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114
關燈
小
中
大
第114章114
四月十五,清晨。
因為春狩的緣故,百官及其家眷一大早就起來了。
收拾妥當,正準備出門,各家便接到通知—— “陛下昨夜遇刺,春狩取消。
” 衆人大驚,陛下遇刺?! 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也顧不上其他,忙派人去打探消息。
仆從很快就回來了,同時也帶回最新消息。
“安遠侯入獄,罪名是謀害先帝,刺殺陛下。
” “喬钰?怎麽會是他?” 喬钰對大商的貢獻可是有目共睹,他有什麽理由刺殺陛下? 好在仆從為他們解了惑:“禁軍在安遠侯府中搜出了大元皇子的印信,種種證據表明,喬钰是大元十八皇子。
” 衆人:“??!” 喬钰,大元十八皇子? “喬钰曾多次遭陷害,這次會不會也是有心之人陷害?” “哈哈哈哈哈哈我就說喬钰此人詭異得很,總算露出狐貍尾巴了。
” 有人質疑,有人幸災樂禍。
陶正青就屬于前者。
聽聞消息時,他正在陶府,教導長子劍術。
“钰弟是細作?這不可能!” 陶正青匆忙進宮,求見天朔帝。
見到人之後,陶正青急聲道:“陛下,您為何将钰弟下獄?” 商承策正批閱奏折,聞言頭也不擡:“姜密在安遠侯府搜出了大元皇子的印信,又有刺客的口供,人證物證俱在,朕如何為他徇私?” 陶正青皺眉:“旁人不信钰弟,但是陛下您心裏最清楚不過,钰弟這些年為您做了......” 商承策打斷他,語氣漠然:“他這麽做,或許隻是為了博取朕的信任。
” 陶正青難以置信地睜大雙眼,仿佛不認得眼前的人:“陛下......您說什麽?” 商承策朱筆不停:“安遠侯是否蒙受不白之冤,自有刑部官員查證,陶愛卿,你逾矩了。
” 陶正青哈的一聲笑了,這一刻他忘卻了君臣有別,疾言厲色地質問商承策:“陛下,喬钰他對您可是有救命之恩吶!您為何輕信他人的片面之詞,不顧往日情分,猜忌喬钰?” 商承策擡頭,眼神冰冷。
陶正青後退兩步,失望溢于言表:“從什麽時候起,您變得這樣冷血了?” 杜公公一甩拂塵:“大膽!陶大人對陛下不敬,該當何罪?” 陶正青冷笑:“陛下隻管治微臣的罪,微臣堅信钰弟是無辜的,也定會找到證據,證明您是錯的。
” 言罷,陶正青敷衍地行了一禮,甩袖而去。
禦書房內重歸寂靜,隻餘下商承策和杜公公兩人。
杜公公語氣不忿:“陛下,這陶大人未免也太過分了,他就是仗着您的恩寵,才敢如此肆無忌憚!” 商承策看向殿外,神情喜怒難辨:“杜平,朕真的做錯了嗎?朕不該将安遠侯下獄?” 杜公公似有些為難:“陛下,奴才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 商承策擡手:“說罷,朕赦你無罪。
” 杜公公低聲用氣音說道:“安遠侯當初可是連先帝都敢......放眼滿朝文武,凡是忠君愛國的大人,哪個敢做出那種大逆不道的事情?” 商承策長嘆一口氣:“安遠侯可別讓朕失望啊。
” 杜公公笑道:“其實就算定罪了也無妨,安遠侯一死,不僅除去一名大元安插在我朝的細作,有些事情也将成為永遠的秘密,您才能安枕無憂啊。
” 商承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或許吧。
” 杜公公退到一旁,不打攪天子帶傷批閱奏折。
