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回到哈密,一切都好
關燈
小
中
大
告别紅色解放,回歸熟悉的小房車生活,姜南覺得挺好的。
一路有美麗風光,拍了不少照片,她們還在天山腳下露營了一晚,吃到了傳說中的野蘑菇湯飯和剛擠出來的新鮮羊奶。
盡管她不會說哈薩克語,當地人隻會蹩腳的漢語,雙方卻用笑容和相機交流得挺好。
回到哈密也很順利。
修車店給小房車加裝了油箱和增程器,這樣即使沒電,也能再堅挺百把公裡。
又徹底清理了太陽能闆,發現是一些沙塵堆積在死角,導緻闆面發熱不均勻,燒壞了内置的線路。
換太陽能闆很簡單,隻是找不到符合小房車尺寸的,需要從附近的産業園訂制。
于是她們在哈密休息了兩天,吃吃逛逛,把累積的素材剪輯完成,又新增了不少素材。
姜南最喜歡的一條素材來自人民公園。
在一棵粗壯滄桑的柳樹前,年輕的媽媽在給孩子講“左公柳”的故事。
小孩子總有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讓主旋律教育也變得有趣起來,她和倪女士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
“有沒有右公?我喜歡我的右手。
” “左公是一位姓左的老爺爺,大家很尊敬他。
” “為什麼要尊敬他?” “因為他趕走了壞人,保護了新疆,還給新疆帶來了許多好東西,比如這樣的柳樹。
” “為什麼要樹?帶巧克力和海綿寶寶來多好。
” “有樹才有綠洲。
沒有樹,抵擋不了風沙,我們哈密就會變成戈壁沙漠,隻有駱駝才能生活。
當年左公從陝西來到新疆,發現這裡都是戈壁沙漠,天氣實在太糟糕,士兵都病倒了。
于是他就領着手下的士兵一邊修路,一邊種樹。
修了四千多裡路,種了上百萬棵樹。
有了這些路和樹,我們新疆變得越來越好,現在大家不都有了巧克力和海綿寶寶?” “為什麼種柳樹,不種葡萄樹?不種石榴樹?葡萄和石榴多好吃。
” “葡萄和石榴,我們自己就有。
柳樹是左公家鄉的樹,在我們哈密種下柳樹,哈密就成了他另一個家鄉。
” 媽媽一邊講故事,一邊抓住偷偷去摳樹皮的小手:“知道這棵柳樹有多大年紀嗎?一百四十九歲。
為什麼它這麼長壽?因為大家都很愛護它。
“剛種下的時候,樹邊會放一個紅燈籠,提醒行人不要踩傷小樹苗。
長大以後,大家都相互提醒,不要砍它的樹幹,不要剪它的枝條,它可是左公栽的柳樹。
“為什麼要愛護它?因為左公柳是哈密的好朋友。
你會欺負你的好朋友嗎?” 小男孩搖搖頭,摸摸樹皮說對不起。
旁邊有園藝工人拖着橡膠管過來,噴出清涼的水霧。
一道淡淡的彩虹浮現,一頭是古老的柳樹,一頭是稚嫩的笑臉。
更多的清水汩汩流入柳樹紮根的土地。
姜南看在眼裡,想起在需要用管道運水的星星峽,從雪山引水的紅星四場,不禁朝倪女士感歎:“都是被戈壁沙漠包圍,這裡居然不缺水,真好。
” “缺啊,怎麼不缺?”園藝工人一邊豪邁地澆灌,一邊說,“我們哈密每年下雨隻有四十毫米,怎麼可能不缺水嘛?我們哈
一路有美麗風光,拍了不少照片,她們還在天山腳下露營了一晚,吃到了傳說中的野蘑菇湯飯和剛擠出來的新鮮羊奶。
盡管她不會說哈薩克語,當地人隻會蹩腳的漢語,雙方卻用笑容和相機交流得挺好。
回到哈密也很順利。
修車店給小房車加裝了油箱和增程器,這樣即使沒電,也能再堅挺百把公裡。
又徹底清理了太陽能闆,發現是一些沙塵堆積在死角,導緻闆面發熱不均勻,燒壞了内置的線路。
換太陽能闆很簡單,隻是找不到符合小房車尺寸的,需要從附近的産業園訂制。
于是她們在哈密休息了兩天,吃吃逛逛,把累積的素材剪輯完成,又新增了不少素材。
姜南最喜歡的一條素材來自人民公園。
在一棵粗壯滄桑的柳樹前,年輕的媽媽在給孩子講“左公柳”的故事。
小孩子總有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讓主旋律教育也變得有趣起來,她和倪女士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
“有沒有右公?我喜歡我的右手。
” “左公是一位姓左的老爺爺,大家很尊敬他。
” “為什麼要尊敬他?” “因為他趕走了壞人,保護了新疆,還給新疆帶來了許多好東西,比如這樣的柳樹。
” “為什麼要樹?帶巧克力和海綿寶寶來多好。
” “有樹才有綠洲。
沒有樹,抵擋不了風沙,我們哈密就會變成戈壁沙漠,隻有駱駝才能生活。
當年左公從陝西來到新疆,發現這裡都是戈壁沙漠,天氣實在太糟糕,士兵都病倒了。
于是他就領着手下的士兵一邊修路,一邊種樹。
修了四千多裡路,種了上百萬棵樹。
有了這些路和樹,我們新疆變得越來越好,現在大家不都有了巧克力和海綿寶寶?” “為什麼種柳樹,不種葡萄樹?不種石榴樹?葡萄和石榴多好吃。
” “葡萄和石榴,我們自己就有。
柳樹是左公家鄉的樹,在我們哈密種下柳樹,哈密就成了他另一個家鄉。
” 媽媽一邊講故事,一邊抓住偷偷去摳樹皮的小手:“知道這棵柳樹有多大年紀嗎?一百四十九歲。
為什麼它這麼長壽?因為大家都很愛護它。
“剛種下的時候,樹邊會放一個紅燈籠,提醒行人不要踩傷小樹苗。
長大以後,大家都相互提醒,不要砍它的樹幹,不要剪它的枝條,它可是左公栽的柳樹。
“為什麼要愛護它?因為左公柳是哈密的好朋友。
你會欺負你的好朋友嗎?” 小男孩搖搖頭,摸摸樹皮說對不起。
旁邊有園藝工人拖着橡膠管過來,噴出清涼的水霧。
一道淡淡的彩虹浮現,一頭是古老的柳樹,一頭是稚嫩的笑臉。
更多的清水汩汩流入柳樹紮根的土地。
姜南看在眼裡,想起在需要用管道運水的星星峽,從雪山引水的紅星四場,不禁朝倪女士感歎:“都是被戈壁沙漠包圍,這裡居然不缺水,真好。
” “缺啊,怎麼不缺?”園藝工人一邊豪邁地澆灌,一邊說,“我們哈密每年下雨隻有四十毫米,怎麼可能不缺水嘛?我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