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骤雨来袭误行程
關燈
小
中
大
俺們從褚廟出來三天了,還沒有到商丘。
俺們十二家人,都是窮人,誰也沒有個計時間的家夥事,就别說手表,懷表了,連個馬蹄表都沒有。
一路走來,早行晚宿。
十二家都是大人少,孩子多,孩子太小的,幾個月的,一兩歲的,就得大人背着或者抱着了。
稍微大一點的,像三四歲的就得叫他走了,要是五六歲以上的,那跟着大人跑也沒事了。
俺們這一次搭伴的人太多了,孩子們大小參差不齊,想走快也快了。
商丘在什麼地方,究竟有多遠,我們也搞不準。
在俺們出發前,也問了幾個人,有說九十多裡地的,有說一百多點的。
俺們為了搞準,俺們一路遇到行人,歲數較大的,俺們就問,三天内,也不知道問了多少人了,但說的人,告訴的都差不多,有的說在南邊的,有的說在東南方向的。
那個時候,路也沒有好路,都是些土路。
而且路還都彎彎曲曲。
路邊也沒有标識,岔道還多。
岔道多也不怕,多問呗。
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生活,為了能找到好一點要飯的地方,那隻能往前走着看着,往前探索着了。
探索也很好,那也比老在一個地方好。
像老在褚廟那,俺們在那呆的時間長了,天天在那找米要飯,人家看到俺來了,人家不想給俺了,人家就躲了。
這回好了,俺們三天走路,一道經過很多村莊,有大的,有小的,有距離道近的,也有距離道路遠的。
三天走路,都是俺大哥走在前面引路,俺爹推着小車子在前面開路。
俺爹既是開路人,又要掌握時間,掌握速度,掌握找米要飯的火候。
掌握時間,一天什麼時間走,什麼時間歇着。
走路,一天不是老走。
走走還有需要歇氣。
三天都是天蒙蒙亮就啟程。
因為俺們睡覺也沒有什麼好地方,三天都是露天席地而睡,有的是人家村頭,有的是路邊或者是樹下。
這一宿,冷冷飕飕的,還怕下露,害怕下雨。
根本就睡不好睡不實。
那種睡覺,就是大家困的都不行了,就在那打打盹罷了。
因而,俺爹,天還沒亮,就張羅着走,大家也想走。
走,起早走,這走,大家也是有很多好處的,一是走走,大家身上就不冷了,二是大家距離去的目标商丘又近了一步,還有一個更好的,就是大家走到前面,好尋找那個村莊能要到飯。
說俺爹帶大家走,要掌握速度,那俺爹是一點不敢含糊。
要速度快,有兩個時間點,一是早上開始走,二是大家吃完飯時進行。
早上叫大家快走,大家可高興了,都盼望着你到前面找到飯吃。
等着大家吃完飯,這個時候,叫大家快點走,大家也願意走,因為大家剛吃完飯,大家身上都有勁。
速度光圖快也不行呀,老快,就容易出事故,腳指頭磨壞了,頭暈了。
常言說得好,欲速則不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俺爹每天一看天要晌午了,天熱了,人餓了,就喊大家慢慢走吧。
就問大家是不是想歇一會。
但俺爹心裡還是有計劃的,俺爹想盡可能早點到到達商丘。
俺爹覺得商丘是個城市,地方大,要飯,住的能好一些。
再一個,城市往四方多少都有交通,信息也有一定的聯系。
如果,上級有安置的信,城市裡有關部門還是能先知道的。
“走啊,快走啊?”後面追上來的人向俺爹喊道。
後面又來一夥人又追上俺們了。
“啊,你們走的挺快啊?”俺爹回答道。
“不是快呀,你看呀,那邊要來雨了?得趕到前面村子背雨呀。
” “要來雨了,快點呀,快呀,快點!找避雨的地方呀。
”後面又跑過來人喊道。
