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段寧親自從幾十名面試者中,經過一輪筆試,兩輪面試挑選出來。
關燈
小
中
大
第14章段寧親自從幾十名面試者中,經過一輪筆試,兩輪面試挑選出來。
對于戰亂紛擾的涼州來說,走私鐵器是絕對禁止的。
漢軍與異族作戰,誰擁有先進的武器,誰就能擁有戰争的主動權。
而漢朝先進的煉鋼技術,決定了面對異族時,主動權能把握在漢軍将士手中。
自漢武帝時期桑弘羊推行鹽鐵官營後,幾百年時間裏,鹽鐵管制雖有松懈,但是在律法上,有兩條規定依然是不能觸犯的底線。
一個是冶鐵技術不能傳播異族。
另一個是私營采鐵冶煉也需要鐵官許可,不是誰都可以進行開采的。
為了驗證猜測,段寧又讓管家将幾年內的賬簿全部搬出來,同時為了不打草驚蛇,她隻是挑明了發現掌櫃私自販鹽一事。
掌櫃叩頭表示明日就去官府補繳稅金。
明明得了主家寬恕,掌櫃的表情卻一點沒有松懈,而是緊張地盯着段寧和賈诩一本又一本地核查賬簿。
果然,段寧發現,不隻是今年,整整三年時間裏,每隔一段時間,在姑臧城馬市開放的日子,就會有異常大宗的酒水進賬出賬。
姑臧作為武威郡首縣、涼州前治所所在,城內的馬市,除了聚集大量中原來此買馬的商販,便數羌人和匈奴人最多,他們一方面販馬,一方面也會換取其他生活物資。
這些交易證據最後被段寧扣留下來,帶回了段府。
“錦奴為何不直接質問那掌櫃。
”段銘不解,“既然是段家下人,還想仰仗段氏生息,就要對主家有所敬畏才是。
” 賈诩道:“可是因為我們沒有鐵證?” 段寧搖頭:“不僅僅是如此。
”她踩上石階,轉身看向還是比自己高一個頭的兄長和賈诩,又後退上了一級。
“我們找出他私販鐵器的證據,然後呢?” “給這賊人扭送官府!”段銘撸起袖子,惡狠狠道。
賈诩皺起眉頭,若有所思:“似是不妥,萬一掌櫃口無遮攔,連累段兄一家怎麽辦?” 段銘瞪着眼睛:“他敢!怕他做什麽?有本事官府就拿了我去審!清者自清!” 段寧拍拍兄長的肩:“你什麽時候可以長大一些?” “嘿,你!”段銘反手一個爆栗。
段寧摸了摸頭,給來往上橋的行人讓開路,晃蕩着坐在一旁的石橋墩上,秋日金黃的胡楊樹葉随風飄進潺潺溪流。
段銘一撩衣擺直接坐在石階上,賈诩也跟着坐在一旁的石墩上。
“父親是守家的,他也上戰場了,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麽嗎。
”段寧道。
段銘哪裏又是個傻的了,他這段時間難過,不光是因為不能同族兄弟們一樣,随父親祖父上戰場,也是因為擔心父親,擔心郡中安危。
大人似乎是有意不讓消息透露給銘小郎君,明明戰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嚴峻,但是家中反而因為人少,前所未有的寧靜安和。
“是我做兄長的失職了,還需要妹妹來開解。
” 同樣是被迫守家的賈诩拍了拍好朋友的背。
“所以我們要幫他們。
”段寧看向兄長,一雙眼眸黑亮黑亮的,“私販鐵器,沒有打通官府的關系,如何能維持這麽長時間?” “你是說,我們去把那個貪官揪出來?”段銘來了勁兒,随即又很快蔫了下去,“可是要如何做呢,這樣的惡人,必定是藏得很深的。
” 段寧昂着下巴,老神在在的樣子:“不需要我們去找,他自己便會上門來。
”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段府便收到了來自武威郡鐵官親自呈上的拜帖。
那鐵官沒想到,段府的大門沒進成,就被段銘領着段府一衆仆役,連同自己随行馬車裏的“拜禮”一起送了官府,一同呈上的,還有段寧早就準備好的賬簿、馬市商人的證詞等一系列證據。
武威郡最大的一起鐵器走私案,就這樣被段氏第三代偵破了,裏坊間都在傳,段家三房的郎君和小女郎君秉持公道正義,不包庇犯事的下人,有然明侯的風範。
南市的鋪子換了新的掌櫃,由段寧親自從幾十名面試者中,經過一輪筆試,兩輪面試挑選出來。
段寧對此非常滿意,要說有什麽遺憾,那就關于鐵官的結局和新任鐵官的任免。
賈诩再次來訪時,将他打聽到的消息告訴了兄妹倆。
由于此事事關重大,驚動了刺史府的刺史郭闳,刺史大怒,下令嘉獎段家的同時,又下令徹查渎職官員。
那武威郡太守竟然吓得直接在案件審理結果還沒出的時候,就越流程處死了鐵官,導緻新任鐵官比段寧預想中還要快地接到任命就職了。
段寧心裏有些郁悶。
原本她還計劃着,将此事告知祖父,試試讓段家安排人去頂替鐵官的位置。
思索間,她的餘光發現賈诩一直在打量自己。
見自己看過去,他也沒有絲毫偷窺被發現的尴尬,而是反問道:“鐵官得到的他應得的處罰,阿寧還有什麽不高興呢?” 段寧清清嗓子道:“我隻是覺得,雖然這次鐵器私販被發現,但是往後并不能盡絕此事。
” 賈诩道:“禍根不除,事不盡絕,阿寧認為禍患的源頭是什麽?” 段銘自信搶答:“自然是異族!
