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彼汝娘之

關燈
    崔腋生出了堅守的希望。

     畏懼之心漸去,反倒生出了立功的熱切。

     兩年前,與崔腋同為文人儒者的泰山太守應劭,同樣無甚行軍作戰的經驗,便曾在面對青州黃巾時創造過驕人戰績。

     僅憑三萬人據城相抗,力拒數十萬的黃巾賊人,令其最後無奈退卻。

     應仲遠做得,吾亦做得! 崔腋信心滿滿,覺得自己用三百人拒幾千賊衆,未必事不可為。

     隻是當他和左晉真正親眼看到對面的賊寇時,這等妄想瞬間粉碎。

     望着眼前的這支隊伍,明明有幾個年長者似乎就曾是縣内人,左晉依舊覺得無比陌生。

     他有些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語。

     “這是..青州軍?” 此刻第一支抵達縣衙的隊伍,自然是天罡軍。

     武備庫雖已到手,這五百人卻還沒有換裝,除了王政徐方,大都還是衣衫褴褛破爛不堪。

     隻是破爛的外衫更遮掩不住渾身的肌肉,人人身材健壯,面上更帶着剽悍殺氣,完全不像左晉記憶中那些人人面黃肌肉的黃巾軍。

     而崔腋更詫異卻不是單人的不同,而是整體的蛻變。

     那整齊有序的隊列,筆直挺拔的站姿。

    令人一看便覺英姿赳赳,竟是一派強軍之像。

     越是細看愈發驚駭,此刻崔腋已是面沉如水,視線來回掃掠,始終默然,突然驚疑一聲,指着隊伍左側喊道: “左公,這人是誰,你可識得?” 被他這麼一喊,左晉循聲望去,登時亦面露驚訝。

     那是一個披甲挎刀身材高大的少年,看上去年紀不過弱冠十分年輕。

     此刻他并未站在隊伍前頭,反而随意地斜靠門外某處樹身,正從容地打量着縣衙四周。

     兩人打量他時,少年似是有所感應,視線立刻掃了過來。

     崔腋左晉同時心神一震,生出眼睛刺痛的錯覺。

     對方眸光輝爍,竟如朝日初升般,煌煌不可直視。

     登時心生明悟,明白了對方身份! 那少年隻看了眼便笑了笑,朝着二人做了個古怪的手勢,随即側轉過頭。

     “此子定是這群賊人頭領!” 左晉冷哼一聲,說出自己的判斷。

     “左公所見不差。

    ”崔腋颔首認可。

     此時再看這支賊軍隊伍的陣營,分明隐約向着少年靠攏,形成拱衛之勢。

     想了想,崔腋大感疑惑:“隻是好生奇怪,如此年輕為何能聚衆成事?” “這個手勢又是何意?” 回憶對方剛才的動作,崔腋也伸出右手中指,問道:“左公見識淵博,可知其意?” “稀奇古怪。

    ”左晉搖頭不屑道:“賊寇慣用伎倆,不知所雲裝神弄鬼!“ 兩人正對王政的身份驚疑不定時,一批接一批的天軍不斷湧入。

     随着人數越來越多,兩人的面色開始變得難看。

     “最少三千人。

    ”左晉年少時也曾行伍,望着人頭攢動已估算出大概。

     “如頭一批的精銳之士也不在少數。

    ”崔腋觀察許久後,出言補充。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慨然長歎。

     PS:“豎中指”最早出現在英法百年戰争的末期,英國弓箭手讓法軍損失慘重,法軍發誓在擊敗英軍後,将英軍弓箭手拉弓的中指斬斷,但結果法軍慘敗。

    在法軍撤退時,英軍弓箭手紛紛伸出右手中指,炫耀他們依然存在的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