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第十八周,考试周

關燈
    ------------------------------------------------------------------------ 活動結束,我趕緊回家做三明治。

     一會兒,兒子回來,看到三明治沒有做好,臉上有些不快。

     過了一會兒,他說“是我應該晚點兒回來,還是你做得早一些?” 我說,“我回到家就開始做了,今天有活動,你知道的。

    ” 兒子說,“那你就活動前做好。

    ” 我說,“那是早上啦,太早了吧!” 兒子說,“你不是中午回來了嗎?” 我說,“我回來是休息的,不是做三明治的。

    ” 後來正好做好了一個,我就給了他一個讓他先吃上。

     然後我一邊做,一邊告訴他說“兒子,做吃的是需要時間的,急也是急不來的。

    ” 我繼續說:“如果你埋怨的話,下次就不想做了。

    ” 說的過程我都十分的平和,就是告訴他這件事情的自然的後果,沒有責怪他的意思。

     好像他也接受了。

     其實,看到孩子的着急我能理解,但是看到孩子的埋怨,我其實是意識到我以前慣他慣得太狠了。

    我想,可能是以前太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了,所以他看不到别人,看不到其他的狀況。

     所以,我不要急,慢慢來,一點一點去讓他感受到别人,從先讓他感受到身邊的人開始。

     因此,碰到這樣的情況不要着急,我要看到,然後讓他去承擔相應的後果,并且讓他知道,他怎樣的說話和怎樣的态度會讓别人有怎樣的感受。

    明确地告訴他,假以時日,他就會學習到生活的智慧。

     --------------------------------------------------------------------------------------------- 接着,又一件事接踵而至。

     兒子今天約着去治療師那裡按摩的,當他意識到這點,他很不想去,一臉不高興地說道按摩花了他很多時間,包括路上,包括治療,全然不記得當時他是很積極地讓我給他安排。

     我聽到了,但我也沒有情緒,我說,你自己定喽。

     但我告訴他後果,就是可能連着兩次沒去,肌肉會有點兒影響,下次就再多做兩次呗。

     兒子更不高興了,嘴翹得老高,“那我路上那麼花時間,我就沒有玩的時間了。

    ” 然後,便說起騎自行車去,來去要兩個小時。

     兒子生氣地說,“你的意思就是我要去的話隻能騎自行車呢?” 我依舊很平和,“你可以打車呀。

    ” 兒子說,“那我每次打車,你願意嗎?” 我說,“可以啊,本來這個治療就是會花錢的,很正常。

    ” 其實不是我不讓他打車,甚至上次主動給他錢打車,但是他不舍得。

     突然寫到這裡,我發現表明上看到的是他和我治氣,但其實的狀況是他的兩種想法在打架。

    是不是過往也有很多情況是這樣,隻不過我非常愚蠢地當了另一個他的棋子?他之所以問我允不允許他打車,其實是想借我的口說不行,然後他就能找到正當的理由了。

    可我說行,還是把球踢給了他。

     玩耍和按摩之間的沖突,我才不幫你解決呢,自己解決! 所以,後來我仍然很平和地告訴他,“你決定好了告訴我,我好和按摩店打招呼。

    ” 兒子看起來好像是有點兒賭氣地說,“那我最早八點去。

    ” 我說,“你自己和按摩店說吧?” 兒子說,“我不說,你說。

    ” 于是我再一次和他确認,“你确定了嗎?不去或者是八點去,我好告訴師傅。

    ” 兒子說,“八點,應該差不多吧。

    ” 然後,我就告訴師傅了。

     後來,我一邊掃地,一邊說,“兒子,你說的理由也是有道理的,我可以理解。

    ” 結果,兒子不得不自己承擔,他有點兒不爽,他說他要立刻出去,否則玩的時間不夠。

     喝水的時候,就把水灑在了桌上。

     我說,“兒子,要先擦幹淨。

    ” 兒子說,“我不擦,我沒有時間擦。

    ” 我說,“那不行,一起生活就是要一起負責。

    ” 我還說,“你需要擦,因為你灑水在桌子上了就得擦。

    理由我隻說這一次,否則又啰嗦了。

    ” 兒子後來很不情願地抽了一張紙,擦了擦,盡管沒有擦幹淨,但是卻做了。

     于是,我就沒有揪他沒有擦幹淨這一點。

     但是,兒子不爽啊,總得找個事兒吧。

     于是,本來要帶到學校的泥闆子,他說他不帶。

     我追出去問何時帶。

     他說,不知道,反正現在不帶。

     我沒有說什麼,反正下次是你帶,你總歸都要處理的。

     --------------------------------------------------------------------------------------------- 其實,挺感慨的。

    是我們做父母的,沒有給到孩子相應的責任。

    在不同的年齡段,孩子需要承擔不同的責任,可是,我們替他做了,沒有給他機會。

    現在就遭受到後果了。

     這就是溺愛,我不得不承認,以前太溺愛這個孩子了。

     好吧,孩子沒有承擔責任,我不怪孩子,隻能從現在起,我要承擔起責任來,就是要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

     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做父母的必須要教給他! 喜歡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請大家收藏:()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