不經意間擡眼,殿門外一抹綠影一閃而逝,那種好似被毒蛇窺視的黏膩詭谲的目光也随之消弭。
杜公公撫着拂塵,低低咳嗽一聲。
商承策一改冷硬涼薄的神色,收回看向殿外的眼,聲調低不可聞:“盯緊了。
” 杜公公恭聲應是。
商承策又道:“刑部大牢那邊也是。
” 杜公公再度應是:“陛下放心,應您的吩咐,喬大人所在的牢房都是提前打掃過的,便是那墊在身下的稻草,也是經過曝曬,雖簡陋了點,喬大人絕對住得舒服。
” 商承策喃喃自語:“終究還是委屈了钰弟。
” 杜公公不知道該接什麽話,索性保持沉默,安靜得守在一旁。
...... 不過兩個時辰,在有心之人的推動下,喬钰乃是大元十八皇子,他不僅毒害了先帝,昨夜還派人刺殺天朔帝的消息便傳遍京城,傳得人盡皆知。
“喬大人為咱們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他是清官,絕不是什麽大元皇子。
” “喬钰都入獄了,說明證據确鑿。
” “我以前就覺得他非常虛僞,像是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現在總算露出真面目了。
” “反正我是不信。
” 消息傳到蕭府,蕭馳海仰天大笑。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喬钰有問題。
” “原來他根本就不是蕭氏的血脈,而是大元派來的細作。
” “幸好我沒t讓他認祖歸宗,否則蕭氏一定會被他連累。
” “大元細作......喬钰就要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嶽氏聽着蕭馳海的癫狂笑聲,腦海中浮現喬钰的面孔,不禁搖了搖頭。
“自欺欺人,可憐可恨。
” 消息傳到永寧縣主府,容婵撥算盤的指尖一頓。
“榮安你莫不是在與我說笑?” 榮安正色道:“安遠侯府的大門已經貼上封條,府中的一應仆從也都被禁軍控制起來,不得随意外出。
” 容婵眉梢微挑,看向窗外明媚的陽光,一貫清冷的嗓音都染上暖意:“你說......究竟是莫須有,還是确鑿無疑?” 榮安沉吟片刻:“屬下與安遠侯接觸得不多,安遠侯此人精明強幹,做事雷厲風行,卻有着一顆溫暖柔軟的心,不像是大元細作。
” 容婵笑了,眼尾彎起昳麗的弧度:“英雄所見略同。
” 榮安眼神微閃:“家主......” 容婵撥了下算珠,漫不經心道:“權當還了當年的救命之恩。
” 當年的救命之恩不是早就還了嗎? 池州府的長春大街便是證明。
鋪設水泥路的費用還是榮安送去府衙的。
不過榮安隻敢在心裏腹诽,面上不顯分毫,唯獨眼裏洩露出一絲意味深長。
“是,屬下這就去安排。
” 喬钰被帶走時,秦覺因事務繁忙,昨夜直接歇在了戶部。
聽聞喬钰入獄,秦覺求見天朔帝被拒,也不多作糾纏,火急火燎地出宮。
安遠侯府被封,秦覺又不想連累到何騰、何景山二位友人,就帶着秦曦回了城南梅花胡同。
走進正屋,桌上放着一封書信。
秦覺展開書信,入目是龍飛鳳舞的字跡。
雖無署名,但是秦覺一眼認出,這字是喬钰的。
秦覺看完書信,不由得眯起雙眼。
秦曦在一旁催促:“祖父,您快想想法子救小叔出來吧,進了刑部大牢,有幾個是全須全尾出來的?” 秦覺取來火折子,将信封信紙一把火燒了:“不必了。
” 秦曦:“什麽?” 秦覺什麽都沒說,隻讓秦曦去做自己的事情。
...... 當天下午,馮文君為首的數十名官員入宮,求見天朔帝。
