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旅途中的邂逅可以是惊喜也可以是惊吓

關燈
    上到山頂觀景台才發現,對方是兩個男人。

     高呼小姐姐的這位看起來才二十出頭,身穿黑色工裝褲和皮夾克,反戴的棒球帽下是一張充滿活力的面孔。

     他的同伴也是同樣裝束,沒戴帽子,闆寸幹淨利索。

    身形更高大,氣質也更成熟。

    由于戴着墨鏡看不清模樣,莫名給人一種壓迫感。

     姜南遲疑着,停在離他們還有一兩米遠的位置:“什麼事?” 精神小夥沖她咧嘴一笑:“小姐姐有空嗎?幫忙拍張照嘛,謝謝謝謝!” 他指着不遠處的高原界碑比劃:“我和霍哥站在那裡拍。

    ” 姜南瞟了一眼:“你們不是帶了自拍杆?” “自拍杆不行,不行!”精神小夥把頭搖成了撥浪鼓,同時毫不見外地拿出手機向她證明,“你看看,拍的都是啥垃圾嘛?雪山在哪裡?高原在哪裡?胳膊伸這麼老長,還是拍不出,根本拍不出撒!” 小夥講話帶口音還大舌頭,講得激動了,淺棕色的臉頰漲得通紅。

     也難怪他這麼抓狂。

    三大高原交彙處,是烏鞘嶺最宏偉壯觀的所在,可惜手機取景有限,能和人同時框住的隻有腳下的土坡和身後一小片天地。

    偏偏鐵皮鑄的三角界碑隻有半人高又鏽迹斑斑,在旁邊這麼一襯,原本是社會大佬帶小弟,活生生拍成了艱苦創業廢品回收。

     “我頭一回上這裡,要是帶着這樣的照片回家,我媽媽看了一定覺得我在騙她撒。

    ” 姜南看着取景框也有些恍神。

    相機一個鏡頭就能解決的問題,手機就需要拍攝者動腦筋,費心思,投機取巧般利用設置參數玩出各種花樣。

     曾經的姜南,很喜歡,也很擅長這種玩法。

     後來她買了相機,又添置了各種鏡頭,專業器材越來越多,不知何時就遺忘了這種樂趣。

     “這樣可以嗎?”拍完後,她把手機遞給精神小夥。

     “可以!太可以了!全都拍到了,跟畫一樣!”精神小夥誇完又喜滋滋同他霍哥分享,“把你拍成了鑽天楊,帥得很撒。

    ” 鑽天楊是大西北常見的一種樹,随随便便能長三十米高,樹冠狹長疏朗,别有一種久經狂風考驗的峻拔之美。

     同眼前的男人還真有幾分神似。

     “謝謝。

    ”男中音渾厚悅耳,帶了點兒磨砂質感,居然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

     姜南回以一笑:“不用謝。

    我還想給你們拍些照片。

    可以嗎?” 她晃晃自己的手機:“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個玩攝影的。

    今天相機沒在身邊,但是遇見好的風景和模特,手就忍不住發癢。

    ” “模特,是指我們嘛?”精神小夥被誇得臉都紅了。

     他霍哥有些遲疑:“隻拍他行嗎?我不合适。

    ” “可是我覺得你特别合适。

    ”姜南遺憾歎氣,她想拍的就是硬朗冷峻的男人同烏鞘嶺上的雄偉風光。

     不知是她的語氣太失望,還是精神小夥的勸說太強勢,他霍哥還是站到了鏡頭前。

     這下姜南可算明白他是真的不合适了。

    拍照隻會兩個姿勢,一個“站如松”,一個“坐如鐘”。

     好在脾氣挺好,要求他擺出什麼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