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紫衣
關燈
小
中
大
:“周縣令在縣衙當值,你晚些再來。
” 後日便是中秋節,縣令大人亦是十分忙碌,要的就是他不在府内。
蕭明月笑着回說:“這些東西是周縣令早春便定下的,又是些珍貴的稀罕物,我要是來回颠簸怕是會有所折損,要不二位代為收下?” 其中一人當即拒絕:“這哪能行?” 蕭明月面露難色,煞有介事地拍拍馬背上的褡裢,說着:“真難辦,這裡頭還有幾支頂難尋的于阗玉首飾,縣令大人要的十分急,我是快馬加鞭趕回來的。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此話一說,兩名護院也重視起來,繼而交耳一番後,對蕭明月說道:“夫人今日未出府,既是女眷的東西那你便好生拿着,跟我們來吧。
” “好說好說。
” 蕭明月彎腰解褡裢,唇角一勾,笑容帶着兩分自得。
*** 蕭明月由護院領着往府内走去,今日天高雲淡,秋景宜人,縣令府的銀杏樹早已泛黃一片,遠遠看着倒像是一抹燦爛的霞光。
最大的那棵銀杏樹下修了個角亭,亭外便是偌大的蓮池,池水碧綠清澈,顯然是被用心打理着。
亭内那位金簪滿髻,身穿暗色雲紋織錦曲裾的想來便是縣令夫人了,她的旁側還站着兩個侍奉茶湯甜餅的女婢。
待聽見步履聲的時候,縣令夫人孫氏朝蕭明月看了過來,露出容顔。
蕭明月隻是看了一眼,心中大抵有數。
輕薄唇,高顴骨,狹長的丹鳳眼,一雙提耳,實乃刻薄之相。
護院拱手行禮,對着孫氏說道:“這是宋氏商隊家的送貨郎君,說大人早春定了一些貨物,似乎趕着急用,我便把他帶進來了。
” 孫氏大約與金家淩氏差不多歲數,婦人本就喜好顔色,可兩人對比之下,淩氏素來容光煥發,可這位縣令夫人卻面色蠟黃沒有生氣,即便靠着胭脂水粉也隻能遮掩兩分。
蕭明月站在那,笑得真誠又憨厚。
孫氏瞥了她兩眼,手中搖着絲絹便面,漫不經心地問着:“什麼東西?” “回夫人的話,主要是一些首飾。
” 蕭明月得到孫氏眼神許可後便踏入角亭,将褡裢攤開,取出那些用梨花木裝着的于阗玉擺在漆木案上,“您瞧,西境最好的于阗玉打成的簪子,這四海十三州的,隻有這麼幾支,全都在這了。
” 孫氏一看到玉簪眼睛都亮了,都說金簪好找,這上好的玉簪可是難尋。
她瞧着蕭明月發間的白玉簪子也是水色濃郁,不是俗物,眼前這三支純白玉更是可遇不可求。
深閨婦人當是十分喜愛,她頓時來了興緻問道:“還有什麼?” 蕭明月果然合着她的興,立刻回道:“有一顆紅色瑪瑙珠,還是原料,不管是打耳铛抑或做發飾都是妙極,在西境可都是王妃級别的才能用上呢,夫人來掌掌眼。
”說罷将那顆瑪瑙珠拿了出來,孫氏果然雙眸發亮,接過去愛不釋手地摸着。
此時府内有個僮仆捧着一摞竹簡走了過來,他站在亭外脆生生說道:“夫人,這是前朝大儒撰寫的《食物志》孤本,大人說裡頭記錄的糧食作物較為珍貴,要您收好将來贈予貴客……” 孫氏哪有心思搭理僮仆,急忙把玉簪子放在發髻邊比畫,詢問蕭明月哪隻比較好看,她說道:“這次的中秋夜遊,大人還要同我一起坐花車,我就想着妝容不能過于鮮妍,還是素雅些時宜。
” “夫人氣質清雅不俗,确實與這簪子相得益彰。
” 蕭明月擇了一隻祥雲形式的,殷勤地遞了上去。
“你這小郎君,”孫氏看了眼蕭明月,對于她的阿谀奉承倒是很享受,“嘴是抹了蜜麼。
” 蕭明月彎了彎唇角,待孫氏挑選玉簪的時候将一個麻布包裹的物什往邊上推了推,她避着人卻又能讓孫氏的餘光瞧見。
果然孫氏捕捉到她遮掩的小動作,問着:“那又是什麼好東西?” “這,是藥材……”蕭明月抿着唇,笑得很拘謹。
孫氏倒是不樂意了,蕭明月一副生怕夫人生氣的憂心模樣,趕忙湊近些附耳告知。
孫氏聽後,還是有些不解,蹙眉問着:“肉苁蓉是做什麼的?” 蕭明月輕咳兩聲,微微彎腰小聲地跟孫氏解釋說道:“這肉苁蓉是西境獨有的藥材,男人若是多食用,可補腎壯陽,孕育子嗣。