得知天朔帝的傷勢并不嚴重,十天半月便能痊愈,他們松了口氣,緊接着話鋒一轉—— “喬钰毒害先帝,刺殺天子,罪無可赦,請陛下即刻下令處死喬钰。
” 天朔帝卻道:“一切尚未查明,待查明之後再作處置。
” “人證物證俱在,還有什麽好查的?” “請陛下處死喬钰,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 “臣附議。
” 天朔帝看向言辭激憤的臣子,神情莫測。
在他的注視下,官員們漸漸偃旗息鼓,噤若寒蟬。
這時,沉默許久的馮文君才出聲:“陛下息怒,劉大人他們也是擔心陛下的龍體。
” 天朔帝淡淡應了聲:“朕有些乏了,都退下吧。
” 馮文君眼神微暗:“是,微臣告退。
” - 當天傍晚時分,一則消息不胫而走。
“先帝之死乃是天朔帝與喬钰聯手設計,喬钰原以為天朔帝好掌控,誰料陰溝裏翻船,便隻好二度弑君,推幼帝即位,再伺機弑君滅商,複辟前朝。
” 軒王、定王像聞到血的鯊魚,興奮而又瘋狂地撲上來。
他們說動了部分官員和宗室成員,連夜入宮,要求商承策自證清白。
若無法證明,便以死謝罪。
商承策誰都沒見。
他坐在麟福宮的長案後,身影孤寂,卻又堅不可摧。
謠言肆虐,唯二的好友一個锒铛入獄,一個反目成仇,隻剩他一人孤軍奮戰。
所有人都在逼迫他。
逼迫他退位讓賢,逼迫他處死喬钰。
究竟是為了先帝還是自己,恐怕沒有人比他們自己更清楚。
商承策閉上眼,不去聽不去想。
身後傳來輕微的腳步聲,是杜公公。
“陛下。
” 杜公公輕聲呼喚,同時呈上一份名單。
商承策粗略掃一眼,約有三十人:“還要多久?” 杜公公答:“最多兩日。
” 商承策将名單和之前的放到一起:“好。
” 再等等,很快就能...... ...... 夜半時分,陶正青出現在刑部大牢外。
山羊須獄卒警惕地握緊腰間佩劍:“什麽人?” 陶正青上前一步,火光照亮他的臉:“是我。
” “陶将軍?”獄卒松開佩劍,“陶将軍深夜來訪所為何事?” 陶正青塞給他一袋銀子:“讓我見喬钰一面。
” 獄卒面露難色:“可是陛下......罷了,隻有一炷香時間。
” 陶正青道聲謝,在獄卒的指引下很快找到喬钰所在的牢房。
喬钰躺在暄軟的幹草上,鼻息間洋溢着幹草曝曬後留下的陽光氣味。
月光透過小窗探進來,為喬钰披上一層銀紗。
舒适度滿分。
光照滿分。
“钰弟。
” “钰弟。
” 喬钰睜開眼,陶正青立在牢房外,與他隔欄相望。
“陶大哥。
”喬钰起身,快步走到牢門前,“你怎麽來了?可是替陛下傳話?” 陶正青避開喬钰殷切的雙眼,後者似有所覺,呼吸一窒:“莫非......陛下不信我?” 陶正青單手負後,緊握成拳,顧左而言他:“钰弟可曾受刑?” 喬钰搖頭,急聲追問:“陛下不信我?” 在喬钰的重複逼問下,陶正青狼狽地移開眼,語氣艱澀而又堅定:“钰弟你放心,我一定會救你的。
” 喬钰無需再問。
陶正青的反應已經給了他答案。
“哈。
” 喬钰短促地笑了聲,滿是自嘲意味。
他似承受不住這個打擊,踉跄後退,摔倒在地。
“钰弟!” 陶正青低呼,雙手越過欄杆,作勢要去攙扶喬钰。
喬钰揮開他的手:“陶大哥,你回去吧。
” 陶正青:“钰弟......” 喬钰背對他,面向牆角而坐:“多謝陶大哥為我奔走,也請陶大哥莫要再為我費心......就這樣吧,連陛下都不信我,便是找到證據證明我的清白,又有什麽用?” 陶正青張口欲言,萬千話語到嘴邊,卻又消弭散盡。
末了,幹巴巴地說:“你照顧好自己,我一定會救你出去的,就像你當初救我一
