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没有了悲
關燈
小
中
大
“東邊。
” “這裡還有一支軍在北上,他們的任務是從東繞到北部,截斷西原人進入并州戰場。
” “王橋你帶人去,找到他們。
” “好。
”王橋點頭,他還很年輕,和王颉差不多歲數:“朝廷軍隊,會進羊腸道嗎?” 那太危險了。
百姓是沒有辦法,死中求生。
可軍隊是要求勝,而不是亂糟糟的來送死。
“哪怕接應一二,也是好的。
” 羊腸道很長,百姓缺糧。
朝廷便是大軍不入,設法用小股部隊送進來一些糧食,也可以活許多性命。
否則,逃進羊腸道的百姓,隻怕要餓死在這條長道中。
“我知道了。
” “至于其餘人,你們去散播消息、阻止百姓往東走。
” “颉哥(公子)!” 王颉伸手到馬背上,卻摸了個空。
“我這裡有。
”王川遞來一個酒囊。
陸續又有幾個酒壺遞了上來。
王颉拔開瓶口,向衆人敬了一圈:“來世再相逢!” 一口灌下,将酒囊還給王川。
“來世再相逢!” 今生分盡,唯約來世。
烈酒下喉,各自上馬。
他們将奔往各縣鄉,組織百姓逃離。
王氏子弟不敢耽誤,趁夜行動,奔走各處,将韓賊所作所為給捅了出來,并且組織百姓們自救。
若隻靠他們一張嘴,是沒法取信于民的。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王氏殘存之人上了韓賊的必殺名單,說不準王氏是忽悠大家為了自己保命呢? 可說話的不隻有那幾個王氏子弟,更多的是逃出來的婦孺。
她們将這駭人的事實帶了出來! 鄉與鄉之間,多有沾親帶故的,他們奔走相告,使消息在人口集中地帶迅速擴散開來。
“除了糧食和少數衣物,其他東西都不要帶了。
” “男丁們帶上兵器,有刀将刀纏上棍棒,鋤頭摘下來綁在鋤柄上當矛使!” 厮殺過的都清楚,鋤頭看着駭人,實則因為重量問題,攻擊速度相當慢。
将鋤尖放在前頭,攻擊方式改鋤為刺,那就要快上許多了! 人流或多或少,趁黑出動,往東而去。
路上百姓們顧不得哭,隻聽到陣陣哀泣,一片凄聲。
還在冬季,又缺乏糧食,這一番逃竄,不知道要死去多少親人。
另一邊,韓穎謹慎到了極點:她甚至連梗陽亭城都不敢出! 她知曉王颉的本事,其人除了馬上武藝無雙外,還能獨開神臂弓。
此弓箭如矛,此弓發射極慢,但射程極遠、威力極大,常需數人配合使用,上弦得用上腳踏。
但王颉神力驚人,有工匠為他量身改造的神臂弓,可以憑他一身蠻力單獨使用。
傳說二百四十步外,能取人性命,亦不知真假如何。
她先讓人去城中通報韓問渠。
韓問渠得到消息後,連忙派人來接自己的寶貝女兒。
等到韓穎回城,方匆匆轉告此事。
“如此說來,消息已走漏了?” “是!”韓穎點頭,面帶恨色:“那些王氏餘孽連命都不要,壞我大事!父王當夜差人手,即刻捕獵,能拿住多少人算多少。
” 韓問渠倒是動手做了,但效果很差。
一是因為他手上漢人叛軍數量有限,多數舍不得撤出城外去。
二是因為這幫人軍紀極差,白天還能約束一二,到了晚上去沿途阻截百姓,怎麼可能約束得住?一窩蜂全亂跑,忙着撈東西搶女人! 至于那些異族部隊,先來的已經往羊頭山去了,後來的還沒趕到,沒法有效傳達命令。
于是乎,隻有幾支部隊夜裡茫茫亂搜,甚至有一支軍爆發夜驚,無端自相踩踏,主将都差點被踩死! 更要緊的是,夜裡狀況突發,韓問渠沒搞清這些百姓的意圖是什麼。
“去鑿台!” 最先組織出部隊的兩個王氏子弟,拉着散亂的百姓部隊往鑿台去。
時值深夜,他們命百姓發聲呐喊,抛火把擲于城中,大叫:“六皇子殺來了!” 相對于老人朱龍,周徹的名聲更新鮮,非常好用。
喊聲初起時,還是一片混亂,而後漸漸齊整。
“六皇子殺來了!” “六皇子殺來了!” 夜裡,鑿台哨塔上的叛軍也看不清楚,隻見入眼一片人影,吓得轉身就跑。
城内被控制的男丁們聽到動靜,哄然造反! “殺出去!” “不錯,生機就在此時。
” “再不走,都得死在這。
