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时局?事在人为

關燈
    趙武聽完母親的擔憂,看向父親,隻見父親一臉猶豫,卻也沒有直接說拒絕縣令的邀請。

    趙武知道這可能是父親原來身為軍人,保家衛國的思想在作祟。

    不過眼下時局趙武确是心中明鏡,趙武知道即使自己一家避世不出遠離朝廷,但是過幾年的“黃巾之亂”以及後面的“刺史改州牧制”群雄割據,這混亂的世道隻會更加險惡。

     趙武對着父親勸慰道:父親心系黎民百姓,國之大幸。

    趁着父親還有志氣想要為國出力,何不順勢而為? 再者說:縣令請父親擔任民兵團團長一職,也不是當即就要父親出征立馬平定匪患,民兵隻是保衛一方不受禍亂,再說縣裡還有成建制的縣兵存在,我看縣令也隻是想壯大縣裡的防衛安全,這樣才可以騰出手安排縣兵去平定周邊匪患。

    這樣一說,趙武的父母都是眼前一亮,明白此事的目的。

     再者說:縣令邀請我父去編練民兵,此事易耳,咱們家已有一定基礎,就是現在的家中護衛,我覺得在此基礎上召集村裡和其他周邊村民就能很快組成民兵團。

    而且編練周邊民兵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縣裡發送的糧食也能夠幫助家中斷糧的百姓不至于餓死,減少周邊混亂的局勢。

     但是編練民兵團所需的糧食、武器盔甲這些物資,可全部都需要由縣裡承擔(漢末兵役是強制性的,朝廷一般不會下發饷銀,但是士兵的吃穿,武器盔甲都是朝廷供給,而且立功的将士是有獎勵的),父親如果想答應縣令的請求,也需要縣令提前同意這些要求才可答應,否則就是父親想要為國出力也是枉然。

     趙武父親聽完兒子的這一番分析,也是頻頻點頭,覺得趙武說的很有道理,而趙武的母親也是消除了心中的一些擔憂,知道多說也無法說服這父子二人,隻得默默同意。

     翌日清晨,趙武在父親的帶領下一同去往縣城,在井陉縣縣衙之中見到了正在辦公的縣令王寶,父子二人拜見過縣令之後,縣令王寶更是對趙武稱贊有佳,随後趙铠将昨日商議的情況告明縣令王寶。

     趙铠說道:敢問縣令,如若編練民兵團,人數規模需要多少?縣令回道:暫招四百人規模。

     趙铠又問道:民兵訓練所需糧草,武器,盔甲如何籌備?縣令回道:此事全由縣裡負責供應。

     趙铠又問道:民兵團招募完成後需要哪些職責?縣令回道:目前計劃民兵團招募完成後暫領縣城防衛工作,如有必要也會去周邊稽盜,不過大規模的平定叛亂還是由縣尉袁朗及其下屬縣兵負責,你且放心。

     最後趙铠問道:如若民兵訓練完成,縣令能否做到有功必賞?縣令回道:可以,但也請趙将軍:三月之内完成民兵的招募和訓練之責。

    趙铠點頭同意。

    言罷,趙铠和縣令王寶二人擊掌,以示約定完成。

     得到了縣令許諾,趙武和父親拜别縣令,回去準備民兵招募事宜。

     就這樣,趙武和父親回到家中之後開始着手民兵團的籌備和招募事宜,萬事開頭難,雖說有了縣令許諾的支持,但是這些遠遠不夠民兵團的順利組建,于是趙武在父親發愁民兵人員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