因為春狩的緣故,百官及其家眷一大早就起來了。
收拾妥當,正準備出門,各家便接到通知—— “陛下昨夜遇刺,春狩取消。
” 衆人大驚,陛下遇刺?! 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也顧不上其他,忙派人去打探消息。
仆從很快就回來了,同時也帶回最新消息。
“安遠侯入獄,罪名是謀害先帝,刺殺陛下。
” “喬钰?怎麽會是他?” 喬钰對大商的貢獻可是有目共睹,他有什麽理由刺殺陛下? 好在仆從為他們解了惑:“禁軍在安遠侯府中搜出了大元皇子的印信,種種證據表明,喬钰是大元十八皇子。
” 衆人:“??!” 喬钰,大元十八皇子? “喬钰曾多次遭陷害,這次會不會也是有心之人陷害?” “哈哈哈哈哈哈我就說喬钰此人詭異得很,總算露出狐貍尾巴了。
” 有人質疑,有人幸災樂禍。
陶正青就屬于前者。
聽聞消息時,他正在陶府,教導長子劍術。
“钰弟是細作?這不可能!” 陶正青匆忙進宮,求見天朔帝。
見到人之後,陶正青急聲道:“陛下,您為何将钰弟下獄?” 商承策正批閱奏折,聞言頭也不擡:“姜密在安遠侯府搜出了大元皇子的印信,又有刺客的口供,人證物證俱在,朕如何為他徇私?” 陶正青皺眉:“旁人不信钰弟,但是陛下您心裏最清楚不過,钰弟這些年為您做了......” 商承策打斷他,語氣漠然:“他這麽做,或許隻是為了博取朕的信任。
” 陶正青難以置信地睜大雙眼,仿佛不認得眼前的人:“陛下......您說什麽?” 商承策朱筆不停:“安遠侯是否蒙受不白之冤,自有刑部官員查證,陶愛卿,你逾矩了。
” 陶正青哈的一聲笑了,這一刻他忘卻了君臣有別,疾言厲色地質問商承策:“陛下,喬钰他對您可是有救命之恩吶!您為何輕信他人的片面之詞,不顧往日情分,猜忌喬钰?” 商承策擡頭,眼神冰冷。
陶正青後退兩步,失望溢于言表:“從什麽時候起,您變得這樣冷血了?” 杜公公一甩拂塵:“大膽!陶大人對陛下不敬,該當何罪?” 陶正青冷笑:“陛下隻管治微臣的罪,微臣堅信钰弟是無辜的,也定會找到證據,證明您是錯的。
” 言罷,陶正青敷衍地行了一禮,甩袖而去。
禦書房內重歸寂靜,隻餘下商承策和杜公公兩人。
杜公公語氣不忿:“陛下,這陶大人未免也太過分了,他就是仗着您的恩寵,才敢如此肆無忌憚!” 商承策看向殿外,神情喜怒難辨:“杜平,朕真的做錯了嗎?朕不該将安遠侯下獄?” 杜公公似有些為難:“陛下,奴才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 商承策擡手:“說罷,朕赦你無罪。
” 杜公公低聲用氣音說道:“安遠侯當初可是連先帝都敢......放眼滿朝文武,凡是忠君愛國的大人,哪個敢做出那種大逆不道的事情?” 商承策長嘆一口氣:“安遠侯可別讓朕失望啊。
” 杜公公笑道:“其實就算定罪了也無妨,安遠侯一死,不僅除去一名大元安插在我朝的細作,有些事情也将成為永遠的秘密,您才能安枕無憂啊。
” 商承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或許吧。
” 杜公公退到一旁,不打攪天子帶傷批閱奏折。
不經意間擡眼,殿門外一抹綠影一閃而逝,那種好似被毒蛇窺視的黏膩詭谲的目光也随之消弭。
杜公公撫着拂塵,低低咳嗽一聲。
商承策一改冷硬涼薄的神色,收回看向殿外的眼,聲調低不可聞:“盯緊了。