” “跟他們拼了!” 外有‘強敵’,内有策應,叛軍慌亂不已。
戚威倉促披甲而出時,隻見四處已亂,叛軍和壯丁們亂走,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有壯丁趁亂撿到了兵器,胡亂砍殺,使場面愈發混亂。
“太尉!” 他的親兵牽着馬跑來了,道:“趁着城還沒被圍住,咱們得趕緊走!” “混賬!”戚威痛斥:“我為太尉,豈能不戰而走?” “府吏和軍官們都不知去向,軍士們也亂走,哪裡還能聚得起人馬?”親兵語氣急迫:“那些亂民已經開城納敵去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一聲響,西城門已經打開了——有軍官擔心死在混亂之中,已提前開城跑路了! 戚威見狀,隻能開溜,自西而出,往晉陽城狂奔而去。
百姓們破了鑿台,截了當中糧食,又整合了那些壯丁,終于是頗有些底氣了。
不過,這些底氣不足以真正和軍隊厮殺。
隻能說,逃亡保命又多了幾分希望。
“娘子!阿右!” 王大郎在人群中奔走,不斷詢問着:“武田鄉的人在哪?看到我娘子和阿右嗎?” “大郎!” 混亂中,有一名上了年紀的婦人呼他,抹着眼淚道:“你們走後不久,我們便被诓去梗陽亭,你家娘子和阿右……” 王大朗身形一頓,面色慘白:“他們,怎麼了?” “不在了,被韓賊的女兒帶着一群鬼方人害了。
”老夫人哭道。
王大郎僵立在那,似乎連呼吸也斷絕了。
哄鬧的人流從他身邊經過,卻再也和他沒有了半分關系。
“大郎,走吧。
”那名老婦人拽了拽他。
王大郎立而不動。
老婦人又勸了幾次,隻能自己跟着人群走了。
一騎馬走到他跟前,道:“走,替你的妻兒活下去。
” 王大郎擡起頭來:“能給我一口刀嗎?” 王氏子弟随王颉殺了許多異族和叛軍,最不缺的就是武器。
他從馬背上摘下一口長刀,丢給了他:“拿着。
” 王大郎收好刀,轉身跟上了人群。
王氏子弟領路,百姓并非直往羊腸道去。
” “這裡還有一支軍在北上,他們的任務是從東繞到北部,截斷西原人進入并州戰場。
” “王橋你帶人去,找到他們。
” “好。
”王橋點頭,他還很年輕,和王颉差不多歲數:“朝廷軍隊,會進羊腸道嗎?” 那太危險了。
百姓是沒有辦法,死中求生。
可軍隊是要求勝,而不是亂糟糟的來送死。
“哪怕接應一二,也是好的。
” 羊腸道很長,百姓缺糧。
朝廷便是大軍不入,設法用小股部隊送進來一些糧食,也可以活許多性命。
否則,逃進羊腸道的百姓,隻怕要餓死在這條長道中。
“我知道了。
” “至于其餘人,你們去散播消息、阻止百姓往東走。
” “颉哥(公子)!” 王颉伸手到馬背上,卻摸了個空。
“我這裡有。
”王川遞來一個酒囊。
陸續又有幾個酒壺遞了上來。
王颉拔開瓶口,向衆人敬了一圈:“來世再相逢!” 一口灌下,将酒囊還給王川。
“來世再相逢!” 今生分盡,唯約來世。
烈酒下喉,各自上馬。
他們将奔往各縣鄉,組織百姓逃離。
王氏子弟不敢耽誤,趁夜行動,奔走各處,将韓賊所作所為給捅了出來,并且組織百姓們自救。
若隻靠他們一張嘴,是沒法取信于民的。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王氏殘存之人上了韓賊的必殺名單,說不準王氏是忽悠大家為了自己保命呢? 可說話的不隻有那幾個王氏子弟,更多的是逃出來的婦孺。
她們将這駭人的事實帶了出來! 鄉與鄉之間,多有沾親帶故的,他們奔走相告,使消息在人口集中地帶迅速擴散開來。
“除了糧食和少數衣物,其他東西都不要帶了。
” “男丁們帶上兵器,有刀将刀纏上棍棒,鋤頭摘下來綁在鋤柄上當矛使!” 厮殺過的都清楚,鋤頭看着駭人,實則因為重量問題,攻擊速度相當慢。
将鋤尖放在前頭,攻擊方式改鋤為刺,那就要快上許多了! 人流或多或少,趁黑出動,往東而去。
路上百姓們顧不得哭,隻聽到陣陣哀泣,一片凄聲。
