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崇祯的近喜与远忧
關燈
小
中
大
身為一國之君,卻早早皺紋爬上額頭,因經常熬夜,黑眼圈和眼尾紋也十分明顯,皮膚暗淡蒼白,還帶着憂郁,毫無光澤。
雖按禦醫的養生方子調理,卻毫無效果。
“朕讓你留意的事情怎麼樣了?” “先皇宮中原有的舊人,奴婢都已着人在暗地裡觀察了解,請萬歲放心。
” “高起潛如何?” “不知萬歲想了解哪些方面。
” “為人處世,閑暇都有什麼愛好,與百官相處如何?” “高公公為人勤奮,低調内斂,不太與宮外人等交往。
閑暇之時多看些兵書戰策,估計是與先皇多年用他監軍有關。
”王承恩與崇祯從小一起長大,深知皇上的性格,明白這一問必然是對高起潛有了啟用之心,且皇上心思敏感,說多說少都不合适,隻能點到為止。
“嗯!”崇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王承恩!” 聽到崇祯語氣轉換,王承恩忙跪下說:“萬歲請吩咐!” “今日與你談話之事勿要讓旁人得知。
知人才能善任,在這宮中你是朕的眼睛、耳朵,知道麼?” “奴婢惶恐之至,謝萬歲隆恩。
” “起來吧,宣畢自嚴、梁廷棟觐見。
” 看着王承恩起身離去,崇祯的心思又飄到了籌饷籌錢的事上。
戶部尚書畢自嚴是前朝老臣,曾因觸怒魏忠賢而被迫棄官,崇祯登基後重新任用他。
他辦事能力出衆,兢兢業業,隻是脾氣太過倔強。
國家正處危難時刻,崇祯希望增加國庫收入,提高“邊饷、遼饷、練饷”的征繳比例,等難關過後再降回來,可畢自嚴卻站出來反對,稱民間負擔過重,不應再增加稅負,還提出裁汰冗兵、興複屯田等建議,在崇祯看來這些辦法遠水不解近渴,實在是個頑固之人。
“臣畢自嚴、臣梁廷棟參見陛下。
”正尋思着,兩位大臣已來到龍椅前施禮問候。
“兩位愛卿平身,站起來說話。
” “畢愛卿,加征稅饷比例的事可有更好的建議了?”崇祯問。
“萬歲請恕老臣直言,上次朝堂上臣所言全部出自肺腑,百姓的負擔已經太重了,如今百姓的稅負不要說和洪武皇祖爺爺年間比,就是和前朝比也高出六成啊,望萬歲爺能體諒民間疾苦。
”畢自嚴誠惶誠恐地又跪下答道。
“梁愛卿,你這兵部的大臣給戶部大臣說說吧。
”對畢自嚴的回答,崇祯沒有表态,直接将話題轉給了梁廷棟。
兵部右侍郎梁廷棟聽到崇祯帝一開場就把今天的基調定了,忙跪倒向上磕頭,說道:“陛下容禀,如今遼東戰時吃緊,遼東兵士欠饷已達三個月,邊鎮除遼東之外的其他八鎮欠饷更是達到了六月之久,這是邊饷遼饷。
剿饷更是斷檔達到九個月了,暴民不斷鬧事,各州府都疲于應付,兵士們出工不出力,這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至于練饷就更沒準了,基本各地都不再練兵了。
” 崇祯陰沉着臉看着畢自嚴,問道:“畢愛卿,社稷危矣,有何教我?” 畢自嚴叩頭不止,答道:“老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饷之事早已盡知,可涸澤而漁并非長久之計。
” “朕一再表示此乃臨時加征,等過了此關,再與民休息,江山沒有了,怎麼還會有小民的生活?愛卿再斟酌,想些更有效的辦法,加緊籌繳三饷。
