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保守与否,得看跟谁比

關燈
    ,還“至少傳給十個朋友聽”……該說,不愧是海上混的,是真放得開啊。

     張海客一向覺得自己開明新潮,不是老舊古闆的人,此時也不免感歎,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他錯了,果然保守與否,也得看跟誰比較…… 這次,真的甘拜下風! 既然查都查了,他幹脆把自己收集到的消息彙總起來,發給了老師。

     不為别的,至少讓老師了解一下自己收的新學生到底是什麼人,做過什麼事吧。

     他知道老師不太感冒本家那套等級之分,收學生從來是不問出身、不詢來由、有教無類,可别再被人的花言巧語給騙了。

     沒想到之後老師回信,卻隻是說已經知道,百聞不如一見,他有空可以回去看看。

     還說什麼,海樓常年在海上活動,忌諱是比别人少些,但也是個真性情之人,讓他不要有偏見。

     但那時,他實在太忙了,忙着跟英國人打交道,忙着穩固根基,忙着給本家分攤壓力。

     事情千頭萬緒,柔軟的心腸也被壓到了最深處。

     正是胸懷壯志,意氣風發,便總覺得,可以等等,再等等。

     老師他們待在内陸很安全,會有什麼問題呢?消息來往又很方便,思念既然可以被傳遞,便極大延緩了相見的等待期限。

     隻要等一切進入正軌,隻要等自己抽出時間,隻要…… ——沒有隻要了。

     後來,張海客為此後悔過無數次。

     收到消息,他終于丢下一切最快趕去,在約定地點見到了新同門。

     那人卻完全沒有傳聞中肆意潇灑的浪蕩氣度,面色陰郁,形容邋遢到仿佛十天半月沒有睡覺洗澡,開口時也沒有任何老師提過的長篇大論,隻說了最簡單不過的兩句話。

     張海樓說:“老師不見了。

    ” 張海樓又說:“這是我的錯,要發火打罵劈砍出氣都可以,不過,之後請你務必幫忙尋找。

    ” 張海客把嘴張了又閉。

     “……這不怪你。

    ”最後,他隻能這樣說。

     喜歡盜墓:換了号,怎麼還被找上門請大家收藏:()盜墓:換了号,怎麼還被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