還在冬季,又缺乏糧食,這一番逃竄,不知道要死去多少親人。
另一邊,韓穎謹慎到了極點:她甚至連梗陽亭城都不敢出! 她知曉王颉的本事,其人除了馬上武藝無雙外,還能獨開神臂弓。
此弓箭如矛,此弓發射極慢,但射程極遠、威力極大,常需數人配合使用,上弦得用上腳踏。
但王颉神力驚人,有工匠為他量身改造的神臂弓,可以憑他一身蠻力單獨使用。
傳說二百四十步外,能取人性命,亦不知真假如何。
她先讓人去城中通報韓問渠。
韓問渠得到消息後,連忙派人來接自己的寶貝女兒。
等到韓穎回城,方匆匆轉告此事。
“如此說來,消息已走漏了?” “是!”韓穎點頭,面帶恨色:“那些王氏餘孽連命都不要,壞我大事!父王當夜差人手,即刻捕獵,能拿住多少人算多少。
” 韓問渠倒是動手做了,但效果很差。
一是因為他手上漢人叛軍數量有限,多數舍不得撤出城外去。
二是因為這幫人軍紀極差,白天還能約束一二,到了晚上去沿途阻截百姓,怎麼可能約束得住?一窩蜂全亂跑,忙着撈東西搶女人! 至于那些異族部隊,先來的已經往羊頭山去了,後來的還沒趕到,沒法有效傳達命令。
于是乎,隻有幾支部隊夜裡茫茫亂搜,甚至有一支軍爆發夜驚,無端自相踩踏,主将都差點被踩死! 更要緊的是,夜裡狀況突發,韓問渠沒搞清這些百姓的意圖是什麼。
“去鑿台!” 最先組織出部隊的兩個王氏子弟,拉着散亂的百姓部隊往鑿台去。
時值深夜,他們命百姓發聲呐喊,抛火把擲于城中,大叫:“六皇子殺來了!” 相對于老人朱龍,周徹的名聲更新鮮,非常好用。
喊聲初起時,還是一片混亂,而後漸漸齊整。
“六皇子殺來了!” “六皇子殺來了!” 夜裡,鑿台哨塔上的叛軍也看不清楚,隻見入眼一片人影,吓得轉身就跑。
城内被控制的男丁們聽到動靜,哄然造反! “殺出去!” “不錯,生機就在此時。
” “再不走,都得死在這。
” “跟他們拼了!” 外有‘強敵’,内有策應,叛軍慌亂不已。
戚威倉促披甲而出時,隻見四處已亂,叛軍和壯丁們亂走,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有壯丁趁亂撿到了兵器,胡亂砍殺,使場面愈發混亂。
“太尉!” 他的親兵牽着馬跑來了,道:“趁着城還沒被圍住,咱們得趕緊走!” “混賬!”戚威痛斥:“我為太尉,豈能不戰而走?” “府吏和軍官們都不知去向,軍士們也亂走,哪裡還能聚得起人馬?”親兵語氣急迫:“那些亂民已經開城納敵去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一聲響,西城門已經打開了——有軍官擔心死在混亂之中,已提前開城跑路了! 戚威見狀,隻能開溜,自西而出,往晉陽城狂奔而去。
百姓們破了鑿台,截了當中糧食,又整合了那些壯丁,終于是頗有些底氣了。
不過,這些底氣不足以真正和軍隊厮殺。
隻能說,逃亡保命又多了幾分希望。
“娘子!阿右!” 王大郎在人群中奔走,不斷詢問着:“武田鄉的人在哪?看到我娘子和阿右嗎?” “大郎!” 混亂中,有一名上了年紀的婦人呼他,抹着眼淚道:“你們走後不久,我們便被诓去梗陽亭,你家娘子和阿右……” 王大朗身形一頓,面色慘白:“他們,怎麼了?” “不在了,被韓賊的女兒帶着一群鬼方人害了。
”老夫人哭道。
王大郎僵立在那,似乎連呼吸也斷絕了。
哄鬧的人流從他身邊經過,卻再也和他沒有了半分關系。
“大郎,走吧。
”那名老婦人拽了拽他。
王大郎立而不動。
老婦人又勸了幾次,隻能自己跟着人群走了。
一騎馬走到他跟前,道:“走,替你的妻兒活下去。
” 王大郎擡起頭來:“能給我一口刀嗎?” 王氏子弟随王颉殺了許多異族和叛軍,最不缺的就是武器。
他從馬背上摘下一口長刀,丢給了他:“拿着。
” 王大郎收好刀,轉身跟上了人群。
王氏子弟領路,百姓并非直往羊腸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