” 杜公公恭聲應是。
商承策又道:“刑部大牢那邊也是。
” 杜公公再度應是:“陛下放心,應您的吩咐,喬大人所在的牢房都是提前打掃過的,便是那墊在身下的稻草,也是經過曝曬,雖簡陋了點,喬大人絕對住得舒服。
” 商承策喃喃自語:“終究還是委屈了钰弟。
” 杜公公不知道該接什麽話,索性保持沉默,安靜得守在一旁。
...... 不過兩個時辰,在有心之人的推動下,喬钰乃是大元十八皇子,他不僅毒害了先帝,昨夜還派人刺殺天朔帝的消息便傳遍京城,傳得人盡皆知。
“喬大人為咱們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他是清官,絕不是什麽大元皇子。
” “喬钰都入獄了,說明證據确鑿。
” “我以前就覺得他非常虛僞,像是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現在總算露出真面目了。
” “反正我是不信。
” 消息傳到蕭府,蕭馳海仰天大笑。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喬钰有問題。
” “原來他根本就不是蕭氏的血脈,而是大元派來的細作。
” “幸好我沒t讓他認祖歸宗,否則蕭氏一定會被他連累。
” “大元細作......喬钰就要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嶽氏聽着蕭馳海的癫狂笑聲,腦海中浮現喬钰的面孔,不禁搖了搖頭。
“自欺欺人,可憐可恨。
” 消息傳到永寧縣主府,容婵撥算盤的指尖一頓。
“榮安你莫不是在與我說笑?” 榮安正色道:“安遠侯府的大門已經貼上封條,府中的一應仆從也都被禁軍控制起來,不得随意外出。
” 容婵眉梢微挑,看向窗外明媚的陽光,一貫清冷的嗓音都染上暖意:“你說......究竟是莫須有,還是确鑿無疑?” 榮安沉吟片刻:“屬下與安遠侯接觸得不多,安遠侯此人精明強幹,做事雷厲風行,卻有着一顆溫暖柔軟的心,不像是大元細作。
” 容婵笑了,眼尾彎起昳麗的弧度:“英雄所見略同。
” 榮安眼神微閃:“家主......” 容婵撥了下算珠,漫不經心道:“權當還了當年的救命之恩。
” 當年的救命之恩不是早就還了嗎? 池州府的長春大街便是證明。
鋪設水泥路的費用還是榮安送去府衙的。
不過榮安隻敢在心裏腹诽,面上不顯分毫,唯獨眼裏洩露出一絲意味深長。
“是,屬下這就去安排。
” 喬钰被帶走時,秦覺因事務繁忙,昨夜直接歇在了戶部。
聽聞喬钰入獄,秦覺求見天朔帝被拒,也不多作糾纏,火急火燎地出宮。
安遠侯府被封,秦覺又不想連累到何騰、何景山二位友人,就帶着秦曦回了城南梅花胡同。
走進正屋,桌上放着一封書信。
秦覺展開書信,入目是龍飛鳳舞的字跡。
雖無署名,但是秦覺一眼認出,這字是喬钰的。
秦覺看完書信,不由得眯起雙眼。
秦曦在一旁催促:“祖父,您快想想法子救小叔出來吧,進了刑部大牢,有幾個是全須全尾出來的?” 秦覺取來火折子,将信封信紙一把火燒了:“不必了。
” 秦曦:“什麽?” 秦覺什麽都沒說,隻讓秦曦去做自己的事情。
...... 當天下午,馮文君為首的數十名官員入宮,求見天朔帝。
得知天朔帝的傷勢并不嚴重,十天半月便能痊愈,他們松了口氣,緊接着話鋒一轉—— “喬钰毒害先帝,刺殺天子,罪無可赦,請陛下即刻下令處死喬钰。