” 喜歡明月如故請大家收藏:()明月如故
” 後日便是中秋節,縣令大人亦是十分忙碌,要的就是他不在府内。
蕭明月笑着回說:“這些東西是周縣令早春便定下的,又是些珍貴的稀罕物,我要是來回颠簸怕是會有所折損,要不二位代為收下?” 其中一人當即拒絕:“這哪能行?” 蕭明月面露難色,煞有介事地拍拍馬背上的褡裢,說着:“真難辦,這裡頭還有幾支頂難尋的于阗玉首飾,縣令大人要的十分急,我是快馬加鞭趕回來的。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此話一說,兩名護院也重視起來,繼而交耳一番後,對蕭明月說道:“夫人今日未出府,既是女眷的東西那你便好生拿着,跟我們來吧。
” “好說好說。
” 蕭明月彎腰解褡裢,唇角一勾,笑容帶着兩分自得。
*** 蕭明月由護院領着往府内走去,今日天高雲淡,秋景宜人,縣令府的銀杏樹早已泛黃一片,遠遠看着倒像是一抹燦爛的霞光。
最大的那棵銀杏樹下修了個角亭,亭外便是偌大的蓮池,池水碧綠清澈,顯然是被用心打理着。
亭内那位金簪滿髻,身穿暗色雲紋織錦曲裾的想來便是縣令夫人了,她的旁側還站着兩個侍奉茶湯甜餅的女婢。
待聽見步履聲的時候,縣令夫人孫氏朝蕭明月看了過來,露出容顔。
蕭明月隻是看了一眼,心中大抵有數。
輕薄唇,高顴骨,狹長的丹鳳眼,一雙提耳,實乃刻薄之相。
護院拱手行禮,對着孫氏說道:“這是宋氏商隊家的送貨郎君,說大人早春定了一些貨物,似乎趕着急用,我便把他帶進來了。
” 孫氏大約與金家淩氏差不多歲數,婦人本就喜好顔色,可兩人對比之下,淩氏素來容光煥發,可這位縣令夫人卻面色蠟黃沒有生氣,即便靠着胭脂水粉也隻能遮掩兩分。
蕭明月站在那,笑得真誠又憨厚。
孫氏瞥了她兩眼,手中搖着絲絹便面,漫不經心地問着:“什麼東西?” “回夫人的話,主要是一些首飾。
” 蕭明月得到孫氏眼神許可後便踏入角亭,将褡裢攤開,取出那些用梨花木裝着的于阗玉擺在漆木案上,“您瞧,西境最好的于阗玉打成的簪子,這四海十三州的,隻有這麼幾支,全都在這了。
” 孫氏一看到玉簪眼睛都亮了,都說金簪好找,這上好的玉簪可是難尋。
她瞧着蕭明月發間的白玉簪子也是水色濃郁,不是俗物,眼前這三支純白玉更是可遇不可求。
深閨婦人當是十分喜愛,她頓時來了興緻問道:“還有什麼?” 蕭明月果然合着她的興,立刻回道:“有一顆紅色瑪瑙珠,還是原料,不管是打耳铛抑或做發飾都是妙極,在西境可都是王妃級别的才能用上呢,夫人來掌掌眼。
”說罷将那顆瑪瑙珠拿了出來,孫氏果然雙眸發亮,接過去愛不釋手地摸着。
此時府内有個僮仆捧着一摞竹簡走了過來,他站在亭外脆生生說道:“夫人,這是前朝大儒撰寫的《食物志》孤本,大人說裡頭記錄的糧食作物較為珍貴,要您收好将來贈予貴客……” 孫氏哪有心思搭理僮仆,急忙把玉簪子放在發髻邊比畫,詢問蕭明月哪隻比較好看,她說道:“這次的中秋夜遊,大人還要同我一起坐花車,我就想着妝容不能過于鮮妍,還是素雅些時宜。
” “夫人氣質清雅不俗,确實與這簪子相得益彰。
” 蕭明月擇了一隻祥雲形式的,殷勤地遞了上去。
“你這小郎君,”孫氏看了眼蕭明月,對于她的阿谀奉承倒是很享受,“嘴是抹了蜜麼。
” 蕭明月彎了彎唇角,待孫氏挑選玉簪的時候将一個麻布包裹的物什往邊上推了推,她避着人卻又能讓孫氏的餘光瞧見。
果然孫氏捕捉到她遮掩的小動作,問着:“那又是什麼好東西?” “這,是藥材……”蕭明月抿着唇,笑得很拘謹。
孫氏倒是不樂意了,蕭明月一副生怕夫人生氣的憂心模樣,趕忙湊近些附耳告知。
孫氏聽後,還是有些不解,蹙眉問着:“肉苁蓉是做什麼的?” 蕭明月輕咳兩聲,微微彎腰小聲地跟孫氏解釋說道:“這肉苁蓉是西境獨有的藥材,男人若是多食用,可補腎壯陽,孕育子嗣。
” 喜歡明月如故請大家收藏:()明月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