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田园时光,不亦乐乎?
關燈
小
中
大
自從李恪第一天接受了封賞的物品後,便再也沒有邁出過府門一步。
當然了,以李恪現在的身份,聽調不聽宣,對李恪的這種特權,誰都不能說什麼風涼話! 畢竟,這可都是李恪自己靠實力打拼出來的。
即使這群百官們再眼紅,也隻能是眼紅罷了。
所以說,當百官們還在朝九晚五的辛辛苦苦早出晚歸之時。
李恪早就在家窩起來,過上了幸福的鹹魚惬意生活。
…… 長安,天策上将府。
後院。
李恪躺在自制的搖擺椅子之上。
旁邊左右兩個姿色絕佳的侍女站在兩旁,小心伺候着李恪。
“茶來。
” 左邊的侍女連忙将手中端着的蜜茶遞給了李恪。
這茶自然不隻是普通的茶,而是李恪這幾日的悠閑中特意調配而出的蜂蜜紅茶。
“嗯。
”李恪微抿了一口。
“蜂蜜的甜味蓋住了茶的清香,下一次放少一點。
” 聽到李恪的話後,左邊的侍女趕緊記了下來。
李恪伸出手指,勾了勾右邊的侍女道:“燒烤。
” 右邊的侍女聽到李恪的命令,立馬便将自己手中端着的木盤呈上在了李恪面前。
這木盤之上,有李恪烤的羊肉串,豬肉串。
還有,難得的牛肉串!! 這些牛肉可不是李恪買的,而是向程咬金府上要來的! 話說回來,這耕牛對于生産力不發達的大唐來說,無疑是極為寶貴的第一生産力! 所以大唐明令禁止不許宰殺耕牛,違者嚴辦! 但是巧合的是,程咬金的盧國公府上,每隔幾日便會有一頭牛,要麼病死,要麼摔死,要麼老死。
總之,程咬金府上的牛,總是能在盧國公府缺肉吃的時候,便會很“自覺”的自己死掉。
這樣一來二去,也就成了朝堂之上的笑談。
但是,對于這程咬金,李二雖然心知肚明但是也不會去較真。
通常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所以說,盡管大唐禁殺耕牛,但是有了盧國公府上的支持,李恪根本就不缺牛肉! 總會有一些“思想覺悟”高的牛,被送到李恪的餐桌之上。
手中拿着烤好的肉串,李恪撒上了鹽粉之後,便大快朵頤了起來。
李恪一邊吃得嘴角流油,一邊道“香,是真的香!” “不過……,這香是挺香的,就是這鹽還是有些苦澀味道。
” “如果這時候能有精鹽撒在這上面,那就完美了!” “看來,是時候将制作精鹽提上日程了。
” 右邊的侍女怔了一下,然後遲疑的開口問道:“殿下,您剛才說的是叫細鹽嗎?” “咱們大唐隻有鹽石粉和苦礦鹽。
” “這細鹽是什麼鹽?也是鹽的一種嗎?” 李恪想起來,此時大唐的生産力還未曾跟上, 因此并不是每家每戶都能吃上鹽的。
甚至在一些内陸貧匮地區,百姓們連苦礦鹽都買不起,隻好煮醋布來獲取極少量的鹽分。
“細鹽啊,細鹽可是比苦鹽好吃上一百倍的東西。
” “你們現在還沒有。
” “不過……” “等我制成了細鹽,第一個讓咱們天策府的人嘗嘗鮮。
” “到那時候,你們就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人間美味!” 聽到李恪将細鹽說得如此美味,衆人連忙搗蒜似的點了點頭。
侍女在一旁似懂非懂,但是絲毫不影響她記錄下李恪的吩咐:殿下說,吃肉串要加細鹽才好吃,還說要将制作細鹽提上日程。
吃完了最後一串後,李恪心滿意足的喝了口茶,漱漱口。
向這樣如此悠閑的時光,已經整整持續了有半個月之久了。
不得不說,沒有人打攪的躺平的日子,還真是悠閑舒坦啊。
但是,舒服歸舒服。
李恪也沒有忘記幽州柳家的承諾。
三個月内,李恪必掃清一切阻力,前往幽州迎娶柳妙清! 是時候,未雨綢缪,做些必要的準備了。
“管家!管家!” 聽到李恪的召喚,老管家急忙跑了過來。
“殿下,有何事?盡管吩咐。
” 李恪囑咐道:“管家,父皇半個月前賜給我這雍莊的五十畝的沃土田園,我還至今都沒去看過呢。
