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修行之力
關燈
小
中
大
王書不明所以,看着飛遠出去的烏鴉,又看了看兩根手指。
他打了個響指,聽得啪一聲響。
感覺肩上站了什麼,轉頭一看,烏鴉便站在上面,一副輕松自在的模樣。
“厲害啊,你都有這本事了啊!”王書吃驚的表情逐漸變成了滿臉笑意。
“了不得,了不得。
” 王書趕緊跑回屋裡,将二人都叫了出來。
“你們快看。
”王書使勁揚了揚手,示意烏鴉飛遠一點。
烏鴉站在牆上,不願動彈。
“配合一下,飛高一點。
”王書兩隻手都揚了起來,示意它快點離開。
小和尚說:“王兄,這丫丫會飛,我們都知道。
” “不是,你們看,它不一樣了。
”王書有點着急。
“确實是長大了一圈的樣子,眼睛還亮了許多。
”木晨也看了看烏鴉。
烏鴉飛出去老遠,在天上盤旋,變成了一個小黑點。
“你倆看好了,别眨眼。
”王書有點激動。
說話間他就用力打起了響指,啪短促而又清脆的響了一聲,倆人都看着王書。
王書擡頭看了看天上,已經找不到烏鴉的蹤影。
他又用力打了兩個響指,還是沒有任何變化。
二人覺得無趣便要離開,王書不停打起了響指,還是沒有任何變化。
“大哥,你要我們看什麼?”木晨好奇。
“不是,剛才它一眨眼就飛了回來,現在怎麼不管用了?”王書擡着頭自顧打着響指。
最後他無奈使勁揮了揮手,烏鴉不急不緩的又飛了回來落在他手臂上開始整理起羽毛。
“王兄,丫丫聽你的話,這我們都知道。
”小和尚走進了房間。
木晨也走了進去,“大哥,一點都不好玩。
” “唉,你倆别走啊!”他一擡手,烏鴉飛了出去,“剛剛就是這樣。
”說着,他又打了個響指,烏鴉瞬間又停在了他的肩頭。
王書埋怨的看了烏鴉,隻見它張嘴嘎嘎叫了兩聲。
倆人都沒有再回頭看他,王書無奈隻得跟在二人身後進了房間。
“你們說,這修行者和普通人差别是不是很大?是不是吃過内丹就能掌握修行之法?”王書拿起了燒水的茶壺,将沸水倒入杯中。
“修行者并不是吃過内丹就能參悟修行之法,修行二字便可看出,修乃修身,以正自身,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由内到外磨煉自己身體,使之強健;行乃修心,由心而發,領悟智慧,便可行之有效。
兩者相合便可稱為修行。
”小和尚靜坐禅定。
王書手上拿着一杯茶,又端起一杯遞給小和尚。
“我聽說這道家修行,講究的是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而佛家講的是慈悲和智慧,這兩者看着好像沒多大聯系?他們不矛盾嗎?” “非也,兩者非但不矛盾,還是互補的。
”小和尚點點頭。
“道以無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佛以慈悲為懷,普渡衆生。
” 王書盤腿坐下,木晨也在一旁坐了下來。
“佛家提倡通過禅定,持戒,誦經等方式來達到心靈的解脫,擺脫貪嗔癡等煩惱,這種智慧引導人們超越物質世界的束縛,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自由;道家則是回歸自然的本真狀态,摒棄人性中的虛僞和做作,通過無為而治,讓人放下心中的欲望和執着,從而達到内心的甯靜和平和。
” 小和尚擡起手掌,唱了一聲佛号。
“阿彌陀佛。
” “哦,我明白了,二哥的意思就好比是有兩條路,雖然路徑不一樣,但都可以通向真理的彼岸。
”木晨搶着答道。
小和尚微笑。
“然也,然也。
正是此意。
” 王書和木晨都不由的肅然起敬,合掌對着小和尚颔首。
“我聽過一個事情,一個女人,賣掉房産,捐出所有,去了遠方拜佛求經,家中老母親每月還要拿出很多錢财供養她,而老人自己則每天都要去市場撿菜葉充饑,你說她惡,她又一心向佛,你說她善,她又罔顧人倫,你們如何看待此人?”王書看向二人。
小和尚開口道:“一切皆由因果,她選擇了這條路,自有她的道理。
小僧不敢妄加揣測。
但佛陀曾言,侍奉母親永遠是第一位的,一切善法之中,最大的善莫過于懷着感恩之心,孝親報恩。
” “家有老人便是佛,何須靈山朝世尊。
家中老母年事已高,無人侍奉,對母親不孝,實則有違人倫之道,人性本心有孝悌之情,如不盡孝,必一生悔恨。
”木晨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善哉,善哉。
四弟能有如此覺悟,亦是難得。
”小和尚起身便朝木晨行了一禮。
木晨趕忙扶着他的手臂。
