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再次创业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月後,林場場址的地面平整好了,施工隊進來以後,林場場部和職工住房同時開建。
工人們又投入到緊張的修路之中,那時候還沒有大型修路設備,工人們都是用土籃裝着沙石,挑到路基上,一點點的往前鋪。
這裡是原始森林,除原住民的鄂溫克族外,還從來沒進過人,野生動物非常多,林業局給林場工人發了幾支七.六二步槍,一來給工人們防身,二來讓工人打幾隻野生動物來補充營養,這樣的話,工人們每天都能吃到狍子肉、兔子肉了。
父親是個上過戰場的軍人,他的槍法不容置疑,理所當然的得了一支槍。
每當在工作中碰到大型動物野生要傷人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的給它一槍。
有時候也會打幾隻飛龍、棒雞來嘗嘗。
工人們的工作強度很大,每天挑着沙石墊路,每隔幾天就換個土籃。
晚上下班以後都腰酸背痛的,吃的也不好,都是些大碴子粥、高粱米飯和苞米面窩頭。
菜也隻有大白菜土豆之類的東西。
自從五八年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後,國家的經濟始終沒有緩過來,工人的條件也迅速下滑,除糧食不夠吃,工人的工資也一落再落,從前每個月都能拿上一兩百塊錢的工資,現在每個月才拿三四十塊錢。
每個工人的家庭生活都很難,工人的工作熱情也減弱了,他們不知道國家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了?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林場辦公室和工人住房也建好了。
共建了十多棟的紅磚房。
林區的房子沒有别的樣式,屋子裡無非就是火牆火炕。
父親和先來的工人都分了一間,房子不大,有三十來平米。
林場也沒有個市場,也買不到米面糧油和菜之類的東西,所以人們還是在食堂吃飯,晚上下班就回自己屋裡睡覺。
工人們還是每天修路架橋,由于都是人力幹,所以進度很慢。
林業局領導也着急,就向上級領導彙報這樣幹進度太慢了,公路沒時候修完,是不是能弄一些大型的修路設備?那樣就會快的多。
上級領導也考慮了實際情況,就給林業局弄來一輛大型推土機和幾輛翻鬥車。
這些老舊的車輛還是中蘇關系沒破裂時,蘇聯援助中國的。
現在也有些年頭了,幹起活來老是出故障,但也比人幹快的多。
這時候上級派來了專業修路隊,準備先把林場的火車專運線修起來,父親等人配合着修路隊修了鐵路專運線,然後又在專運線兩側修了貯木場,并把裝火車的台子都搭建好了。
林業局命令工人們都下來準備采伐工作。
經過森林調查員的勘探,準備在離林場兩公裡的地方先設兩個采伐區,由林場成立兩個小工隊,進行采集裝一條龍作業。
梁育才是林場一把手,張虛若是林場副主任,馬行遠是第一小隊隊長,父親和海生等老夥計都分到第一小隊了。
現在是十月份,還沒到采伐的時候,衆人又開始修通往楞場的簡易路,簡易路修完,接着又打楞場,一切準備就緒,也到了冬天。
由于施業區距林業局僅兩公裡左右的路程,小工隊的工人沒有選擇在山場住,每天早上走着去,晚上下班再走回來,一走一回大概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父親和海生還有齊玉勝、馬勝武幾人還是在裝車組,負責裝運材車。
現在林場是創
工人們又投入到緊張的修路之中,那時候還沒有大型修路設備,工人們都是用土籃裝着沙石,挑到路基上,一點點的往前鋪。
這裡是原始森林,除原住民的鄂溫克族外,還從來沒進過人,野生動物非常多,林業局給林場工人發了幾支七.六二步槍,一來給工人們防身,二來讓工人打幾隻野生動物來補充營養,這樣的話,工人們每天都能吃到狍子肉、兔子肉了。
父親是個上過戰場的軍人,他的槍法不容置疑,理所當然的得了一支槍。
每當在工作中碰到大型動物野生要傷人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的給它一槍。
有時候也會打幾隻飛龍、棒雞來嘗嘗。
工人們的工作強度很大,每天挑着沙石墊路,每隔幾天就換個土籃。
晚上下班以後都腰酸背痛的,吃的也不好,都是些大碴子粥、高粱米飯和苞米面窩頭。
菜也隻有大白菜土豆之類的東西。
自從五八年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後,國家的經濟始終沒有緩過來,工人的條件也迅速下滑,除糧食不夠吃,工人的工資也一落再落,從前每個月都能拿上一兩百塊錢的工資,現在每個月才拿三四十塊錢。
每個工人的家庭生活都很難,工人的工作熱情也減弱了,他們不知道國家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了?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林場辦公室和工人住房也建好了。
共建了十多棟的紅磚房。
林區的房子沒有别的樣式,屋子裡無非就是火牆火炕。
父親和先來的工人都分了一間,房子不大,有三十來平米。
林場也沒有個市場,也買不到米面糧油和菜之類的東西,所以人們還是在食堂吃飯,晚上下班就回自己屋裡睡覺。
工人們還是每天修路架橋,由于都是人力幹,所以進度很慢。
林業局領導也着急,就向上級領導彙報這樣幹進度太慢了,公路沒時候修完,是不是能弄一些大型的修路設備?那樣就會快的多。
上級領導也考慮了實際情況,就給林業局弄來一輛大型推土機和幾輛翻鬥車。
這些老舊的車輛還是中蘇關系沒破裂時,蘇聯援助中國的。
現在也有些年頭了,幹起活來老是出故障,但也比人幹快的多。
這時候上級派來了專業修路隊,準備先把林場的火車專運線修起來,父親等人配合着修路隊修了鐵路專運線,然後又在專運線兩側修了貯木場,并把裝火車的台子都搭建好了。
林業局命令工人們都下來準備采伐工作。
經過森林調查員的勘探,準備在離林場兩公裡的地方先設兩個采伐區,由林場成立兩個小工隊,進行采集裝一條龍作業。
梁育才是林場一把手,張虛若是林場副主任,馬行遠是第一小隊隊長,父親和海生等老夥計都分到第一小隊了。
現在是十月份,還沒到采伐的時候,衆人又開始修通往楞場的簡易路,簡易路修完,接着又打楞場,一切準備就緒,也到了冬天。
由于施業區距林業局僅兩公裡左右的路程,小工隊的工人沒有選擇在山場住,每天早上走着去,晚上下班再走回來,一走一回大概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父親和海生還有齊玉勝、馬勝武幾人還是在裝車組,負責裝運材車。
現在林場是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