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再做强——扩大规模

關燈
    公元180年(光和三年)11月,相比往日的初冬時節,今年的冬季來的更早一些,枯黃的樹葉被凜冽的寒風夾裹着飛向遠方。

     秋收過後農忙結束,閑來無事的趙家村中,幾乎一半的男丁全部都來到趙武家裡進行幫工,趙武家的紙張和書籍産能提高了五倍有餘,作坊員工從原來的十幾人翻倍到百餘人,也使得半個月的時間生産了一百多本書籍,這次印刷的不僅有《春秋》還有《論語》。

     趙武看着高高的一摞書本,對着父親說道:看來這次已經生産了不少書籍,我們需要将這些書籍全部運到縣裡進行交易,也需要趁此機會在縣裡收購一批糧食和物資了。

     趙武父親問道:此次交易金額太大,需要多加小心,你看需要帶多少人手合适?趙武說道:父親言之有理,但是我覺得此行人數不在多而在精,太多人容易引起注意,而且我們現在也沒有多餘的馬和車運送貨物(之前和李四四人先去縣裡就有2匹馬是臨時借用過來),所以我想由父親和我再加上李四叔,張遲叔叔,李二叔叔,周到叔,咱們六人一起前去即可(馬車可坐四人,之前買的黑馬已被趙武父親馴服,也可乘騎二人),趙武父親點頭同意,不忘誇贊道:我兒心思缜密,考慮周全,那此次就依你的計劃行事。

     翌日清晨,由趙武父親駕着馬車,身後跟着李四等人,一路馳行奔向井徑縣,一炷香後衆人安全到達“甄氏絲綢商行”,經過之前兩次交易,趙武早已熟門熟路,隻見趙武徑直從商鋪前廳走向後面内堂,一邊走一邊說道:甄管事,公子我這次又給你帶來好貨了,隻見甄銅笑着迎向趙武說道:趙公子别來無恙,您裡面請,小五趕緊給趙公子上茶,二人進入内堂主次做好之後先是噓寒問暖了一番。

     接着趙武開始直奔主題,說道:今日前來,我特意帶來了一百本《春秋》和《論語》書籍,你快看看貨物吧,隻見李四等人分别擡來一百本《春秋》和《論語》書籍整齊擺放在桌面上,管事甄銅隻是簡單的抽看了幾本書籍,确認書籍内容完好無誤,便不再查驗,随即說道:趙公子的貨物老夫放心,不過此次交易的一百本書籍涉及到的金額過于巨大,一時半會之間,恐怕我們甄氏商行也拿不出這麼多錢财,目前也就能夠湊出一半錢财(也就是五百金),不知趙公子能夠暫緩幾日,容我們籌措一番? 趙武聽完甄銅的難處,笑着說道:此事不難,你們甄氏商行除了此間“絲綢商鋪”外應該在縣裡還有其他産業涉足吧?管事甄銅一聽一臉自信的答道:趙公子說的不錯,我們甄氏商行除了經營絲綢布匹之外,還有糧食,鐵器,馬匹,酒肆等産業遍布整體井徑縣,同時在涼州,冀州,并州,青州,兖州等地都有涉獵經營。

     趙武點頭說道:此次交易剩餘部分錢财也可用你們其他商鋪的貨物進行交換,不過我要求以你們貨物的進價進行交易,甄銅一聽,頭腦頓時又是一熱,擡頭看向趙武:公子可是好手段,竟然要我們以進價交換,這可有點為難老夫了,畢竟現在這世道除了人命不值錢,其他貨物可都是物價飛漲,就單說這糧食價格,近幾日已漲了1倍有餘,從原來的二百文一石變成了現在的四百文一石! 趙武聽出了管事甄銅的言外之意,看來他是又要開始讨價還價的戲碼,趙武笑着說道:你且放心,今後我這書籍全部都在你們甄家交易,而且保證每月書籍數量不會少于現在的一百本,這樣可行?甄銅一聽到每月數量不少于一百本,心中暗暗計算一番,覺着此事大有賺頭,于是點頭同意,同時盯着趙武說道:如果趙公子能夠保證書籍的數量能夠穩定交易,這事倒也可行。

     于是二人約定今後的書籍交易一半付現金,一半由糧食,鐵器,馬匹,絲綢布料等進行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