” “若聖上執意增加三饷征繳比例,老臣不敢阻擋,但老臣有一附議請萬歲爺斟酌。
” “愛卿請講。
”聽得畢自嚴已經同意自己的方案,崇祯不禁态度緩和了很多。
“增加三饷比例的同時,應該給各級官員附加一條征繳完成考核指标,将三饷之事與各級官員的升遷任用挂鈎,如此可保證所征三饷足額歸入國庫。
”畢自嚴提議。
聽到畢自嚴如此提議,崇祯心裡便已明了,這位戶部尚書是要把所有人都捆到這加征之上,免得日後留下罵名。
不過此時也顧不了那麼多了,于公于私先征繳夠款項再說。
“準奏!畢愛卿接下來就趕快按照咱們今天談話的意思制定方案吧。
” 交代完戶部的事之後,崇祯轉向梁廷棟說,“梁愛卿兵部那裡也要配合戶部,畢愛卿所奏裁汰冗兵、興複屯田的事,還是要你去監督實施,眼下的事戶部解決了,未來的事還得靠兵部一起努力。
” “臣萬死不辭,定會遵照陛下旨意把裁汰冗兵、興複屯田的事辦好。
” 沉默了一陣。
崇祯從宮女手上接過一杯茶,茉莉花輕輕柔柔地飄在白瓷杯淡琥珀色的茶湯上,像春天的白鵝凫在水上,他輕輕吹了一口,把花瓣吹向一邊,然後淺淺地喝了一口,閉上眼睛慢慢品味着茉莉和綠茶融合的清香。
畢自嚴和梁廷棟候了半天,沒再聽到皇上有什麼吩咐,便叩頭辭駕,出宮而去。
王承恩和其他的宮女太監在旁邊靜靜地伺候,偷偷地觀察着皇上,通過他的嘴角、鼻孔、眼睛、眉毛、皺紋甚至毛孔的變化,他們都能知道皇上的心情。
看見崇祯今天不再像以往一樣愁雲滿面,他們的心裡為他高興,也是為自己高興,不覺的整個人放松了很多。
而朝益作為新被留下專門伺候崇祯的宮女,此刻也在人群中,她眼神中滿是好奇與期待,隐隐覺得自己的命運将與這深宮中的一切緊密相連,隻是不知未來等待她的會是什麼。
喜歡國度:巫蓮請大家收藏:()國度:巫蓮
雖按禦醫的養生方子調理,卻毫無效果。
“朕讓你留意的事情怎麼樣了?” “先皇宮中原有的舊人,奴婢都已着人在暗地裡觀察了解,請萬歲放心。
” “高起潛如何?” “不知萬歲想了解哪些方面。
” “為人處世,閑暇都有什麼愛好,與百官相處如何?” “高公公為人勤奮,低調内斂,不太與宮外人等交往。
閑暇之時多看些兵書戰策,估計是與先皇多年用他監軍有關。
”王承恩與崇祯從小一起長大,深知皇上的性格,明白這一問必然是對高起潛有了啟用之心,且皇上心思敏感,說多說少都不合适,隻能點到為止。
“嗯!”崇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王承恩!” 聽到崇祯語氣轉換,王承恩忙跪下說:“萬歲請吩咐!” “今日與你談話之事勿要讓旁人得知。
知人才能善任,在這宮中你是朕的眼睛、耳朵,知道麼?” “奴婢惶恐之至,謝萬歲隆恩。
” “起來吧,宣畢自嚴、梁廷棟觐見。
” 看着王承恩起身離去,崇祯的心思又飄到了籌饷籌錢的事上。
戶部尚書畢自嚴是前朝老臣,曾因觸怒魏忠賢而被迫棄官,崇祯登基後重新任用他。
他辦事能力出衆,兢兢業業,隻是脾氣太過倔強。
國家正處危難時刻,崇祯希望增加國庫收入,提高“邊饷、遼饷、練饷”的征繳比例,等難關過後再降回來,可畢自嚴卻站出來反對,稱民間負擔過重,不應再增加稅負,還提出裁汰冗兵、興複屯田等建議,在崇祯看來這些辦法遠水不解近渴,實在是個頑固之人。
“臣畢自嚴、臣梁廷棟參見陛下。
”正尋思着,兩位大臣已來到龍椅前施禮問候。
