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這些最初的十三名孤兒,被稱為“格物院一期生”。

關燈
    許褚雙重考核認證的三個孩子中最出色的一個,她協助阿延将貨品一一清點确認,連衣服都來不及換,就來和曹班打報告。

     這次馬車運來的,除了常規的竹紙、食材、李大匠的實驗報告和田莊孤兒們的成績單,還有第一批通過檢驗的高濃度酒精。

     這是曹班最開始列入實驗清單的課題之一,最重要的作用便是,防疫。

     東漢末年,天災人禍夾雜下,光是《後漢書》記載的桓、靈、獻帝時期的大疫就有8次,白骨露于荒野,千裏無雞鳴的絕境曹班還未曾見過,但是必須防患于未然。

     有了高濃度酒精,曹班當天就讓人取了一捆大蒜,也就是張骞帶回來的“胡蒜”,剝皮搗碎後,小火烘幹後碾成粉末狀,最後撒入高濃度酒精中浸泡,得當上層提取液——穿越者必備消炎神藥,大蒜素! 除了貨品和實驗情況,作為“核心競争力”的人事工作,也是必須彙報的內容。

     當然,和姐姐那裏強調崗位配置外,曹班這裏更重視培訓。

     田莊的孤兒在達到50名的容納上限之後,曹班就不敢再招了,開始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全面的基礎教育普及。

     阿延現在已經從老師的專業崗位逐漸脫離,最開始的十三名孤兒中,除了一名被李大匠挑去作實驗“專技”培養外,其餘十二名都可以基本勝任老師的工作。

     和新來到莊園的孤兒“全職學生”身份不同,這十二名老師除了教學工作外,也會參與到谯縣田莊和洛陽金市的貿易往來、以及田莊周圍還有貿易過程中的“治安”維護工作中。

     比如這次和阿飛一起參與護送工作的阿青,這會正一邊批改阿飛的算數作業,一邊罵人呢。

     阿飛雖然功夫了得,記憶力也不錯,但是數學卻是短闆,符柯所有手下中,隻有她寫密信不是靠算的,而是純靠背的。

     阿青的算數成績是谯縣孤兒中最好的,兩人第一次搭檔,阿飛的小聰明被阿青當場揪出來,接下來的兩天裏,要被狠狠調教了。

     谯縣田莊不久後正式挂牌“谯縣格物院”,這些最初的十三名孤兒,被稱為“格物院一期生”。

     據《武書》記載和後世的研究,融帝起家,離不開星火散布各地的“格物院”,但是鑒于谯縣格物院的重要地位,史官在編寫時提及其他地方的格物院,會寫明是“某縣格物院”,隻有谯縣格物院才會簡稱為“格物院”。

     深夜,曹班将大蒜素提取液放入一個小瓷瓶中,帶回了曹府。

     第二日,曹操和曹班,奉命進宮“看望祖父”。

     薄皇後以需要大長秋打理後宮事務為由,多日不讓曹騰回府,再以“體諒雙胞胎的孝心”為由,繞了一個大圈子,終于得到機會,再次見到了自己的孩子。

     曹班進踏入長秋宮時,就發現宮內一個伺候的宮女都沒有,但是宦官卻出乎意料的多。

     祖父曹騰就靜靜地立在皇後尊位斜下方,低垂着頭,看不清他的表情。

     整個談話過程中看得出薄皇後的心情很好,但是曹班心裏卻感覺不太妙。

     五侯近來越發嚣張,桓帝懲治五侯是遲早的事情,而身為皇後的生母如此重用宦官,極有可能因此引火上身。

     但是曹騰就在一旁呢,她總不能當着祖父的面,直接讓皇後遠離宦官,思來想去,曹班隻能在皇後問學的時候,狀似天真地岔開話題。

     “聽說蒙學中有同期學子因為父親過世,所以改與母親姓呢,我才知道,原來是可以與母族取一樣的姓氏。

    ” 曹操不知曹班為何突然提及這事,這個同學父族家裏死光了,這可不是什麽吉利事,便道:“改與母族姓又如何,他母親嫁與他父親,就是他父親家的人了,即使改姓,也改變不了他就是父族家裏人的事實!” 曹班雖然不喜歡曹操是個小“封建”,但不得不說,他這時候真是“封建”得恰到好處! 薄皇後雖然被桓帝改姓薄,但是改變不了她過去是梁家人的身份事實,就像埋在桓帝心中的地雷一樣,不知道什麽時候,這顆名為“外戚”的地雷,就會被人一腳踩下去。

     她不想看到薄皇後成為地雷爆炸的犧牲品,但是現在她也隻能這樣委婉地提醒一下,隻能祈禱皇後能夠想到吧。

     曹騰這時忽然擡頭,看了雙胞胎一眼,被曹班餘光掃道,曹班連忙對曹操道:“你兇我做什麽,不是你說要将些蒙學裏的新鮮事嗎?你不滿意?那你說一個!” 薄皇後笑着看曹班和曹操逗嘴,很快到了離開的時間。

     “季興,你領他們回去吧,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 臨走前,趁着曹騰牽着曹操轉身的瞬間,曹班将裝有大蒜素的小瓷瓶塞進了薄皇後手心,不知是不是她的幻覺,在她的小手抽離的時候,她感覺被薄皇後用手包裹着,輕輕捏了一下。

     曹班愕然擡頭,薄皇後卻仍是淺笑着,表情沒有絲毫變化。

     “咳咳——”曹班抽出手,去追曹騰,“咳咳,祖父,我是不是患了傷寒?最近嗓子不舒服,胃口也不好......” 曹班的聲音漸漸遠去,薄皇後緊緊攥住手裏的瓷瓶,金碧輝煌的宮殿內,寂靜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