“哎,要下雨了,老張,老陳叔,李世存叔,咱們也得背雨了。
快叫你們的人,都準備好,要背雨了,要背雨了。
”俺爹喊道。
“哎,知道了,咱們的人,趕快背雨。
這都是什麼的天呀,剛才那麼熱,這一會,說來雨就來雨了。
”陳爺爺說道。
“是啊,這都立秋了,還下哪門子雨呀?怎麼還像伏天似的。
”老張說道。
“伏天是伏天,人家說,立秋後,還有一伏嗎?”陳爺爺說道。
西北方,黑雲黑壓壓的,像像大江裡的水一樣翻滾着湧來。
“哎,爹,來俺把行李,被都拿走,上那邊地裡,那邊地裡有麥垛,俺上那背雨去。
”大哥說道。
“老大,你叫你娘背着老四,也快走吧。
老二跟着你娘快走。
”俺爹張羅着。
“俺們快走了,你嘞?爹?”大哥問道。
“我這有個蓑衣,在小車子上掩着鍋嘞,我給它抽出來,我背着老三,披着蓑衣就行了。
”俺爹說道。
讨飯的人,又一大批湧上來了。
挑擔子的,背行李的,抱孩子的,推行李車子的,一看來雨了,都拼命似的跑着,有往大樹下跑的,有往遠處麥地裡麥垛跑的。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大雨點子拍下來了。
接着就是呼隆隆,呼隆呼隆隆的雷聲。
遠處還嘩嘩地打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娘,往裡點,這裡有地方。
這麥垛,叫俺誇誇地往外拽出五六捆,這麥垛也頂事呀。
”俺大哥說道。
“頂事兒,這要是像昨天,下雨時沒地方躲,今個又得挨澆了。
”俺娘說道。
“哎,管咋地的,今個好賴是沒澆着呀。
”大哥說道。
“娘,今天下雨,昨天也下雨,下幾天了?咋老下雨呀?”二哥問道。
“下幾天了,下三天了呗?咱從褚廟出來那天是頭一天吧,那天也是晌午剛過,就下了呢,雷陣雨三過午嗎?哎,你爹咋沒跑來呢,他背着老三,跑哪去了。
”俺娘說道。
“哎,俺爹他怕你抱着老四挨澆了,他叫我領着你們跑過來,他說他背着老三有蓑衣。
”大哥說道。
“有蓑衣,雨下小了,蓑衣能頂一陣子。
要是雨下大了,有蓑衣那也不行。
”俺娘說道。
大雨嘩嘩地下着。
二哥鑽麥垛裡,腳丫子沒拿進去,挨澆了。
“娘,我的腳丫子挨澆了。
”二哥說道。
“你的腳丫子挨澆了,你的鞋澆透了嗎?”娘問道。
“啊,俺鑽進來,就把鞋脫了,脫了我就塞俺屁股底下了。
鞋沒澆着。
”二哥回答道。
“那可挺好,你的鞋沒澆着。
你的腳丫子搞雨澆了,沒事,一會,外面的雨不下了,咱出去,你找個有水的地方,把你的腳丫子,擱水裡洗洗,涮涮就完了。
鞋要是濕了,那就漚鞋底了。
鞋底漚了,鞋壞了,你就沒鞋了。
你沒鞋了,咱家現在從水庫搬家搬出來了,連塊鋪襯都沒有了,沒鋪襯袼褙都打不上了,打不了鋪襯,就不能給你揍鞋了。
”俺娘說道。
“那俺就隻能光腳丫子了。
哈哈,太可怕了。
” “哎,哎,不下了,不下了。
”有人喊道。
“外面有喊呢?”大哥說道。
“有人喊,你聽聽,有人喊,是誰喊啥呢?”娘說道。
“不下了,不下了,太陽出來了,太陽出來了。
” “哎,還不下了,太陽出來了。
娘,俺們出去看看,哎老二,往外住,你先出去,俺才能出去呀。
出去看看,是真的還是假的?”大哥說道。
“好的,俺先出去。
”二哥說着就把腳往外伸,伸出腳,一轉身,從麥垛裡鑽出來了。
出來,站起來一看,遠處天空有幾道杠,喊道:“大哥,娘,真不下了,那邊天上出紅杠杠了。
哎,還有黃色的。
” “啊,俺出去看看。
”大哥說着就從麥垛裡鑽出來。
大哥鑽出來,站起來,往遠處一看,天空是真的出杠杠了,說道“什麼杠杠呀,老二,那是彩虹,七彩虹。
