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王寡妇上门
關燈
小
中
大
韓趙氏邊用力摔打布料,邊給孫女傳授經驗。
這項技能她不會,以前連見都沒見過,韓昭昭邊認真學習邊問: “奶,這也太麻煩了!挂了漿,這布料不就變得又闆又硬了,蓋在身上還能舒服軟和嗎? 您扯塊布料做個罩子罩在外頭多省事,髒了好洗不說,還不用一年拆洗好幾次,又是拆,又是洗,又是漿,還得重做,多麻煩!” 後世誰家還漿洗被褥,都是用的被罩床單,多好清洗呀! 奶奶教訓韓昭昭:“你這孩子,說的倒輕省,你知道現在布料多少錢一尺? 做一件新衣服才用六七尺布,做床被子連裡兒加面兒得要二十八尺布,就是用最便宜的粗棉布,也得三毛多一尺,加上棉線要花七八塊錢。
你出去看看,誰家會這麼浪費?不說别人,就隔壁院小蓮她家,一家九口人,就她爸和她爺爺有工作,一人都攤不上一身衣裳。
小蓮她姐都十歲了,連件囫囵點的衣裳都沒穿過,她們姐倆穿一身衣裳,平時都不出胡同。
再說了,七八塊錢,不說咱娘倆了,都夠小蓮家九口人一個月生活費了! 就圖幹淨方便花錢買布,說出去你肯定得挨打!咱家又不是地主老财資本家,哪有那麼多錢窮講究?” 韓昭昭默了,草率了,她又先入為主了。
這是剛建國還沒幾年的五十年代,不是她生活過的後世。
現在不僅老百姓窮,就是國家也不富裕,衣食供應都很少,建國前更是貧富兩極分化嚴重,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生活水平更是天差地别,要不國家咋會實行統購統銷呢! 後世的人們都說這種制度不公平,多幹少幹分配到的物資基本沒有差别。
可不得不說,統購統銷保證了絕大多數人能得到基本生活物資。
所有的人掙錢都不多,尤其是家裡孩子多,上班人數少的家庭,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絕對不誇張。
老百姓普遍收入低,很大一部分家庭,連最基本的溫飽都做不到,穿暖就更不要提了。
她們胡同裡住的大多是一般家庭,家裡有兩三個人有收入,已經是很好的日子了。
隻有兩家,建國前有自家的買賣,現在國家實行公私合營,他們也都變得很低調。
以前胡同裡還能經常聞到炖肉的味道,現在半個月才能聞到一次,富裕戶也都收斂多了。
吃的是粗糧居多,穿的也都成了舊衣服。
雖說全身上下還是不見一個補丁,卻也不見他們穿綢着緞,整天洋裝西服換着穿了。
看來到什麼年代,都不缺聰明人,韓昭昭暗暗思忖,她這張嘴,又沒摟住!以後得長記性,盡量少說話,不能啥啥張嘴就說。
她的觀念還是和這個社會格格不入,這話要是在外面說,挨打說不準,讓人嫉妒,給家裡招禍卻很有可能。
韓昭昭點點頭,一句話也不敢說了,乖乖的幫她奶一件件的把漿好的布料挂到晾衣繩上抻平整。
“韓大媽,韓大媽?家裡有人嗎?”大門外傳來“啪啪啪”的拍打門環聲。
祖孫倆對視一眼,韓趙氏對孫女說:“昭昭,我去開門,你把盆子端廚房去,把大鍋刷出來。
” 進門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人,個子不高,瘦削的身材,留着齊耳短發,一邊夾了隻鋼卡子。
穿着身藍色的衣服,褂子褲子上都補了至少五六個補丁,手裡還拉着個四五歲的女娃娃。
“是後街她王大娘呀
這項技能她不會,以前連見都沒見過,韓昭昭邊認真學習邊問: “奶,這也太麻煩了!挂了漿,這布料不就變得又闆又硬了,蓋在身上還能舒服軟和嗎? 您扯塊布料做個罩子罩在外頭多省事,髒了好洗不說,還不用一年拆洗好幾次,又是拆,又是洗,又是漿,還得重做,多麻煩!” 後世誰家還漿洗被褥,都是用的被罩床單,多好清洗呀! 奶奶教訓韓昭昭:“你這孩子,說的倒輕省,你知道現在布料多少錢一尺? 做一件新衣服才用六七尺布,做床被子連裡兒加面兒得要二十八尺布,就是用最便宜的粗棉布,也得三毛多一尺,加上棉線要花七八塊錢。
你出去看看,誰家會這麼浪費?不說别人,就隔壁院小蓮她家,一家九口人,就她爸和她爺爺有工作,一人都攤不上一身衣裳。
小蓮她姐都十歲了,連件囫囵點的衣裳都沒穿過,她們姐倆穿一身衣裳,平時都不出胡同。
再說了,七八塊錢,不說咱娘倆了,都夠小蓮家九口人一個月生活費了! 就圖幹淨方便花錢買布,說出去你肯定得挨打!咱家又不是地主老财資本家,哪有那麼多錢窮講究?” 韓昭昭默了,草率了,她又先入為主了。
這是剛建國還沒幾年的五十年代,不是她生活過的後世。
現在不僅老百姓窮,就是國家也不富裕,衣食供應都很少,建國前更是貧富兩極分化嚴重,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生活水平更是天差地别,要不國家咋會實行統購統銷呢! 後世的人們都說這種制度不公平,多幹少幹分配到的物資基本沒有差别。
可不得不說,統購統銷保證了絕大多數人能得到基本生活物資。
所有的人掙錢都不多,尤其是家裡孩子多,上班人數少的家庭,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絕對不誇張。
老百姓普遍收入低,很大一部分家庭,連最基本的溫飽都做不到,穿暖就更不要提了。
她們胡同裡住的大多是一般家庭,家裡有兩三個人有收入,已經是很好的日子了。
隻有兩家,建國前有自家的買賣,現在國家實行公私合營,他們也都變得很低調。
以前胡同裡還能經常聞到炖肉的味道,現在半個月才能聞到一次,富裕戶也都收斂多了。
吃的是粗糧居多,穿的也都成了舊衣服。
雖說全身上下還是不見一個補丁,卻也不見他們穿綢着緞,整天洋裝西服換着穿了。
看來到什麼年代,都不缺聰明人,韓昭昭暗暗思忖,她這張嘴,又沒摟住!以後得長記性,盡量少說話,不能啥啥張嘴就說。
她的觀念還是和這個社會格格不入,這話要是在外面說,挨打說不準,讓人嫉妒,給家裡招禍卻很有可能。
韓昭昭點點頭,一句話也不敢說了,乖乖的幫她奶一件件的把漿好的布料挂到晾衣繩上抻平整。
“韓大媽,韓大媽?家裡有人嗎?”大門外傳來“啪啪啪”的拍打門環聲。
祖孫倆對視一眼,韓趙氏對孫女說:“昭昭,我去開門,你把盆子端廚房去,把大鍋刷出來。
” 進門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人,個子不高,瘦削的身材,留着齊耳短發,一邊夾了隻鋼卡子。
穿着身藍色的衣服,褂子褲子上都補了至少五六個補丁,手裡還拉着個四五歲的女娃娃。
“是後街她王大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