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年代的农村大席
關燈
小
中
大
上石河村,果然有點遠。
倒不是地理意義上的遠,而是路難走。
村子位于一片大山之中,特别的不好找。
李衛東騎着二八大杠,帶着李曉麗,一路打聽。
廢了九牛二虎之力,這才在九點多的時候,趕到上石河村。
剛一進村,便看到村南頭的一戶人家門前,支着兩口大鐵鍋,旁邊是冒着熱氣的鍋爐,一群婦女有說有笑的忙活着,格外的熱鬧。
門口牆上,還貼着大紅的囍字。
“麗麗,估計就是這家了,下來吧。
”李衛東沖後座的李曉麗說道。
李曉麗從洋車子上蹦了下來:“哥,是這家麼?” “應該沒錯吧,沒看到村裡還有其他人家辦喜事啊。
” 李衛東有些不确定的說道。
他還是小時候來過舅老爺家,已經十幾年沒來了。
而就在他遲疑不定的時候,旁邊一位老人突然開口了。
“是衛東吧?恁娘沒過來啊?” “額,對。
” 李衛東沒認出對方身份來,隻能尴尬的點了點頭。
“沒認出俺來吧?俺是你三舅姥爺啊。
” “哦,三舅姥爺啊,俺娘她有事過不來,俺帶着妹過來的。
”說着,李衛東将李曉麗拉了出來:“喊三舅姥爺。
” 李曉麗并沒有見過這位老人,怯生生的喊了一句:“三舅姥爺。
” “哎……你就是秀蓮家的老二吧?一轉眼都這麼大了。
” 寒暄了一陣子後,三舅姥爺指了指隔壁的院子說道:“你們先去那邊坐着吧,一會就該請頭了。
” “好。
” …… 李衛東帶着李曉麗,進了院子,随便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90年代的農村大席,都是在自己家裡辦的。
廚子呢,請的是村廚。
花不了幾個錢,兩天的喜事,給個三四十塊錢,外加兩包大雞煙就行。
至于桌椅,都是從鄉裡租的,按天算錢。
來幫忙的,也都是本家族人,男的負責上菜、分煙酒,女的,則在院子裡摘菜洗菜、刷碗筷。
總之,全族都會出動,沒有閑着的。
李衛東重生過來後,還沒吃過大席呢。
坐在院子裡,左瞅瞅右看看,心中感慨不已。
還是這個年代的大席好啊,菜是好菜,酒是好酒,客人臉上也挂着笑容。
不像上一世,2000年以後,農村的喜宴,就變了味道。
都是圖省事,跑到飯店裡去舉辦。
飯菜呢,也不好吃了,都是“預制菜”,吃着一點滋味都沒有,味同嚼蠟。
而客人,也是走形式一樣,匆匆過來吃頓飯就走了,一點都不熱鬧。
…… 九點半的時候,過來的客人越來越多了。
這其中,就有一些熟面孔。
大姨、二姨、三舅一家,都陸續趕了過來。
不過李衛東還沒來得及跟她們打招呼,新郎家的大總管,便過來給通知了。
“那啥,客都來得差不多了,都去新家,準備請頭吧。
” 大管家嘴裡的請頭,指的是新郎新娘,給家裡的長輩們磕頭,而長輩,則要給禮錢。
沂蒙地區的喜事,一般是兩天。
第一天,是新娘娘家人過來送親,新郎這邊迎親。
這個是婚禮中,
倒不是地理意義上的遠,而是路難走。
村子位于一片大山之中,特别的不好找。
李衛東騎着二八大杠,帶着李曉麗,一路打聽。
廢了九牛二虎之力,這才在九點多的時候,趕到上石河村。
剛一進村,便看到村南頭的一戶人家門前,支着兩口大鐵鍋,旁邊是冒着熱氣的鍋爐,一群婦女有說有笑的忙活着,格外的熱鬧。
門口牆上,還貼着大紅的囍字。
“麗麗,估計就是這家了,下來吧。
”李衛東沖後座的李曉麗說道。
李曉麗從洋車子上蹦了下來:“哥,是這家麼?” “應該沒錯吧,沒看到村裡還有其他人家辦喜事啊。
” 李衛東有些不确定的說道。
他還是小時候來過舅老爺家,已經十幾年沒來了。
而就在他遲疑不定的時候,旁邊一位老人突然開口了。
“是衛東吧?恁娘沒過來啊?” “額,對。
” 李衛東沒認出對方身份來,隻能尴尬的點了點頭。
“沒認出俺來吧?俺是你三舅姥爺啊。
” “哦,三舅姥爺啊,俺娘她有事過不來,俺帶着妹過來的。
”說着,李衛東将李曉麗拉了出來:“喊三舅姥爺。
” 李曉麗并沒有見過這位老人,怯生生的喊了一句:“三舅姥爺。
” “哎……你就是秀蓮家的老二吧?一轉眼都這麼大了。
” 寒暄了一陣子後,三舅姥爺指了指隔壁的院子說道:“你們先去那邊坐着吧,一會就該請頭了。
” “好。
” …… 李衛東帶着李曉麗,進了院子,随便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90年代的農村大席,都是在自己家裡辦的。
廚子呢,請的是村廚。
花不了幾個錢,兩天的喜事,給個三四十塊錢,外加兩包大雞煙就行。
至于桌椅,都是從鄉裡租的,按天算錢。
來幫忙的,也都是本家族人,男的負責上菜、分煙酒,女的,則在院子裡摘菜洗菜、刷碗筷。
總之,全族都會出動,沒有閑着的。
李衛東重生過來後,還沒吃過大席呢。
坐在院子裡,左瞅瞅右看看,心中感慨不已。
還是這個年代的大席好啊,菜是好菜,酒是好酒,客人臉上也挂着笑容。
不像上一世,2000年以後,農村的喜宴,就變了味道。
都是圖省事,跑到飯店裡去舉辦。
飯菜呢,也不好吃了,都是“預制菜”,吃着一點滋味都沒有,味同嚼蠟。
而客人,也是走形式一樣,匆匆過來吃頓飯就走了,一點都不熱鬧。
…… 九點半的時候,過來的客人越來越多了。
這其中,就有一些熟面孔。
大姨、二姨、三舅一家,都陸續趕了過來。
不過李衛東還沒來得及跟她們打招呼,新郎家的大總管,便過來給通知了。
“那啥,客都來得差不多了,都去新家,準備請頭吧。
” 大管家嘴裡的請頭,指的是新郎新娘,給家裡的長輩們磕頭,而長輩,則要給禮錢。
沂蒙地區的喜事,一般是兩天。
第一天,是新娘娘家人過來送親,新郎這邊迎親。
這個是婚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