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再次回乡

關燈
    讓父親想起了老藍,想起了崔長富,也想起了自己,想起了在那炮火紛飛的年代,無數的英烈奮勇殺敵的情景。

    可惜,老藍和崔長富都不在了,但他們為之奮鬥的目标已經實現,相信他們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入秋十月份之後,到了林區生産的淡季,貯木場的原木基本都裝上大火車運往全國各地。

    林業局又給工人放假了,除少數本地人留下應急之外,外地人可以回家探親。

    此時的海生和張虛若等人已經在林業局安了家,不想回農村老家了。

    父親打算回老家看一看,順便幫着秋收。

     臨走前的兩天,父親去圖拉河裡下網打魚。

    圖拉河裡的魚比黃泥河的隻多不少,而且是冷水魚,魚的味道鮮美,收拾魚的時候刺都不會紮手。

     此時的梁育才才升了主任,他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哪裡還有時間打魚呀。

     父親已經不使用小木船下網了,他找鄰居運材車司機要了兩個破汽車内胎,又到修理自行車那裡,把内胎漏氣的地裡補了補。

    充滿氣後,用兩根兩米多長的小木杆,把兩個輪胎連起來綁在一起,背起魚具,扛着輪胎到了圖拉河。

     這次他很輕松的下了四片魚網,下完網後,他又扛着輪胎回家了。

     剛到家裡,海生來了,自從搬到圖拉河林業局工作,他已經很少回農村了,這次他托父親給他爸爸捎去幾十塊錢。

     海生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這幾年的生活還是很拮據,嶽父嶽母一直和他在一起。

    老兩口也不想給他們添麻煩,幾次提出要回農村老家生活,可海生死活不同意。

    海生是個孝子,也一直給父母寄錢,嶽父嶽母就小晴這一個孩子,而且年紀也大了,他怎麼能讓他們回農村自己生活呢?所以這麼多年還是在一起生活,老兩口很感激,他們沒有看錯海生,小時候沒白疼他。

     父親接過海生遞過來的錢,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海生啊,你也是不容易。

    你這份孝心,大家都看在眼裡。

    ”海生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

     第二天,父親帶着自己打的魚,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一路上,他望着窗外熟悉又陌生的景色,心中滿是對老家秋收景象的期待。

    而海生這邊,他依舊忙碌于自己的家庭瑣事之中。

     當天晚上到了縣城,父親沒有再趕路,而是在縣城住了一夜。

     上午,父親到達了老家。

    村子裡的變化不大,熟悉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

    他徑直走向自家田地,看到金黃一片的莊稼,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大姑一家正在收割黃豆,他立刻投入到秋收勞作當中,和大姑一家人邊幹活邊聊天,話題自然少不了海生一家在林業局的生活。

     當天晚上,父親去了海生爸爸家,把海生給他們的錢交到海生爸爸手裡,并向他們說起海生這些年的不容易。

     老兩口都流淚了,他們讓父親轉告海生不要再給他們寄錢了,家裡有幾畝地盡夠老兩口生活的了。

     與此同時,海生在林業局的家中,妻子小晴正和孩子們一起準備晚餐。

    海生下班回來,看着溫馨的畫面,疲憊感頓時消散了許多。

    雖然生活依然拮據,但一家人相互扶持,滿滿的都是幸福。

     喜歡林海人家請大家收藏:()林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