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审稿

關燈
    顧玉惜花錢做了加急的挂号信,把傅明彥的信箋,還有從照相館裡加急洗出來的照片一起郵寄了出去。

     五日以後,顧葑在辦公室裡寫材料的時候,就看到了後勤部的工作人員來送信。

     “顧司長,你女兒的挂号信。

    ” 顧葑接過了信,在後勤部跑腿的小幹事拿着的簽收本上簽了字。

     小幹事看着信就知道是顧司長女兒來信了,就有點好奇,這一次的信箋咋這麼厚。

     心中有疑問,小幹事也不會去問的,每次顧司長收到了女兒的信箋,簽字都要飛起來了,一心隻挂着女兒的信。

     想想也是,顧司長的女兒本來已經考上了市政府的工作,偏偏被人舉報了,說是不積極響應政策,隻能夠下鄉。

     年輕又漂亮的女兒下了鄉,又因為是被舉報下鄉的,還不能去離首都近的村子,隻能夠去外省的村子,也難怪顧司長擔心了。

     小幹事也不打攪顧司長看信,把簽收本夾在胳膊下,“顧司長,不打攪你看信了。

    ” 說完後,小幹事還把辦公室的門給關上了。

     手裡的文件不急,反而是顧葑想着女兒上次說了,下次把稿子郵過來的時候,會捎帶傅明彥的照片。

     顧葑可太想知道,這個農村小子長什麼模樣了,立即把信給拆開了。

     剛打開信往辦公桌一倒,一疊用線固定好的稿件,還有一封薄薄的信箋,以及黑白照片就掉了出來。

     這年頭辦公室的桌子都刷着紅漆,為了保護漆面、延長桌子的壽命,都會用一層約半厘米厚的玻璃壓在桌面上。

     硬質的卡片從光滑的玻璃桌面上滑落。

    顧葑連忙彎腰把這張照片撿了起來。

     一入眼首先看的是笑靥如花的閨女,緊接着顧葑看向她身邊的男人。

     小夥子眼中帶着笑意,雖然是坐着就比顧玉惜高一個頭,個子肯定是不矮的。

     傅明彥的五官輪廓分明,有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眼,鼻梁挺直,嘴唇不厚不薄。

     要是這女兒不是自家閨女,顧葑得稱贊一句郎才女貌,但是看着梳雙麻花笑得這麼開心,模樣中正的小夥子讓顧葑氣不順,就是這個小子把他的掌上明珠魂都給勾走了?! 顧葑氣不順,咬了牙把照片給扣了下去,重新裝回到了信封裡。

     顧葑平心靜氣以後,又看了女兒的信,内容很是簡單,寫了合照是他們夫妻兩人的照片,已經和丈夫說好了,會一起參加高考雲雲。

     已經裝訂好的稿件是傅明彥所寫的稿子,讓父親去找相熟的出版社投稿以後說一聲,要是退稿了,麻煩也給出詳細的退稿意見,原稿也收好,如果要是退稿了,給村子那邊打電話,溝通一下看是稿件是否需要修改,還是直接投出去。

     顧葑看完了女兒的信箋,本來應該看傅明彥的稿子的。

     隻是打開稿子後,顧葑什麼都看不下去。

     顧葑隻覺得傅明彥的字剛勁有力,字闆正又不失飄逸,是一手好字,但是内容他着實是看不下去。

     一看着字,就想到了笑顔如花的女兒,還有模樣中正的小青年。

     那張黑白合影不停在眼前飄,顧葑哪兒看得下去這個小說。

     顧葑揉了揉眉心,看不下去就不看了。

     他記下了書名、筆名,把信用他們辦公室的黃色信封裝好,準備中午的時候,直接去出版社。

     · 加急把手中的文件拟出初稿,公文包裡放着稿子,還有那個厚重的信封,顧葑在出了政府大樓以後,右邊拐個彎往北京人民出版社方向去了。

     到了出版社的鐵栅欄處,顧葑把自己的工作證一亮。

     “不用登記了,領導,您直接請。

    ” 門房笑呵呵地說道。

     顧葑直接騎着自行車進去了。

     把自行車停在車棚裡,顧葑夾着公文包往辦公大樓走。

     已經到了十一點半,編輯部的一行人也要出來。

     兩邊正好碰面了。

     領頭的是個個子瘦高、頭發茂密的葉耀東主任,年齡約莫在五十歲,胸前的口袋裡裝着一支鋼筆。

     夾着公文包,穿着行政夾克,葉主任一看顧葑就是體制内的幹部。

     他對顧葑不熟悉,但是旁邊的徐科見過顧葑,連忙用胳膊肘撞了撞自家主任。

     徐科低聲提醒:“教育部的顧司長,分管教育法規政策這個口的。

    ” 京都的官多,但是部委的普通幹事也能說一句領導了,更何況顧葑還是切切實實的司長,看着模樣年輕,指不定在退休以前,還能往上走兩三個台階。

     葉耀東臉上挂着笑容。

     他連忙迎了上來。

     “顧司長,是什麼東風把您吹到我們出版社來了?” “顧司長,”徐科笑着介紹。

     “這位是我們編輯部的主任葉主任。

    我是編輯小徐徐科,不知道您有沒有印象。

    ” “你們是要出門嗎?”顧葑說道,“我來的是不巧了。

    ” “沒有沒有。

    ”葉耀東笑着說道:“是準備吃飯,不如一起吧。

    ” “這?不方便吧。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顧司長一起吧,咱們聽到了關于高考的風聲,正想找個專業人士問一問,您就是教育部的,您這邊的消息那是第一手資料了。

    ” “是啊,我有個侄兒就在外面做知青,已經做了三年了,要是恢複高考了,說什麼都得讓他準備複習,回來考試。

    ” 葉耀東也誠懇地說,“吃個飯正好聊一下高考的事情,這年頭誰家沒個親戚朋友去下鄉啊,都盼望着恢複高考呢,具體政策也不清楚,報紙上也沒登,難得見着顧司長了,咱們飯席上說一說。

    ” 高考确實是牽動人心的事情,在鄉下的顧玉惜說的是嗓子幹啞,顧司長這裡就更忙了,他所在的本來就是教育部。

     顧葑想着這段時間不停打探消息的親戚朋友,答應了下來。

     他給出版社的這幫人說一說政策,再說他女婿寫了稿子的事情。

     · 國營飯店很快就操持出了一桌油水豐富的席面。

     “酒就不用了。

    ”顧葑婉拒了酒,“我下午還要外出調研,一身酒氣不好。

    ” “行。

    ”葉耀東笑着說,“那顧司長就以茶代酒,我敬您一杯。

    ” 葉耀東的酒杯壓低,顧葑也壓了壓茶盞。

     最後顧葑的茶杯更高一些,喝了這杯茶水。

     “顧司長,我這個人性子急,我敬您一杯酒,您随意喝,我全幹。

    ” 一個胖乎乎的編輯把酒杯裡的水喝光了以後立即說道:“我家丫頭當時響應号召,非要下鄉,下鄉以後又吃不了苦,我也沒找到門路讓她回來,她後來在村子裡嫁了人,這,這能回來嗎?” 顧葑聽着胖編輯的話,有些心酸,這就是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