” “這樣,你就幫我預備一輛車架。
” “從今天起,咱們去我那雍莊田園住上幾日!” “好好熟悉一下我這封地,順便規劃一下這塊五十畝的沃土該如何利用。
” 老管家聽到李恪吩咐後,隻說了一句“遵命,殿下”便匆匆離開了。
…… 不多時,車馬便被備好。
李恪坐在頭一輛馬車,由老管家親自駕車。
。
隻不過,李恪身後還跟了一輛車,裡面赫然便是天策府中的姿色上乘的侍女。
這都是老管家怕到了莊上李恪住着不舒服,所以特意安排下來讓這些侍女們跟着一起走,也好來照顧到李恪的方方面面。
當然了,李恪并不會排斥這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畢竟,有看着養眼的美女侍女照顧生活起居,這也絕對是爽翻的一件美事。
李恪又不是和那些僞君子們一個口是心非的德行,自己為什麼非要裝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樣子呢? 有美女相伴,李恪又為什麼要拒絕呢? 除了儒家那樣近乎扭曲人性的價值觀,又會有哪個正常男人會拒絕呢? 雍莊位于長安近郊地區,距離天策上将府坐馬車隻需一個時辰。
而李恪的車架套的馬乃是品種優良的戰馬,别人需要一個時辰的路程對于李恪來說,僅僅隻需要不到半個時辰便足以。
…… 半個時辰後…… “殿下,我們到了。
” “這裡便是您的五十畝沃田的雍莊了。
” 李恪拉開簾子,果然看到了前後左右到處都是忙碌的老農們。
這些都是隸屬于自己這雍莊的雇農。
而李恪一行人的到來,也不出所料的引起了所有正在農作的老農們的關注。
“我滴個乖乖,這陣仗俺一輩子都沒見過啊。
” “這是哪個大官到了俺這窮鄉僻壤了?” 一個老農驚呼道。
“嘿,老徐頭,你大呼小叫的什麼呢?” “依我看,這十有八九得是咱當今聖上的三皇子,蜀王殿下的依仗車隊!” “老徐頭,你還不知道嗎?” “咱這雍莊,早就在
當然了,以李恪現在的身份,聽調不聽宣,對李恪的這種特權,誰都不能說什麼風涼話! 畢竟,這可都是李恪自己靠實力打拼出來的。
即使這群百官們再眼紅,也隻能是眼紅罷了。
所以說,當百官們還在朝九晚五的辛辛苦苦早出晚歸之時。
李恪早就在家窩起來,過上了幸福的鹹魚惬意生活。
…… 長安,天策上将府。
後院。
李恪躺在自制的搖擺椅子之上。
旁邊左右兩個姿色絕佳的侍女站在兩旁,小心伺候着李恪。
“茶來。
” 左邊的侍女連忙将手中端着的蜜茶遞給了李恪。
這茶自然不隻是普通的茶,而是李恪這幾日的悠閑中特意調配而出的蜂蜜紅茶。
“嗯。
”李恪微抿了一口。
“蜂蜜的甜味蓋住了茶的清香,下一次放少一點。
” 聽到李恪的話後,左邊的侍女趕緊記了下來。
李恪伸出手指,勾了勾右邊的侍女道:“燒烤。
” 右邊的侍女聽到李恪的命令,立馬便将自己手中端着的木盤呈上在了李恪面前。
這木盤之上,有李恪烤的羊肉串,豬肉串。
還有,難得的牛肉串!! 這些牛肉可不是李恪買的,而是向程咬金府上要來的! 話說回來,這耕牛對于生産力不發達的大唐來說,無疑是極為寶貴的第一生産力! 所以大唐明令禁止不許宰殺耕牛,違者嚴辦! 但是巧合的是,程咬金的盧國公府上,每隔幾日便會有一頭牛,要麼病死,要麼摔死,要麼老死。
總之,程咬金府上的牛,總是能在盧國公府缺肉吃的時候,便會很“自覺”的自己死掉。
這樣一來二去,也就成了朝堂之上的笑談。
但是,對于這程咬金,李二雖然心知肚明但是也不會去較真。
通常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所以說,盡管大唐禁殺耕牛,但是有了盧國公府上的支持,李恪根本就不缺牛肉! 總會有一些“思想覺悟”高的牛,被送到李恪的餐桌之上。
手中拿着烤好的肉串,李恪撒上了鹽粉之後,便大快朵頤了起來。
