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心计
關燈
小
中
大
金老夫人出殡的那日,由族内一位德高望重的儒者執绋,金如晦于先頭捧靈,金不染領着府内衆親眷着黑衣扶柩,随着聲聲哀歌漸起,頓時泣聲哭喊一片。
陸九瑩并未被安排在列,她亦步亦趨地跟着衆人走在最後頭。
蕭明月和夜奴擠在人群之中,也被此景惹得紅了眼眶。
夜奴揉了揉眼睛,悶聲說道:“能活到百歲,是不是也算得上一件喜事呢?” 算是,亦不算是。
蕭明月聽阿父不止一次感慨過,金老夫人前半生活得極其苦難,後半生老來得子與家族争鬥,歎老天若是有眼就該讓她安度晚年。
可老夫人在晚年依次送走了兒子與唯一的孫子。
百歲之喜究竟喜在何處?是在塵埃中摸爬滾打要争的一口氣,還是為夫家子孫奪得一片蔭,抑或隻是難抒衷情欲與天地比長久。
金老夫人心心念念的,究竟是哪一個。
她臨了,大抵也沒人為其探尋。
蕭明月将淚水湧回眼眶,跟着人潮緩慢地走着。
這般哀痛時刻,衆人都沉浸于苦痛之中,可柩旁守候的淩氏突然作嘔,吐出許多污穢之物髒了裹柩的白幡,行為着實失禮。
淩氏一臉鐵青,捂着胸口甚是尴尬。
執绋儒者不滿地看了金如晦一眼,金如晦趕忙讓朱管家将淩氏領出隊伍。
淩氏失禮的模樣被不少人瞧見,但都以為隻是婦人悲情過度,傷及了脾胃。
唯獨三房周氏心思缜密,瞧出端倪。
淩氏捏着絹帕依舊哭啼着,待隊伍走遠些後,才倚靠朱管家的攙扶重新跟上。
*** 蕭明月和夜奴無法再行進,便站在道旁目送他們遠去,旁邊還停留幾個婦人。
有個粗衣裹身的老婦兩鬓斑白,啞聲說道:“我就曉得她姊妹死的時候,她就生過一場重病,落了根子罷。
” “我怕是都活不到這個歲數。
”有婦人接話。
“沒錢活那麼久作甚,還不如死了。
”這個婦人言語凄涼。
“金家有錢,那活得也不舒坦呀,你瞧死了一個又一個,裡闾都在說這是壞了風水!前些日子聽聞金家二郎找了通曉風水玄術的大師,想要沖喜破災來着,誰曾想到被家中九翁主的刁奴給破壞了!” “刁奴”蕭明月适時湊上臉,問道:“家有喪事三年不辦喜,這九翁主為何還要沖喜?” “哎喲,九翁主又不是金家的人!” 蕭明月就道:“不是金家的人,沖的喜能沖到金家?” “……”老婦人扭頭看着她,眨眨眼,“好似是這個道理。
” 蕭明月抱着胳膊,一副如此便是如此的模樣。
又有婦人道:“那日刁仆上縣衙訴告金家,我可就在外頭,那個人……”遂而指向蕭明月,“對,差不多長這個樣子,甚是刁蠻呀,話裡話外不饒人,說的都是金家苛待翁主。
” “金老夫人待她不薄哦。
” “要我說,這裡頭還是有些門道。
”婦人招招手,示意衆人将身子湊得近些,蕭明月和夜奴也豎起耳朵。
“你們以為九翁主寄人籬下圖的什麼?金老夫人的親姊妹撫育過林義王家兩代子孫呐,所得福報都給金家了,林義王府沒落後這金家可不得還回來麼。
但那金二郎不讓呀,讀書耕作什麼都不精,沒了家财他如何養活兒子!” 夜奴小聲插嘴:“他兒子不是死了嗎?” “嗤,活生生的兒子!” “這話我都沒跟人講過,我家新婦給金二郎的小妻接生了大胖小子!” “哎呦……” 蕭明月是半信半疑的,那婦人一副“天下事我曉得”的精明模樣,婦人撇撇嘴:“指不定就今晚,金二郎就會帶小妻回府。