對于戰亂紛擾的涼州來說,走私鐵器是絕對禁止的。
漢軍與異族作戰,誰擁有先進的武器,誰就能擁有戰争的主動權。
而漢朝先進的煉鋼技術,決定了面對異族時,主動權能把握在漢軍将士手中。
自漢武帝時期桑弘羊推行鹽鐵官營後,幾百年時間裏,鹽鐵管制雖有松懈,但是在律法上,有兩條規定依然是不能觸犯的底線。
一個是冶鐵技術不能傳播異族。
另一個是私營采鐵冶煉也需要鐵官許可,不是誰都可以進行開采的。
為了驗證猜測,段寧又讓管家将幾年內的賬簿全部搬出來,同時為了不打草驚蛇,她隻是挑明了發現掌櫃私自販鹽一事。
掌櫃叩頭表示明日就去官府補繳稅金。
明明得了主家寬恕,掌櫃的表情卻一點沒有松懈,而是緊張地盯着段寧和賈诩一本又一本地核查賬簿。
果然,段寧發現,不隻是今年,整整三年時間裏,每隔一段時間,在姑臧城馬市開放的日子,就會有異常大宗的酒水進賬出賬。
姑臧作為武威郡首縣、涼州前治所所在,城內的馬市,除了聚集大量中原來此買馬的商販,便數羌人和匈奴人最多,他們一方面販馬,一方面也會換取其他生活物資。
這些交易證據最後被段寧扣留下來,帶回了段府。
“錦奴為何不直接質問那掌櫃。
”段銘不解,“既然是段家下人,還想仰仗段氏生息,就要對主家有所敬畏才是。
” 賈诩道:“可是因為我們沒有鐵證?” 段寧搖頭:“不僅僅是如此。
”她踩上石階,轉身看向還是比自己高一個頭的兄長和賈诩,又後退上了一級。
“我們找出他私販鐵器的證據,然後呢?” “給這賊人扭送官府!”段銘撸起袖子,惡狠狠道。
賈诩皺起眉頭,若有所思:“似是不妥,萬一掌櫃口無遮攔,連累段兄一家怎麽辦?” 段銘瞪着眼睛:“他敢!怕他做什麽?有本事官府就拿了我去審!清者自清!” 段寧拍拍兄長的肩:“你什麽時候可以長大一些?” “嘿,你!”段銘反手一個爆栗。
段寧摸了摸頭,給來往上橋的行人讓開路,晃蕩着坐在一旁的石橋墩上,秋日金黃的胡楊樹葉随風飄進潺潺溪流。
段銘一撩衣擺直接坐在石階上,賈诩也跟着坐在一旁的石墩上。
“父親是守家的,他也上戰場了,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麽嗎。
”段寧道。
段銘哪裏又是個傻的了,他這段時間難過,不光是因為不能同族兄弟們一樣,随父親祖父上戰場,也是因為擔心父親,擔心郡中安危。
大人似乎是有意不讓消息透露給銘小郎君,明明戰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嚴峻,但是家中反而因為人少,前所未有的寧靜安和。
“是我做兄長的失職了,還需要妹妹來開解。
” 同樣是被迫守家的賈诩拍了拍好朋友的背。
“所以我們要幫他們。
”段寧看向兄長,一雙眼眸黑亮黑亮的,“私販鐵器,沒有打通官府的關系,如何能維持這麽長時間?” “你是說,我們去把那個貪官揪出來?”段銘來了勁兒,随即又很快蔫了下去,“可是要如何做呢,這樣的惡人,必定是藏得很深的。
” 段寧昂着下巴,老神在在的樣子:“不需要我們去找,他自己便會上門來。
”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段府便收到了來自武威郡鐵官親自呈上的拜帖。
那鐵官沒想到,段府的大門沒進成,就被段銘領着段府一衆仆役,連同自己随行馬車裏的“拜禮”一起送了官府,一同呈上的,還有段寧早就準備好的賬簿、馬市商人的證詞等一系列證據。
武威郡最大的一起鐵器走私案,就這樣被段氏第三代偵破了,裏坊間都在傳,段家三房的郎君和小女郎君秉持公道正義,不包庇犯事的下人,有然明侯的風範。
南市的鋪子換了新的掌櫃,由段寧親自從幾十名面試者中,經過一輪筆試,兩輪面試挑選出來。
段寧對此非常滿意,要說有什麽遺憾,那就關于鐵官的結局和新任鐵官的任免。
賈诩再次來訪時,将他打聽到的消息告訴了兄妹倆。
由于此事事關重大,驚動了刺史府的刺史郭闳,刺史大怒,下令嘉獎段家的同時,又下令徹查渎職官員。
那武威郡太守竟然吓得直接在案件審理結果還沒出的時候,就越流程處死了鐵官,導緻新任鐵官比段寧預想中還要快地接到任命就職了。
段寧心裏有些郁悶。
原本她還計劃着,将此事告知祖父,試試讓段家安排人去頂替鐵官的位置。
思索間,她的餘光發現賈诩一直在打量自己。
見自己看過去,他也沒有絲毫偷窺被發現的尴尬,而是反問道:“鐵官得到的他應得的處罰,阿寧還有什麽不高興呢?” 段寧清清嗓子道:“我隻是覺得,雖然這次鐵器私販被發現,但是往後并不能盡絕此事。
” 賈诩道:“禍根不除,事不盡絕,阿寧認為禍患的源頭是什麽?” 段銘自信搶答:“自然是異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