“二哥不必拘禮,咱們兄弟不必如此。
” 王書笑了起
他打了個響指,聽得啪一聲響。
感覺肩上站了什麼,轉頭一看,烏鴉便站在上面,一副輕松自在的模樣。
“厲害啊,你都有這本事了啊!”王書吃驚的表情逐漸變成了滿臉笑意。
“了不得,了不得。
” 王書趕緊跑回屋裡,将二人都叫了出來。
“你們快看。
”王書使勁揚了揚手,示意烏鴉飛遠一點。
烏鴉站在牆上,不願動彈。
“配合一下,飛高一點。
”王書兩隻手都揚了起來,示意它快點離開。
小和尚說:“王兄,這丫丫會飛,我們都知道。
” “不是,你們看,它不一樣了。
”王書有點着急。
“确實是長大了一圈的樣子,眼睛還亮了許多。
”木晨也看了看烏鴉。
烏鴉飛出去老遠,在天上盤旋,變成了一個小黑點。
“你倆看好了,别眨眼。
”王書有點激動。
說話間他就用力打起了響指,啪短促而又清脆的響了一聲,倆人都看着王書。
王書擡頭看了看天上,已經找不到烏鴉的蹤影。
他又用力打了兩個響指,還是沒有任何變化。
二人覺得無趣便要離開,王書不停打起了響指,還是沒有任何變化。
“大哥,你要我們看什麼?”木晨好奇。
“不是,剛才它一眨眼就飛了回來,現在怎麼不管用了?”王書擡着頭自顧打着響指。
最後他無奈使勁揮了揮手,烏鴉不急不緩的又飛了回來落在他手臂上開始整理起羽毛。
“王兄,丫丫聽你的話,這我們都知道。
”小和尚走進了房間。
木晨也走了進去,“大哥,一點都不好玩。
” “唉,你倆别走啊!”他一擡手,烏鴉飛了出去,“剛剛就是這樣。
”說着,他又打了個響指,烏鴉瞬間又停在了他的肩頭。
王書埋怨的看了烏鴉,隻見它張嘴嘎嘎叫了兩聲。
倆人都沒有再回頭看他,王書無奈隻得跟在二人身後進了房間。
“你們說,這修行者和普通人差别是不是很大?是不是吃過内丹就能掌握修行之法?”王書拿起了燒水的茶壺,将沸水倒入杯中。
“修行者并不是吃過内丹就能參悟修行之法,修行二字便可看出,修乃修身,以正自身,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由内到外磨煉自己身體,使之強健;行乃修心,由心而發,領悟智慧,便可行之有效。
兩者相合便可稱為修行。
”小和尚靜坐禅定。
王書手上拿着一杯茶,又端起一杯遞給小和尚。
“我聽說這道家修行,講究的是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而佛家講的是慈悲和智慧,這兩者看着好像沒多大聯系?他們不矛盾嗎?” “非也,兩者非但不矛盾,還是互補的。
”小和尚點點頭。
“道以無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佛以慈悲為懷,普渡衆生。
” 王書盤腿坐下,木晨也在一旁坐了下來。
“佛家提倡通過禅定,持戒,誦經等方式來達到心靈的解脫,擺脫貪嗔癡等煩惱,這種智慧引導人們超越物質世界的束縛,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自由;道家則是回歸自然的本真狀态,摒棄人性中的虛僞和做作,通過無為而治,讓人放下心中的欲望和執着,從而達到内心的甯靜和平和。
” 小和尚擡起手掌,唱了一聲佛号。
“阿彌陀佛。
” “哦,我明白了,二哥的意思就好比是有兩條路,雖然路徑不一樣,但都可以通向真理的彼岸。
”木晨搶着答道。
小和尚微笑。
“然也,然也。
正是此意。
” 王書和木晨都不由的肅然起敬,合掌對着小和尚颔首。
“我聽過一個事情,一個女人,賣掉房産,捐出所有,去了遠方拜佛求經,家中老母親每月還要拿出很多錢财供養她,而老人自己則每天都要去市場撿菜葉充饑,你說她惡,她又一心向佛,你說她善,她又罔顧人倫,你們如何看待此人?”王書看向二人。
小和尚開口道:“一切皆由因果,她選擇了這條路,自有她的道理。
小僧不敢妄加揣測。
但佛陀曾言,侍奉母親永遠是第一位的,一切善法之中,最大的善莫過于懷着感恩之心,孝親報恩。
” “家有老人便是佛,何須靈山朝世尊。
家中老母年事已高,無人侍奉,對母親不孝,實則有違人倫之道,人性本心有孝悌之情,如不盡孝,必一生悔恨。
”木晨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善哉,善哉。
四弟能有如此覺悟,亦是難得。
”小和尚起身便朝木晨行了一禮。
木晨趕忙扶着他的手臂。
“二哥不必拘禮,咱們兄弟不必如此。
” 王書笑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