” 市井婦人所說不假,當晚,金二郎果真抱着襁褓之子入府。
*** 重陽之夜,金府的喧嚣之聲傳了兩裡地。
秦氏持刀要同金如晦的小妻還有妾同歸于盡,最終被府内家仆合力攔下。
她癱坐在院中撕心裂肺地呼喊着,心中懊悔又羞愧。
金老夫人在時,秦氏其實還能得到幾分護佑,可她卻巴不得老人趕緊走,眼下結果如何?府内中饋失手,府外姬妾生子。
所有人看她,都是瞧不起的。
那時周氏上前給她擦眼淚,摟着秦氏的背輕輕撫摸。
因着三房金不染并非親子,所以他在回楚郡時再三同周氏叮囑,不要摻和大房與二房的是非。
周氏從秦氏屋舍出來的時候,金不染質問她為何要幫秦氏。
婦人面上有幾分嘲諷:“同為人妻,我心疼姒婦哪裡有錯?” 金不染一噎,他若不是被周氏看得緊估摸着比二房還要行事膽大。
金不染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頭,好言勸說:“你是嫌家裡還不夠亂嗎?” “你覺得家裡夠亂嗎?”周氏突然惡狠狠地掃了他一眼,“我覺得不夠。
” 果真是不可理喻的婦人,金不染氣地扭頭就走。
周氏輕蔑地看了他一眼并未放在心上。
她的郎君行事軟弱不知上進,大房長兄去世之後,他們本有機會同金如晦争上一争,可偏偏家裡這個不争氣的東西退避三舍,到底在外頭吃盡苦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周氏适才與秦氏說話,言語間止不住挑大房的刺兒,秦氏先頭專心操持府内,眼下得了空可不得好好琢磨外頭一番。
周氏心底也罵這個姒婦沒用,但面上總得表現出關懷,
陸九瑩并未被安排在列,她亦步亦趨地跟着衆人走在最後頭。
蕭明月和夜奴擠在人群之中,也被此景惹得紅了眼眶。
夜奴揉了揉眼睛,悶聲說道:“能活到百歲,是不是也算得上一件喜事呢?” 算是,亦不算是。
蕭明月聽阿父不止一次感慨過,金老夫人前半生活得極其苦難,後半生老來得子與家族争鬥,歎老天若是有眼就該讓她安度晚年。
可老夫人在晚年依次送走了兒子與唯一的孫子。
百歲之喜究竟喜在何處?是在塵埃中摸爬滾打要争的一口氣,還是為夫家子孫奪得一片蔭,抑或隻是難抒衷情欲與天地比長久。
金老夫人心心念念的,究竟是哪一個。
她臨了,大抵也沒人為其探尋。
蕭明月将淚水湧回眼眶,跟着人潮緩慢地走着。
這般哀痛時刻,衆人都沉浸于苦痛之中,可柩旁守候的淩氏突然作嘔,吐出許多污穢之物髒了裹柩的白幡,行為着實失禮。
淩氏一臉鐵青,捂着胸口甚是尴尬。
執绋儒者不滿地看了金如晦一眼,金如晦趕忙讓朱管家将淩氏領出隊伍。
淩氏失禮的模樣被不少人瞧見,但都以為隻是婦人悲情過度,傷及了脾胃。
唯獨三房周氏心思缜密,瞧出端倪。
淩氏捏着絹帕依舊哭啼着,待隊伍走遠些後,才倚靠朱管家的攙扶重新跟上。
*** 蕭明月和夜奴無法再行進,便站在道旁目送他們遠去,旁邊還停留幾個婦人。
有個粗衣裹身的老婦兩鬓斑白,啞聲說道:“我就曉得她姊妹死的時候,她就生過一場重病,落了根子罷。
” “我怕是都活不到這個歲數。
”有婦人接話。
“沒錢活那麼久作甚,還不如死了。
”這個婦人言語凄涼。
