檢查人員也就撲了個空,有點失望,臨走時還憤憤不平的說,不能在家做手工,抓到了要座學習班,一聽說坐學習班,大家還是挺緊張,當時各鄉都有學習班,表現不好的,做事不順眼的,好逸惡勞的,均有可能坐學習班,一進學習班,就關七八天,進去就剝奪了人生自由,學習,背語錄,寫檢讨,稍有不适可能挨皮錠子(拳頭),在社員心中進學習班就等同于坐牢,名聲相當不好。
學習班也就是那個特殊時代的産物。
這樣貓抓老鼠的遊戲還玩了好幾次,大家都化險為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十月一日,國慶節,當時除了周日假期,春節假期,其它時間沒有假期,有節無假的年代。
社員們照常出工下地搞生産,行政單位有一些慶祝活動,開開茶話會,聚聚餐等,當時國家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舉行國慶慶祝活動了!除了軍隊還挺正常,其他地方都比較混亂,而且各種氛圍環境相當差。
學校裡隻是出出牆報,寫寫标語慶祝國慶,也沒有一些實際活動。
當時的國慶很平常。
公社政府大院新址落成,恰逢24周年國慶,這在太平罐(觀)來說,這可算是雙喜臨門,縣革委,縣政府,區革委,區公所,都派來代表前來慶賀大平公社新址落成,縣革委還開來了一輛小車212布蓬軍綠色北京吉普,那時當時全縣最好的車,整個縣委縣政府才有這麼一輛好車,每次都嚴重超員,準載5人,實際車上七八個,當然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