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张饶

關燈
    徐宣,字寶堅。

     在原本的三國曆史上,他在魏明帝時期官至尚書左仆射。

     這其中,中領軍桓範的舉薦至關重要。

     在面陳曹睿時,桓範沒有重點褒揚徐宣的能力和才華方面,反而重點描述的其人的性格和德行。

     品行忠厚,秉性剛直。

     僅僅這八個字,便打動了年輕的魏國皇帝。

     作為一個禦座上的至尊,除了命短了點,曹睿在各方面都是非常合格的。

     甚至當得起英明的評價。

     桓範對徐宣的評價,曹睿深以為然。

     此時魏國大勢已成,居高位者自然是德行先過能力,人品重過謀略。

     帝王用人,既要不拘一格,更要合乎時宜。

     亂世逐鹿,謀略能力是人才與否的關鍵取決,但到了平定天下時,反而更應該注重人品德行。

     所以劉邦在楚漢争霸時倚重足智多謀的陳平,臨終善後托孤卻選擇了周勃。

     包括到曹爽在托孤上選擇曹爽,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位英年早逝的君王對他的這位宗親看的太透,太為了解。

     雖有執政之才,卻無君王之器,确實是個合适的托孤重臣人選。

     《魏氏春秋》:爽既罷兵,曰:“我不失作富家翁。

    “ 真是有先見之明啊。

     作為一個曆史上以剛斷聞名的骨鲠之臣。

     徐宣雖然因為驟聞驚變而變色失态,也不過片刻功夫,就恢複了一貫的鎮定沉穩。

     “我且問你” 深吸一口氣,他踱步走近,沉聲問道:“這股黃巾賊寇到底有多少人數?” 這問題似乎把那兵士問住了。

     兵士楞了片刻,回頭和身邊幾位面面相觑了會,見無人明示,隻得自己苦思冥想了會想,望向徐宣。

     “秉郡守,我等當時急于突圍,不及細數。

    ”他有些不确定地道: “不過...肯定是有萬人以上!” “黃巾賊寇大多是流民蟻附,人人拖家帶口,混為一體。

    ”徐宣有些無奈,隻得把話挑明: “到底是總數過萬,還是青壯者過萬?” “這...”兵士讷讷無言了好一會,屬實不知如何回答。

     見對方這般模樣,徐宣濃眉緊皺,強自按捺心中不悅,又溫言問:“賊人是何時攻破趙縣的?” “郡守,賊人何時攻破趙縣的,我等屬實不知啊。

    ”那士兵搖了搖頭:“隻是我等在賊人裡看到了一些趙縣縣民,故功曹有此猜測。

     “那賊人何時抵達廣饒城下?” “如何攻城?可用了器械?” “一共耗費了多少時間?” 一連串地問題如炮竹般連連蹦出,讓兵士應接不暇,隻得求助身側同僚。

     衆人望了望徐宣,見他颔首同意,便七嘴八舌地回答起來。

     “賊人四日前抵達廣饒縣城外幾裡處,功曹發現不對時,便連忙緊閉城門,立刻組織了城内兵卒和縣内士族們,全力做好了防禦。

    ” “賊人并無什麼攻城器械,全是正面強攻。

    ” “隻是...”到了最後一個問題時,幾個兵士面面相觑,人人臉露愧色,不欲直言這丢臉之事。

     “吞吞吐吐作甚。

    ”徐宣見狀,怫然變色,重重哼了一聲:“直言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