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姜南的器材和倪女士的故事

關燈
    倪女士的故事才起了個頭,就被隔壁貨車停靠的聲響打斷了。

     她如夢初醒般擺擺手:“老黃曆,勿要講咯。

    ” 姜南也不糾纏,指指那一杯茶和馍,用眼神詢問。

     倪女士猶豫片刻,拈起馍片:“味道還可以。

    ” 就着熱茶,她慢慢咀嚼,不知是單純年紀大了牙口不好,還是别的原因。

    最後散落的那點馍渣,也用手指沾着送入口中。

     姜南看在眼中,不由好奇:六十年前把馍丢在雪地上的小姑娘,經曆過什麼,才變成了眼前這位老人。

     但現在并不是追問的時候。

    她擡起手腕,以查看時間的姿勢,中止了語音備忘錄。

    老年人不知道現代科技有多發達,更想不到一塊運動手表會藏着多少玄機。

     接下來路程很順暢,小房車在天黑前駛入古浪縣。

     姜南拿到了自己的行李,内容卻少了大半。

    衣服和日用品都在,卻少了三部相機,連帶着好幾個鏡頭和三腳架。

    無人機和用來做後期、剪視頻的筆記本電腦也不見了。

     酒店負責人賭咒發誓,他們收到的寄存行李就隻有這幾個包,如果姜南報警,他們願意配合調查。

     “算了。

    ”姜南心裡有數,這事的确和酒店無關,是周遊能做出的事。

     倪女士就在大廳等着,顯然聽見了剛才那番掰扯。

    見她拎着包走來,就問:“不報警嗎?你不是很喜歡報警?” 這話講得陰陽怪氣,姜南當然聽得出。

    她懶得嗆聲,搖搖頭說:“報警也沒用。

    那些器材名義上屬于周遊的攝影工作室。

    ” 說來也怪自己當初天真。

    賬号運營初有起色,賺了點錢想買鏡頭,周遊說他有渠道拿貨,以工作室名義下單能便宜20%,到貨快還不怕買到翻新機。

    于是兩人商定,從每個月各自的賬号收益裡撥出一部分作為器材基金。

     每次轉賬都是周遊直接按比例轉入他的工作室賬戶。

    那時候是省事并節約手續費,如今就是無憑無證。

     後來她也隐隐意識到有問題,但對賬号運營成功的執念壓倒了一切。

     現在算是自食其果,但姜南還是忍不住罵了一句渾蛋。

     那幾部相機和鏡頭都是她按自己需求選擇的,也是按自己偏好磨合的。

    周遊成天批評她眼光和心态都業餘,根本不會選器材。

    現在把東西扣在手裡有意思嗎?不就是等着她低頭認錯。

     她呸! 好在還有個平闆裹在衣服裡,逃過一劫。

     晚上,姜南同倪女士擠在車廂裡,各自占據小桌闆的半壁江山。

    倪女士架着眼鏡看小說,她清理平闆内存,打算裝點能修圖剪視頻的軟件。

     這部平闆的相冊裡有大量照片和視頻,都是以往旅途中她拍攝後,被周遊嫌棄如何如何不堪大用的廢片。

    她一樣樣看過,再戀戀不舍選中删除。

     手指在某張照片上停下。

     這是一張她很喜歡,卻被周遊嘲笑連人文攝影的門檻都沒摸到的照片。

    不過,也許有人會想看一看。

     她把平闆推向倪女士:“抱歉,那天沒有征求同意就拍了這張。

    ” 屏幕上,是一個仰望的背影。

     “是我?”倪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