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灾后

關燈
    悄藏了起來,打算夜裡冷了,就吃上一小口。

     雪停後的天氣更冷,衙門開始安排各家清掃自家門前屋後的積雪。

     李大人回到家後,一臉沉痛。

     再繁榮的城市,也有貧民區。

     衙門統計,棚戶區的屋舍坍塌了百餘戶。

     凍死貧民七十六人,這還是天子腳下。

     看不見的地方,凍死的人更多。

     如今需要給災民們一個容身之處,朝廷鼓勵權貴富商捐錢捐糧赈災。

     朝廷還要組織災民,重建家園。

     隻是如今天寒地凍,就算給災民蓋的是最簡單的棚屋,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何不等開春了,再蓋房屋?”李素素好奇地問。

     看着天真的女兒,李大人歎息,“從現在到開春,這幾個月,災民們住哪?” “長安的牙行,總有閑置着,還沒租出去的房屋吧?” “為什麼朝廷不能把閑置的房屋租下來,安置災民。

    ” “隻租用幾個月,租金也用不了多少錢吧?” 聽了女兒的話,李大人眼前一亮。

     是啊,這麼簡單的方法,怎麼就沒人想到呢! 朝廷統計出來,需要安置的人有七百多人。

     一個三進的宅院,住得密集些,能安置五十人。

     隻需要租十幾套房子,就能解決燃眉之急。

     等開春了,災民可以自己重建房屋。

     他得給陛下寫個折子! 李大人興沖沖地跑回書房,奮筆疾書。

     李素素長長地歎了口氣,光長安城裡,就七百多人受災。

     其他地方,豈不是更嚴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城郊的村莊,有些房子還不如城裡的棚戶區呢。

     隻怕城外的災民,沒了活路,湧入長安,更難安置。

     陛下采納了李大人的建議,讓長安縣令租用房屋安置災民。

     住的地方解決了,糧食問題不大,官府開倉赈災就行。

     其實朝廷不窮,隻是要預防别的地方也受災。

     所以每當有災情,都會支持民間的愛心人士捐錢糧。

     王氏自然也是要略盡綿薄之力的,支持夫君的工作。

     災民們都是吃大鍋飯的,這是為了節省燃料。

     分開做飯,很費柴薪。

     朝廷以宅院為單位,按人頭發放糧食,由廚房統一做了,分給每一個災民。

     做飯的人員也從災民中選拔。

     其餘災民,則組織他們或是清掃街道,或是到城外伐木,總之不能讓人閑着。

     人閑了,容易生事。

     特别是這麼多人住一塊,就更容易起矛盾。

     李素素看着糧倉堆得滿滿的黃豆,她覺得可以捐給災民。

     這些黃豆是她爹的俸祿,家裡吃不了那麼多,又賣不起價錢。

     王氏懶得賣給糧商,久而久之,家裡就堆積成山。

     為什麼俸祿會發那麼多黃豆呢,因為大祈的百姓熱愛種豆。

     種豆可以肥田。

     陛下是個仁厚的皇帝,百姓以豆按比例替代谷麥交稅,也是可以的。

     這就苦了領俸祿的官員,領到的豆子往往比谷物多。

     陛下是馬上搶來的江山,因戰火飄零,百姓十室九空。

     如今修養生息了幾十年,才得以恢複往日繁榮。

     陛下鼓勵百姓多種糧囤糧,所以不拘百姓種些什麼,隻要是糧食就成。

     喜歡千金小廚娘請大家收藏:()千金小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