俺們十二家人,都是窮人,誰也沒有個計時間的家夥事,就别說手表,懷表了,連個馬蹄表都沒有。
一路走來,早行晚宿。
十二家都是大人少,孩子多,孩子太小的,幾個月的,一兩歲的,就得大人背着或者抱着了。
稍微大一點的,像三四歲的就得叫他走了,要是五六歲以上的,那跟着大人跑也沒事了。
俺們這一次搭伴的人太多了,孩子們大小參差不齊,想走快也快了。
商丘在什麼地方,究竟有多遠,我們也搞不準。
在俺們出發前,也問了幾個人,有說九十多裡地的,有說一百多點的。
俺們為了搞準,俺們一路遇到行人,歲數較大的,俺們就問,三天内,也不知道問了多少人了,但說的人,告訴的都差不多,有的說在南邊的,有的說在東南方向的。
那個時候,路也沒有好路,都是些土路。
而且路還都彎彎曲曲。
路邊也沒有标識,岔道還多。
岔道多也不怕,多問呗。
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生活,為了能找到好一點要飯的地方,那隻能往前走着看着,往前探索着了。
探索也很好,那也比老在一個地方好。
像老在褚廟那,俺們在那呆的時間長了,天天在那找米要飯,人家看到俺來了,人家不想給俺了,人家就躲了。
這回好了,俺們三天走路,一道經過很多村莊,有大的,有小的,有距離道近的,也有距離道路遠的。
三天走路,都是俺大哥走在前面引路,俺爹推着小車子在前面開路。
俺爹既是開路人,又要掌握時間,掌握速度,掌握找米要飯的火候。
掌握時間,一天什麼時間走,什麼時間歇着。
走路,一天不是老走。
走走還有需要歇氣。
三天都是天蒙蒙亮就啟程。
因為俺們睡覺也沒有什麼好地方,三天都是露天席地而睡,有的是人家村頭,有的是路邊或者是樹下。
這一宿,冷冷飕飕的,還怕下露,害怕下雨。
根本就睡不好睡不實。
那種睡覺,就是大家困的都不行了,就在那打打盹罷了。
因而,俺爹,天還沒亮,就張羅着走,大家也想走。
走,起早走,這走,大家也是有很多好處的,一是走走,大家身上就不冷了,二是大家距離去的目标商丘又近了一步,還有一個更好的,就是大家走到前面,好尋找那個村莊能要到飯。
說俺爹帶大家走,要掌握速度,那俺爹是一點不敢含糊。
要速度快,有兩個時間點,一是早上開始走,二是大家吃完飯時進行。
早上叫大家快走,大家可高興了,都盼望着你到前面找到飯吃。
等着大家吃完飯,這個時候,叫大家快點走,大家也願意走,因為大家剛吃完飯,大家身上都有勁。
速度光圖快也不行呀,老快,就容易出事故,腳指頭磨壞了,頭暈了。
常言說得好,欲速則不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俺爹每天一看天要晌午了,天熱了,人餓了,就喊大家慢慢走吧。
就問大家是不是想歇一會。
但俺爹心裡還是有計劃的,俺爹想盡可能早點到到達商丘。
俺爹覺得商丘是個城市,地方大,要飯,住的能好一些。
再一個,城市往四方多少都有交通,信息也有一定的聯系。
如果,上級有安置的信,城市裡有關部門還是能先知道的。
“走啊,快走啊?”後面追上來的人向俺爹喊道。
後面又來一夥人又追上俺們了。
“啊,你們走的挺快啊?”俺爹回答道。
“不是快呀,你看呀,那邊要來雨了?得趕到前面村子背雨呀。
” “要來雨了,快點呀,快呀,快點!找避雨的地方呀。
”後面又跑過來人喊道。
“哎,要下雨了,老張,老陳叔,李世存叔,咱們也得背雨了。
快叫你們的人,都準備好,要背雨了,要背雨了。
”俺爹喊道。