“金家有錢,那活得也不舒坦呀,你瞧死了一個又一個,裡闾都在說這是壞了風水!前些日子聽聞金家二郎找了通曉風水玄術的大師,想要沖喜破災來着,誰曾想到被家中九翁主的刁奴給破壞了!” “刁奴”蕭明月适時湊上臉,問道:“家有喪事三年不辦喜,這九翁主為何還要沖喜?” “哎喲,九翁主又不是金家的人!” 蕭明月就道:“不是金家的人,沖的喜能沖到金家?” “……”老婦人扭頭看着她,眨眨眼,“好似是這個道理。
” 蕭明月抱着胳膊,一副如此便是如此的模樣。
又有婦人道:“那日刁仆上縣衙訴告金家,我可就在外頭,那個人……”遂而指向蕭明月,“對,差不多長這個樣子,甚是刁蠻呀,話裡話外不饒人,說的都是金家苛待翁主。
” “金老夫人待她不薄哦。
” “要我說,這裡頭還是有些門道。
”婦人招招手,示意衆人将身子湊得近些,蕭明月和夜奴也豎起耳朵。
“你們以為九翁主寄人籬下圖的什麼?金老夫人的親姊妹撫育過林義王家兩代子孫呐,所得福報都給金家了,林義王府沒落後這金家可不得還回來麼。
但那金二郎不讓呀,讀書耕作什麼都不精,沒了家财他如何養活兒子!” 夜奴小聲插嘴:“他兒子不是死了嗎?” “嗤,活生生的兒子!” “這話我都沒跟人講過,我家新婦給金二郎的小妻接生了大胖小子!” “哎呦……” 蕭明月是半信半疑的,那婦人一副“天下事我曉得”的精明模樣,婦人撇撇嘴:“指不定就今晚,金二郎就會帶小妻回府。
” 市井婦人所說不假,當晚,金二郎果真抱着襁褓之子入府。
*** 重陽之夜,金府的喧嚣之聲傳了兩裡地。
秦氏持刀要同金如晦的小妻還有妾同歸于盡,最終被府内家仆合力攔下。
她癱坐在院中撕心裂肺地呼喊着,心中懊悔又羞愧。
金老夫人在時,秦氏其實還能得到幾分護佑,可她卻巴不得老人趕緊走,眼下結果如何?府内中饋失手,府外姬妾生子。
所有人看她,都是瞧不起的。
那時周氏上前給她擦眼淚,摟着秦氏的背輕輕撫摸。
因着三房金不染并非親子,所以他在回楚郡時再三同周氏叮囑,不要摻和大房與二房的是非。
周氏從秦氏屋舍出來的時候,金不染質問她為何要幫秦氏。
婦人面上有幾分嘲諷:“同為人妻,我心疼姒婦哪裡有錯?” 金不染一噎,他若不是被周氏看得緊估摸着比二房還要行事膽大。
金不染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頭,好言勸說:“你是嫌家裡還不夠亂嗎?” “你覺得家裡夠亂嗎?”周氏突然惡狠狠地掃了他一眼,“我覺得不夠。
” 果真是不可理喻的婦人,金不染氣地扭頭就走。
周氏輕蔑地看了他一眼并未放在心上。
她的郎君行事軟弱不知上進,大房長兄去世之後,他們本有機會同金如晦争上一争,可偏偏家裡這個不争氣的東西退避三舍,到底在外頭吃盡苦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周氏适才與秦氏說話,言語間止不住挑大房的刺兒,秦氏先頭專心操持府内,眼下得了空可不得好好琢磨外頭一番。
周氏心底也罵這個姒婦沒用,但面上總得表現出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