李恪一邊吃得嘴角流油,一邊道“香,是真的香!” “不過……,這香是挺香的,就是這鹽還是有些苦澀味道。
” “如果這時候能有精鹽撒在這上面,那就完美了!” “看來,是時候将制作精鹽提上日程了。
” 右邊的侍女怔了一下,然後遲疑的開口問道:“殿下,您剛才說的是叫細鹽嗎?” “咱們大唐隻有鹽石粉和苦礦鹽。
” “這細鹽是什麼鹽?也是鹽的一種嗎?” 李恪想起來,此時大唐的生産力還未曾跟上, 因此并不是每家每戶都能吃上鹽的。
甚至在一些内陸貧匮地區,百姓們連苦礦鹽都買不起,隻好煮醋布來獲取極少量的鹽分。
“細鹽啊,細鹽可是比苦鹽好吃上一百倍的東西。
” “你們現在還沒有。
” “不過……” “等我制成了細鹽,第一個讓咱們天策府的人嘗嘗鮮。
” “到那時候,你們就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人間美味!” 聽到李恪将細鹽說得如此美味,衆人連忙搗蒜似的點了點頭。
侍女在一旁似懂非懂,但是絲毫不影響她記錄下李恪的吩咐:殿下說,吃肉串要加細鹽才好吃,還說要将制作細鹽提上日程。
吃完了最後一串後,李恪心滿意足的喝了口茶,漱漱口。
向這樣如此悠閑的時光,已經整整持續了有半個月之久了。
不得不說,沒有人打攪的躺平的日子,還真是悠閑舒坦啊。
但是,舒服歸舒服。
李恪也沒有忘記幽州柳家的承諾。
三個月内,李恪必掃清一切阻力,前往幽州迎娶柳妙清! 是時候,未雨綢缪,做些必要的準備了。
“管家!管家!” 聽到李恪的召喚,老管家急忙跑了過來。
“殿下,有何事?盡管吩咐。
” 李恪囑咐道:“管家,父皇半個月前賜給我這雍莊的五十畝的沃土田園,我還至今都沒去看過呢。
” “這樣,你就幫我預備一輛車架。
” “從今天起,咱們去我那雍莊田園住上幾日!” “好好熟悉一下我這封地,順便規劃一下這塊五十畝的沃土該如何利用。
” 老管家聽到李恪吩咐後,隻說了一句“遵命,殿下”便匆匆離開了。
…… 不多時,車馬便被備好。
李恪坐在頭一輛馬車,由老管家親自駕車。
。
隻不過,李恪身後還跟了一輛車,裡面赫然便是天策府中的姿色上乘的侍女。
這都是老管家怕到了莊上李恪住着不舒服,所以特意安排下來讓這些侍女們跟着一起走,也好來照顧到李恪的方方面面。
當然了,李恪并不會排斥這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畢竟,有看着養眼的美女侍女照顧生活起居,這也絕對是爽翻的一件美事。
李恪又不是和那些僞君子們一個口是心非的德行,自己為什麼非要裝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樣子呢? 有美女相伴,李恪又為什麼要拒絕呢? 除了儒家那樣近乎扭曲人性的價值觀,又會有哪個正常男人會拒絕呢? 雍莊位于長安近郊地區,距離天策上将府坐馬車隻需一個時辰。
而李恪的車架套的馬乃是品種優良的戰馬,别人需要一個時辰的路程對于李恪來說,僅僅隻需要不到半個時辰便足以。
…… 半個時辰後…… “殿下,我們到了。
” “這裡便是您的五十畝沃田的雍莊了。
” 李恪拉開簾子,果然看到了前後左右到處都是忙碌的老農們。
這些都是隸屬于自己這雍莊的雇農。
而李恪一行人的到來,也不出所料的引起了所有正在農作的老農們的關注。
“我滴個乖乖,這陣仗俺一輩子都沒見過啊。
” “這是哪個大官到了俺這窮鄉僻壤了?” 一個老農驚呼道。
“嘿,老徐頭,你大呼小叫的什麼呢?” “依我看,這十有八九得是咱當今聖上的三皇子,蜀王殿下的依仗車隊!” “老徐頭,你還不知道嗎?” “咱這雍莊,早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