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坐而论道
關燈
小
中
大
隻見布帛上寫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篇》,是個争議很大的句子。
宋朝之後,大多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就是對于老百姓,隻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而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也就是愚民與弱民政策。
《論語》是這個時代士族的基礎讀物,所以原主也讀過這句話,不過能不能理解,怎麼理解,就是因人而異了。
作為新時代的有志青年,吳韻當然認同另一種斷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老百姓的力量可以借助那就組織起來,不可以借助那就告知君王。
因為不可使而使之則國亡,曆史上就有數個例子證明:秦始皇修長城和隋炀帝修大運河。
作為君主因該時刻知道百姓的生活狀況,依此制定各種合理的政策。
顯然這是孔子的理想,不要說在古代不可能實現,就是在現代也不太可能實現,因為衆口難調,每個人的利益訴求是不同的,每個人追求的幸福生活也是不同的,作為統治者不可能完全知道百姓的生活狀态,除非有一台量子計算機,除非統治者沒有私心。
另外,吳韻對于這句話也有自己的理解。
他認為第一種斷句也并不是完全錯誤的。
百姓開啟民智就一定是好事嗎?人一旦開啟了智慧就有了更多的欲望,欲望越多,野心也就越大,那些曆史上的統治者也是開啟民智後變成統治階級的。
當大家的智慧都很高,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時候,如果現實中的資源無法滿足大家的欲望,那麼就會造成沖突,進而演變成戰争。
所以,民智的開啟和社會的資源以及資源的使用成正比。
貧富差距大的話,還是不要開啟民智的好。
這其中一個關鍵的地方是統治者們能否堅持大公無私,能否堅持消除貧富差距,能否堅持發展科技。
在吳韻看來,最難的就是消除貧富差距,因為人都是自私的(不接受反駁,自私程度不同),如果沒有一套完全公平的制度,那麼實際上人類社會是不可能消滅貧富差距的。
所以,如何疏導人民内部的矛盾,在不愚民和弱民的情況下,要麼對外發動戰争,掠奪他國财富,要麼建立一個信仰,讓人民安貧樂道。
(這不是愚民。
)想要讓人民安貧樂道,統治者自身也要安貧樂道,否則還不如愚民! 所以,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
就是要求統治者安貧樂道!然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曆史上很少有統治者不被富貴迷了眼的! 在吳韻思考這些的時候,時間也在一點點過去。
“時間到了。
” 吳韻理了理思路,說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君有道,尊之,無道,換之。
” 轟隆,猶如一聲平地驚雷,王音手中的竹簡掉到了地上。
“你再說一遍?”他站起身來,臉色蒼白,手指顫抖地指着吳韻。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君有道,尊之,無道,換之。
” “你個逆子,無父無君的逆子!”王音氣得抄起桌上的竹簡丢向吳韻。
“什麼嘛,君王的話就一定要聽嗎?要是個昏君還供着他的話,大家一塊兒完蛋。
” “幼稚!你可知君王的力量,君王無道,隻可規勸。
” “呵呵,皇帝又不是小孩子,再說誰家教育小孩子不用打的(古代)?”吳韻小聲嘀咕道。
“來人,”王音準備喊人教訓自己的兒子了。
“大人且慢!看着我的眼睛請聽
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篇》,是個争議很大的句子。
宋朝之後,大多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就是對于老百姓,隻能使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做,而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
也就是愚民與弱民政策。
《論語》是這個時代士族的基礎讀物,所以原主也讀過這句話,不過能不能理解,怎麼理解,就是因人而異了。
作為新時代的有志青年,吳韻當然認同另一種斷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老百姓的力量可以借助那就組織起來,不可以借助那就告知君王。
因為不可使而使之則國亡,曆史上就有數個例子證明:秦始皇修長城和隋炀帝修大運河。
作為君主因該時刻知道百姓的生活狀況,依此制定各種合理的政策。
顯然這是孔子的理想,不要說在古代不可能實現,就是在現代也不太可能實現,因為衆口難調,每個人的利益訴求是不同的,每個人追求的幸福生活也是不同的,作為統治者不可能完全知道百姓的生活狀态,除非有一台量子計算機,除非統治者沒有私心。
另外,吳韻對于這句話也有自己的理解。
他認為第一種斷句也并不是完全錯誤的。
百姓開啟民智就一定是好事嗎?人一旦開啟了智慧就有了更多的欲望,欲望越多,野心也就越大,那些曆史上的統治者也是開啟民智後變成統治階級的。
當大家的智慧都很高,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時候,如果現實中的資源無法滿足大家的欲望,那麼就會造成沖突,進而演變成戰争。
所以,民智的開啟和社會的資源以及資源的使用成正比。
貧富差距大的話,還是不要開啟民智的好。
這其中一個關鍵的地方是統治者們能否堅持大公無私,能否堅持消除貧富差距,能否堅持發展科技。
在吳韻看來,最難的就是消除貧富差距,因為人都是自私的(不接受反駁,自私程度不同),如果沒有一套完全公平的制度,那麼實際上人類社會是不可能消滅貧富差距的。
所以,如何疏導人民内部的矛盾,在不愚民和弱民的情況下,要麼對外發動戰争,掠奪他國财富,要麼建立一個信仰,讓人民安貧樂道。
(這不是愚民。
)想要讓人民安貧樂道,統治者自身也要安貧樂道,否則還不如愚民! 所以,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
就是要求統治者安貧樂道!然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曆史上很少有統治者不被富貴迷了眼的! 在吳韻思考這些的時候,時間也在一點點過去。
“時間到了。
” 吳韻理了理思路,說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君有道,尊之,無道,換之。
” 轟隆,猶如一聲平地驚雷,王音手中的竹簡掉到了地上。
“你再說一遍?”他站起身來,臉色蒼白,手指顫抖地指着吳韻。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君有道,尊之,無道,換之。
” “你個逆子,無父無君的逆子!”王音氣得抄起桌上的竹簡丢向吳韻。
“什麼嘛,君王的話就一定要聽嗎?要是個昏君還供着他的話,大家一塊兒完蛋。
” “幼稚!你可知君王的力量,君王無道,隻可規勸。
” “呵呵,皇帝又不是小孩子,再說誰家教育小孩子不用打的(古代)?”吳韻小聲嘀咕道。
“來人,”王音準備喊人教訓自己的兒子了。
“大人且慢!看着我的眼睛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