“哎,知道了,咱們的人,趕快背雨。
這都是什麼的天呀,剛才那麼熱,這一會,說來雨就來雨了。
”陳爺爺說道。
“是啊,這都立秋了,還下哪門子雨呀?怎麼還像伏天似的。
”老張說道。
“伏天是伏天,人家說,立秋後,還有一伏嗎?”陳爺爺說道。
西北方,黑雲黑壓壓的,像像大江裡的水一樣翻滾着湧來。
“哎,爹,來俺把行李,被都拿走,上那邊地裡,那邊地裡有麥垛,俺上那背雨去。
”大哥說道。
“老大,你叫你娘背着老四,也快走吧。
老二跟着你娘快走。
”俺爹張羅着。
“俺們快走了,你嘞?爹?”大哥問道。
“我這有個蓑衣,在小車子上掩着鍋嘞,我給它抽出來,我背着老三,披着蓑衣就行了。
”俺爹說道。
讨飯的人,又一大批湧上來了。
挑擔子的,背行李的,抱孩子的,推行李車子的,一看來雨了,都拼命似的跑着,有往大樹下跑的,有往遠處麥地裡麥垛跑的。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大雨點子拍下來了。
接着就是呼隆隆,呼隆呼隆隆的雷聲。
遠處還嘩嘩地打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娘,往裡點,這裡有地方。
這麥垛,叫俺誇誇地往外拽出五六捆,這麥垛也頂事呀。
”俺大哥說道。
“頂事兒,這要是像昨天,下雨時沒地方躲,今個又得挨澆了。
”俺娘說道。
“哎,管咋地的,今個好賴是沒澆着呀。
”大哥說道。
“娘,今天下雨,昨天也下雨,下幾天了?咋老下雨呀?”二哥問道。
“下幾天了,下三天了呗?咱從褚廟出來那天是頭一天吧,那天也是晌午剛過,就下了呢,雷陣雨三過午嗎?哎,你爹咋沒跑來呢,他背着老三,跑哪去了。
”俺娘說道。
“哎,俺爹他怕你抱着老四挨澆了,他叫我領着你們跑過來,他說他背着老三有蓑衣。
”大哥說道。
“有蓑衣,雨下小了,蓑衣能頂一陣子。
要是雨下大了,有蓑衣那也不行。
”俺娘說道。
大雨嘩嘩地下着。
二哥鑽麥垛裡,腳丫子沒拿進去,挨澆了。
“娘,我的腳丫子挨澆了。
”二哥說道。
“你的腳丫子挨澆了,你的鞋澆透了嗎?”娘問道。
“啊,俺鑽進來,就把鞋脫了,脫了我就塞俺屁股底下了。
鞋沒澆着。
”二哥回答道。
“那可挺好,你的鞋沒澆着。
你的腳丫子搞雨澆了,沒事,一會,外面的雨不下了,咱出去,你找個有水的地方,把你的腳丫子,擱水裡洗洗,涮涮就完了。
鞋要是濕了,那就漚鞋底了。
鞋底漚了,鞋壞了,你就沒鞋了。
你沒鞋了,咱家現在從水庫搬家搬出來了,連塊鋪襯都沒有了,沒鋪襯袼褙都打不上了,打不了鋪襯,就不能給你揍鞋了。
”俺娘說道。
“那俺就隻能光腳丫子了。
哈哈,太可怕了。
” “哎,哎,不下了,不下了。
”有人喊道。
“外面有喊呢?”大哥說道。
“有人喊,你聽聽,有人喊,是誰喊啥呢?”娘說道。
“不下了,不下了,太陽出來了,太陽出來了。
” “哎,還不下了,太陽出來了。
娘,俺們出去看看,哎老二,往外住,你先出去,俺才能出去呀。
出去看看,是真的還是假的?”大哥說道。
“好的,俺先出去。
”二哥說着就把腳往外伸,伸出腳,一轉身,從麥垛裡鑽出來了。
出來,站起來一看,遠處天空有幾道杠,喊道:“大哥,娘,真不下了,那邊天上出紅杠杠了。
哎,還有黃色的。
” “啊,俺出去看看。
”大哥說着就從麥垛裡鑽出來。
大哥鑽出來,站起來,往遠處一看,天空是真的出杠杠了,說道“什麼杠杠呀,老二,那是彩虹,七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