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孝帝
關燈
小
中
大
長安。
十二日前,北軍獄将一名缇騎收押,其罪名為親族闌出财物于邊關,此人便是宋言。
宋言為執金吾盧書玉的下屬缇騎,剛升為副手,主要職責是護衛都城治安。
在兖州事件發生後沒幾日,他便被查明身份而拘捕入獄。
宋言入獄後無法再收到蕭明月寄來的家書,都城之大,人際複雜,就連重陽前從楚郡來的那枚木牍都是輾轉多手,立冬後好友才替其捎進獄中。
宋言的好友裴不了同為缇騎,裴氏算是在關中有些門路,這才能将家書送了進來。
二人在獄中相見,裴不了看着白衣滲血的宋言頗為憤怒,他握拳怒道:“豈有此理,他們知不知道你是盧将軍的人,竟敢刑訊于你!” “無妨。
” 宋言撫摸着遲緩月餘而來的木牍,則心生憐惜。
獄中郎君身高八尺,着白衣,染血紅,獨影暗淡之處。
他的上方懸挂着一盞油燈,燈光落于木牍上的那句“家有惡仆,多嘴多舌”,讓那雙哀目終是舒緩開來。
他的眼角還長着一顆微小的紅痣,與輪廓分明的五官多有相配,仿若在铮铮鐵骨中注入一絲柔情,郎君俊朗之貌,哪怕陷于泥濘之地也遮掩不了。
裴不了惱怒之餘看着好友沉靜的模樣,莫名道一句:“你還在這裡端哪門子的帥氣,不如直接同我殺出去。
” 宋言卻問:“除了木牍,可還有其他東西?” 裴不了濃粗的眉頭一蹙,巴巴想了半天:“沒甚東西,裹了片枯葉子我給扔了。
诶,同你說正事呢,我現在就将這門給劈開,你同我走吧!” “不可。
”宋言收好木牍,此時受刑傷口又開始發熱,他同裴不了說道,“我若逃跑,此事便再無回旋之地,還會連累我楚郡的家人。
盧将軍至今未能見到聖上,怕是其中多有微妙。
” “聽聞聖上是誰都不見,這可如何是好?” 宋言此時想到一人,他沉下目光:“或許可求大将軍一救。
” 裴不了震驚:“霍大将軍?”随即激動地點點頭,“是了,我險些忘了,三年前你于河西戰場救過霍将軍的性命,若你以此為由懇求相助,一切都好說。
” 宋言道:“霍将軍身體有恙,一直卧榻休養,我口述一份訴求給你,請盧将軍代為書寫拜見,重審宋氏闌出案。
” “好,就如此辦!” 裴不了走後,宋言獨坐獄中,哀默許久。
初聞阿父一行死訊之時他心口劇痛。
家中從不願自己外出掙功名,覺得有些金錢已然夠活得滋潤,何必出門受苦。
前些年一直調遣于西、北兩端的戰場,從無機會與家中聯系,阿父為此痛恨他,多次想要丢棄這個不孝子。
眼下入了執金吾盧将軍的手下,還升為副手,能保護都城安危不必遠行當是好事,可是宋家卻沾染上了闌出财物之罪,更為此丢了性命。
子欲養而親不待,宋言垂眸哽咽。
他隻盼事情沒有危及到楚郡前,便于長安化解。
這樣家中的妹妹也能避免橫禍,至于其他的,都隻能等出獄再說。
可宋言終究想的還是淺薄了,三日後,霍将軍并未接見盧書玉,且長安派遣官員赴楚,拘捕宋氏一族。
宋言則被下了斬殺的死命。
*** 北軍獄為此發生了一場争鬥,正是執金吾盧書玉與北軍八校尉之首鮑廉,二位将軍帶着各自人馬持刀論劍的對峙而立。
裴不了跟着盧書玉,隻管劈開牢門護住宋言。
鮑廉手持長戟攔在獄門外,瞪着那雙兇神惡煞的大眼說道:“盧書玉,你為執金吾當護都城安危,眼下竟敢劫走犯人,可是要反了天了!” “少給我潑髒水,我護衛聖上的時候,你還隻是個小軍吏。
” “你若不守法,我照樣能誅你!” “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能耐!” 盧書玉同鮑廉素來不和,二人名義上雖同為北軍,但實則權力分割,早已楚河漢界劃得清楚。
此時争論已然不僅僅是關于宋言,多少還夾雜着一些私人恩怨。
宋言是由鮑廉押入牢獄中的,盧書玉想要帶人走那是萬萬不能。
鮑廉才不管宋言是不是受了冤屈,抑或聖上的舉措失當,哪怕天下庶民和諸侯就算死光了,他也得握住長戟守在大門口。
兩位将軍就此過招,各自的吏卒如何能袖手旁觀,隻得使出渾身力氣将戰友們當作匈奴來打。
這般駭人聽聞的幹戈,已然驚動了大将軍。
霍将軍派了副将前來制止,并将宋言領走,從而也斷了廷尉府要處斬宋言的念頭。
宋言終是見到了大将軍,霍慎。
*** 霍慎是跟随孝帝打下天下的第一能将,拜大将軍,封武侯。
霍氏在朝堂有着至高權勢,不僅受文武擁戴,就連族中女子也都掌控了世家大族的後院。
霍慎今年六十有五,一身傷痛。
他确實病卧于榻,此時隔着木屏與宋言說話。
他低聲問了宋言一句:“官員赴楚,你家大抵沒有幸存,你若取走我霍家的人情,今後便與我再無瓜葛。
于此,你還要執意上求嗎?” 小主,這個章節