“兩位愛卿平身,站起來說話。
” “畢愛卿,加征稅饷比例的事可有更好的建議了?”崇祯問。
“萬歲請恕老臣直言,上次朝堂上臣所言全部出自肺腑,百姓的負擔已經太重了,如今百姓的稅負不要說和洪武皇祖爺爺年間比,就是和前朝比也高出六成啊,望萬歲爺能體諒民間疾苦。
”畢自嚴誠惶誠恐地又跪下答道。
“梁愛卿,你這兵部的大臣給戶部大臣說說吧。
”對畢自嚴的回答,崇祯沒有表态,直接将話題轉給了梁廷棟。
兵部右侍郎梁廷棟聽到崇祯帝一開場就把今天的基調定了,忙跪倒向上磕頭,說道:“陛下容禀,如今遼東戰時吃緊,遼東兵士欠饷已達三個月,邊鎮除遼東之外的其他八鎮欠饷更是達到了六月之久,這是邊饷遼饷。
剿饷更是斷檔達到九個月了,暴民不斷鬧事,各州府都疲于應付,兵士們出工不出力,這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至于練饷就更沒準了,基本各地都不再練兵了。
” 崇祯陰沉着臉看着畢自嚴,問道:“畢愛卿,社稷危矣,有何教我?” 畢自嚴叩頭不止,答道:“老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饷之事早已盡知,可涸澤而漁并非長久之計。
” “朕一再表示此乃臨時加征,等過了此關,再與民休息,江山沒有了,怎麼還會有小民的生活?愛卿再斟酌,想些更有效的辦法,加緊籌繳三饷。
” “若聖上執意增加三饷征繳比例,老臣不敢阻擋,但老臣有一附議請萬歲爺斟酌。
” “愛卿請講。
”聽得畢自嚴已經同意自己的方案,崇祯不禁态度緩和了很多。
“增加三饷比例的同時,應該給各級官員附加一條征繳完成考核指标,将三饷之事與各級官員的升遷任用挂鈎,如此可保證所征三饷足額歸入國庫。
”畢自嚴提議。
聽到畢自嚴如此提議,崇祯心裡便已明了,這位戶部尚書是要把所有人都捆到這加征之上,免得日後留下罵名。
不過此時也顧不了那麼多了,于公于私先征繳夠款項再說。
“準奏!畢愛卿接下來就趕快按照咱們今天談話的意思制定方案吧。
” 交代完戶部的事之後,崇祯轉向梁廷棟說,“梁愛卿兵部那裡也要配合戶部,畢愛卿所奏裁汰冗兵、興複屯田的事,還是要你去監督實施,眼下的事戶部解決了,未來的事還得靠兵部一起努力。
” “臣萬死不辭,定會遵照陛下旨意把裁汰冗兵、興複屯田的事辦好。
” 沉默了一陣。
崇祯從宮女手上接過一杯茶,茉莉花輕輕柔柔地飄在白瓷杯淡琥珀色的茶湯上,像春天的白鵝凫在水上,他輕輕吹了一口,把花瓣吹向一邊,然後淺淺地喝了一口,閉上眼睛慢慢品味着茉莉和綠茶融合的清香。
畢自嚴和梁廷棟候了半天,沒再聽到皇上有什麼吩咐,便叩頭辭駕,出宮而去。
王承恩和其他的宮女太監在旁邊靜靜地伺候,偷偷地觀察着皇上,通過他的嘴角、鼻孔、眼睛、眉毛、皺紋甚至毛孔的變化,他們都能知道皇上的心情。
看見崇祯今天不再像以往一樣愁雲滿面,他們的心裡為他高興,也是為自己高興,不覺的整個人放松了很多。
而朝益作為新被留下專門伺候崇祯的宮女,此刻也在人群中,她眼神中滿是好奇與期待,隐隐覺得自己的命運将與這深宮中的一切緊密相連,隻是不知未來等待她的會是什麼。
喜歡國度:巫蓮請大家收藏:()國度:巫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