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炮神-杨志华

關燈
    三公裡的路程。

     對于林楓和他率領的這支訓練有素、行動敏捷的隊伍而言,不過是一段短暫的急行軍。

     不多時,他們便已抵達三公裡外的山溝邊緣。

     站在山溝上方俯瞰,一幅慘烈的戰鬥畫面映入眼簾。

     山溝之下,約莫一個中隊的小鬼子如同一群惡狼。

     正瘋狂地追擊着一支人數僅僅幾十人的民兵大隊。

     刹那間。

     砰砰砰....... 啪啪啪....... 槍聲交織成一片,那是生死較量的信号,雙方已然陷入了激烈的交火之中。

     林楓迅速掏出随身攜帶的望遠鏡。

     仔細觀察着下方的戰局,眉頭漸漸皺成一個“川”字,低聲自語道。

     “這是民兵部隊啊,日軍竟出動近兩百個鬼子,這般大動幹戈地圍攻一支民兵部隊。

     實在是透着一股說不出的詭異,太不正常了” 民兵,作為在長期革命戰争歲月中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不脫離生産的群衆武裝組織。

     在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如雨後春筍般在各抗日根據地紛紛建立。

     他們的數量頗為可觀,而且其中不少優秀的民兵經過戰火的洗禮和曆練。

     最終成為了八路軍部隊的新生力量。

     然而,民兵畢竟不同于正規軍隊。

     他們平日裡在田間辛勤勞作,守護着土地和家園。

     一旦戰争的号角吹響,便迅速拿起武器,奔赴戰場。

     他們的武器來源極為有限,主要依靠土槍土炮以及從敵人手中繳獲來武裝自己。

     這也導緻他們的裝備普遍極為落後。

     除了簡陋的大刀、鳥铳、紅纓槍和土炮,在對敵作戰中,最具威懾力的武器當屬地雷。

     這些自制的地雷,常常能在關鍵時刻給予敵人沉重的打擊,讓他們膽戰心驚。

     不僅如此,敵後的民兵還肩負着多重使命。

     他們時刻守護着村莊的安全,是百姓們的堅實後盾。

     在許多重要的戰鬥中,他們積極配合八路軍正規部隊作戰,與正規軍緊密協作,并肩作戰。

     可以說,民兵與正規的八路軍部隊之間,存在着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系。

     他們都是為了抗擊日寇、保衛祖國而戰的英勇戰士。

     眼見着民兵部隊在日軍的猛烈攻擊下岌岌可危,林楓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

     他再次仔細觀察了片刻,随後果斷下令:“準備戰鬥!” “咔嚓.......” 随着這一聲令下,所有戰士迅速而熟練地将子彈推進槍膛,動作整齊劃一。

     他們嚴陣以待,目光堅定地鎖定着山下逐漸逼近的敵人。

     此刻,小鬼子距離還較遠。

     為了确保一擊必勝,大家都在耐心等待着最佳的攻擊時機,準備給敵人緻命一擊。

     林楓則繼續透過望遠鏡,密切關注着民兵與小鬼子的戰鬥情況。

     山溝下,民兵小隊總共隻有七十多人,而小鬼子卻将近兩百人。

     在兵力人數上,民兵處于絕對劣勢。

     再看武器裝備和戰鬥素養,民兵與訓練有素的小鬼子相比,也存在着較大的差距。

     “給我打!” “散開,快散開” 民兵的隊長是一個平頭男子,身材魁梧高大。

     他在槍林彈雨中,他的身影顯得格外醒目。

     他的戰術動作規範而敏捷,槍法精準,每一次射擊都帶走一個鬼子。

     從他的一舉一動中,可以明顯看出。

     他是經過了專業軍事訓練的,有着豐富的戰鬥經驗和過硬的軍事素質。

     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