十二日前,北軍獄将一名缇騎收押,其罪名為親族闌出财物于邊關,此人便是宋言。
宋言為執金吾盧書玉的下屬缇騎,剛升為副手,主要職責是護衛都城治安。
在兖州事件發生後沒幾日,他便被查明身份而拘捕入獄。
宋言入獄後無法再收到蕭明月寄來的家書,都城之大,人際複雜,就連重陽前從楚郡來的那枚木牍都是輾轉多手,立冬後好友才替其捎進獄中。
宋言的好友裴不了同為缇騎,裴氏算是在關中有些門路,這才能将家書送了進來。
二人在獄中相見,裴不了看着白衣滲血的宋言頗為憤怒,他握拳怒道:“豈有此理,他們知不知道你是盧将軍的人,竟敢刑訊于你!” “無妨。
” 宋言撫摸着遲緩月餘而來的木牍,則心生憐惜。
獄中郎君身高八尺,着白衣,染血紅,獨影暗淡之處。
他的上方懸挂着一盞油燈,燈光落于木牍上的那句“家有惡仆,多嘴多舌”,讓那雙哀目終是舒緩開來。
他的眼角還長着一顆微小的紅痣,與輪廓分明的五官多有相配,仿若在铮铮鐵骨中注入一絲柔情,郎君俊朗之貌,哪怕陷于泥濘之地也遮掩不了。
裴不了惱怒之餘看着好友沉靜的模樣,莫名道一句:“你還在這裡端哪門子的帥氣,不如直接同我殺出去。
” 宋言卻問:“除了木牍,可還有其他東西?” 裴不了濃粗的眉頭一蹙,巴巴想了半天:“沒甚東西,裹了片枯葉子我給扔了。
诶,同你說正事呢,我現在就将這門給劈開,你同我走吧!” “不可。
”宋言收好木牍,此時受刑傷口又開始發熱,他同裴不了說道,“我若逃跑,此事便再無回旋之地,還會連累我楚郡的家人。
盧将軍至今未能見到聖上,怕是其中多有微妙。
” “聽聞聖上是誰都不見,這可如何是好?” 宋言此時想到一人,他沉下目光:“或許可求大将軍一救。
” 裴不了震驚:“霍大将軍?”随即激動地點點頭,“是了,我險些忘了,三年前你于河西戰場救過霍将軍的性命,若你以此為由懇求相助,一切都好說。
” 宋言道:“霍将軍身體有恙,一直卧榻休養,我口述一份訴求給你,請盧将軍代為書寫拜見,重審宋氏闌出案。
” “好,就如此辦!” 裴不了走後,宋言獨坐獄中,哀默許久。
初聞阿父一行死訊之時他心口劇痛。
家中從不願自己外出掙功名,覺得有些金錢已然夠活得滋潤,何必出門受苦。
前些年一直調遣于西、北兩端的戰場,從無機會與家中聯系,阿父為此痛恨他,多次想要丢棄這個不孝子。
眼下入了執金吾盧将軍的手下,還升為副手,能保護都城安危不必遠行當是好事,可是宋家卻沾染上了闌出财物之罪,更為此丢了性命。
子欲養而親不待,宋言垂眸哽咽。
他隻盼事情沒有危及到楚郡前,便于長安化解。
這樣家中的妹妹也能避免橫禍,至于其他的,都隻能等出獄再說。
可宋言終究想的還是淺薄了,三日後,霍将軍并未接見盧書玉,且長安派遣官員赴楚,拘捕宋氏一族。
宋言則被下了斬殺的死命。
*** 北軍獄為此發生了一場争鬥,正是執金吾盧書玉與北軍八校尉之首鮑廉,二位将軍帶着各自人馬持刀論劍的對峙而立。
裴不了跟着盧書玉,隻管劈開牢門護住宋言。
鮑廉手持長戟攔在獄門外,瞪着那雙兇神惡煞的大眼說道:“盧書玉,你為執金吾當護都城安危,眼下竟敢劫走犯人,可是要反了天了!” “少給我潑髒水,我護衛聖上的時候,你還隻是個小軍吏。
” “你若不守法,我照樣能誅你!” “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能耐!” 盧書玉同鮑廉素來不和,二人名義上雖同為北軍,但實則權力分割,早已楚河漢界劃得清楚。
此時争論已然不僅僅是關于宋言,多少還夾雜着一些私人恩怨。
宋言是由鮑廉押入牢獄中的,盧書玉想要帶人走那是萬萬不能。
鮑廉才不管宋言是不是受了冤屈,抑或聖上的舉措失當,哪怕天下庶民和諸侯就算死光了,他也得握住長戟守在大門口。
兩位将軍就此過招,各自的吏卒如何能袖手旁觀,隻得使出渾身力氣将戰友們當作匈奴來打。
這般駭人聽聞的幹戈,已然驚動了大将軍。
霍将軍派了副将前來制止,并将宋言領走,從而也斷了廷尉府要處斬宋言的念頭。
宋言終是見到了大将軍,霍慎。
*** 霍慎是跟随孝帝打下天下的第一能将,拜大将軍,封武侯。
霍氏在朝堂有着至高權勢,不僅受文武擁戴,就連族中女子也都掌控了世家大族的後院。
霍慎今年六十有五,一身傷痛。
他确實病卧于榻,此時隔着木屏與宋言說話。
他低聲問了宋言一句:“官員赴楚,你家大抵沒有幸存,你若取走我霍家的人情,今後便與我再無瓜葛。
于此,你還要執意上求嗎?” 小主,這個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