” 天朔帝卻道:“一切尚未查明,待查明之後再作處置。
” “人證物證俱在,還有什麽好查的?” “請陛下處死喬钰,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 “臣附議。
” 天朔帝看向言辭激憤的臣子,神情莫測。
在他的注視下,官員們漸漸偃旗息鼓,噤若寒蟬。
這時,沉默許久的馮文君才出聲:“陛下息怒,劉大人他們也是擔心陛下的龍體。
” 天朔帝淡淡應了聲:“朕有些乏了,都退下吧。
” 馮文君眼神微暗:“是,微臣告退。
” - 當天傍晚時分,一則消息不胫而走。
“先帝之死乃是天朔帝與喬钰聯手設計,喬钰原以為天朔帝好掌控,誰料陰溝裏翻船,便隻好二度弑君,推幼帝即位,再伺機弑君滅商,複辟前朝。
” 軒王、定王像聞到血的鯊魚,興奮而又瘋狂地撲上來。
他們說動了部分官員和宗室成員,連夜入宮,要求商承策自證清白。
若無法證明,便以死謝罪。
商承策誰都沒見。
他坐在麟福宮的長案後,身影孤寂,卻又堅不可摧。
謠言肆虐,唯二的好友一個锒铛入獄,一個反目成仇,隻剩他一人孤軍奮戰。
所有人都在逼迫他。
逼迫他退位讓賢,逼迫他處死喬钰。
究竟是為了先帝還是自己,恐怕沒有人比他們自己更清楚。
商承策閉上眼,不去聽不去想。
身後傳來輕微的腳步聲,是杜公公。
“陛下。
” 杜公公輕聲呼喚,同時呈上一份名單。
商承策粗略掃一眼,約有三十人:“還要多久?” 杜公公答:“最多兩日。
” 商承策将名單和之前的放到一起:“好。
” 再等等,很快就能...... ...... 夜半時分,陶正青出現在刑部大牢外。
山羊須獄卒警惕地握緊腰間佩劍:“什麽人?” 陶正青上前一步,火光照亮他的臉:“是我。
” “陶将軍?”獄卒松開佩劍,“陶将軍深夜來訪所為何事?” 陶正青塞給他一袋銀子:“讓我見喬钰一面。
” 獄卒面露難色:“可是陛下......罷了,隻有一炷香時間。
” 陶正青道聲謝,在獄卒的指引下很快找到喬钰所在的牢房。
喬钰躺在暄軟的幹草上,鼻息間洋溢着幹草曝曬後留下的陽光氣味。
月光透過小窗探進來,為喬钰披上一層銀紗。
舒适度滿分。
光照滿分。
“钰弟。
” “钰弟。
” 喬钰睜開眼,陶正青立在牢房外,與他隔欄相望。
“陶大哥。
”喬钰起身,快步走到牢門前,“你怎麽來了?可是替陛下傳話?” 陶正青避開喬钰殷切的雙眼,後者似有所覺,呼吸一窒:“莫非......陛下不信我?” 陶正青單手負後,緊握成拳,顧左而言他:“钰弟可曾受刑?” 喬钰搖頭,急聲追問:“陛下不信我?” 在喬钰的重複逼問下,陶正青狼狽地移開眼,語氣艱澀而又堅定:“钰弟你放心,我一定會救你的。
” 喬钰無需再問。
陶正青的反應已經給了他答案。
“哈。
” 喬钰短促地笑了聲,滿是自嘲意味。
他似承受不住這個打擊,踉跄後退,摔倒在地。
“钰弟!” 陶正青低呼,雙手越過欄杆,作勢要去攙扶喬钰。
喬钰揮開他的手:“陶大哥,你回去吧。
” 陶正青:“钰弟......” 喬钰背對他,面向牆角而坐:“多謝陶大哥為我奔走,也請陶大哥莫要再為我費心......就這樣吧,連陛下都不信我,便是找到證據證明我的清白,又有什麽用?” 陶正青張口欲言,萬千話語到嘴邊,卻又消弭散盡。
末了,幹巴巴地說:“你照顧好自己,我一定會救你出去的,就像你當初救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