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深闺
關燈
小
中
大
在屋子裡窩了不少時日,明容覺得自己還是該出去走走,畢竟還沒收到奧古孜的死訊,自己沒的這般晦氣。
雖知道懷玉必然擔心自己,但明容此時懶怠進宮,也不想出侯府,隻在院子裡走動,光舟一早和徐照樸出去了,光舻自然在程宅,家裡又隻留了明容和程夫人兩個女子。
“外頭冷,姑娘走一會兒就回去吧,這病才剛好,别吹了風又發了。
”吳山給她攏了攏披風。
“回去能做什麼呢?無非坐那兒發呆打發時間罷了。
若是讀書作畫,免不得又生發遐想,惹得傷心。
吹會兒風,反而還舒服些。
” 吳山便不說話了,思索片刻,又道:“或者,去找夫人一起繡繡花,也是好的。
” 明容停駐,半晌,長長的歎了口氣。
“我經營多年,便是不想像大多數女子一樣,男人們在外面抛頭顱灑熱血,女人在後院裡繡花打球,那還有什麼意思。
奧古孜生死未蔔,繡花……我怎麼繡得出來。
” 甚至騎馬、打球……什麼都好,她就是覺得不能夠是繡花。
一個安靜的,适合卷下珠簾,讓一個閨閣中的女子一個人靜悄悄完成的,或許還要有紅淚落在絹帛上,或許還要像大梁大多數學繡工的女子們一樣,畢生都是為了繡好兩隻鴛鴦一朵牡丹。
她現在不想做。
“我沒有責怪你。
” 見吳山低頭不語,明容輕拍她的肩膀,擡頭見江潮從前院那頭過來。
她本想問江潮怎麼又老往前面跑,被程夫人捉到了不好,江潮卻先開口道:“姑娘,靖王來了。
” “靖王?” 明容未曾去趙叔元開府的宴席,因此還得反應片刻,才明白這個“靖王”說的是趙叔元。
“聖人竟是給他‘靖’這個封号麼?” 她忍不住感歎,靖,安也,趙叔元也算有救駕之功,靖字如今封給他,聖人是想讓他在家國上也有更大的功勞。
畢竟叔文之前中毒,加上本來冬日裡腿腳就不太好,叔慈是個沒什麼進取心的,要有皇子建功立業,皇帝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趙叔元身上了。
“他來做什麼?” “王爺是來見姑娘的。
” “這個時候來見我?”明容不禁苦笑,“他别是來笑話我的就好。
” “王爺如何是那樣的人呢?姑娘還是見一見吧。
”吳山勸道。
越山站在一旁瞥了一眼吳山,吳山與她們不同,她們隻聽明容的吩咐辦事,但吳山是她們當中最年長的,有時候愛為明容打算,還為此惹明容生氣過幾回。
明容搖搖頭:“我知曉他不是這樣的人,隻是我心裡不痛快罷了” 明容讓江潮去傳話,叫趙叔元在外面花廳稍等片刻,江潮小跑離開,明容則自己帶着人往前面走。
到那兒已架起了屏風,四圍的簾子都被壓住,免得外面的冷風灌進來,隔着屏風,看到一個模糊的人影盤腿坐着。
“臣女見過王爺。
” 趙叔元連忙換了個姿勢,跪坐在墊子上拱手道:“你我何必如此生分。
” 見明容不為所動,趙叔元張了張嘴,終于開口道:“……前些日子聽聞你病了,如今可大好了?” 明容微微勾唇:“勞煩王爺挂心了,如今已無礙了。
” “阿史那王子他……”趙叔元擡頭看了一眼明容的反應,看沒什麼異樣,才繼續道,“我有留心盯着,并沒有他的消息從北方過來,沒有消息,便是如今最好的了。
” “我知道的。
”明容淡淡道。
說來也怪,峪倫部出事至今,她竟覺得面對趙叔元時自己會更自然。
跟家裡人在一起時,總怕他們擔心自己,面對别人,這些私底下的情緒又不能開口,懷玉的背後有皇帝,她在此時也不敢妄言。
所以……到頭來竟然是這個蟄伏多年對她甚是了解,又被自己“甩了”的趙叔元更合适。
不用在乎他怎麼想,也不用擔心他會怎麼做。
明容很喜歡鄭皇後,她的公正磊落也傳給了自己的所有孩子,趙叔元比起兩位兄長,雖然更内斂沉郁,卻不會做陰私害人的事情。
“懷玉在宮裡怎麼樣?”明容問道。
“她很擔心你,隻是快到年關了,現在很多事情母親都交給她做,一時半刻的也出不來,不然她早就出宮尋你了。
” “明年懷铛姐姐出嫁,怕是有的忙了。
晉王……應當快要到長安了。
” 趙叔元點了點頭:“算日子應該就在年前了,再不濟過年那幾天也能到,不過哪有大過年的還在路上是,怕是趕也要趕到。
” “過些時日母親宮裡過小年,你可要進宮來看看?” “鄭娘子的宴席,我原是不該拒絕,隻是我現在實在沒什麼聚散的心情,王爺恐怕要失望了,還請轉告鄭娘子,想必她……也能明白我。
” “如果知道奧古孜活着的消息,你是不是能好些?”趙叔元忍不住道。
明容一愣,輕聲道:“你這是何意?” “我會讓人努力去找的,所以你也……照顧好自己。
”趙叔元低着頭,兩手攥着袖口,蓦地松開,袖口皺了一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叔元。
” 忽然聽見明容叫他名字,趙叔元一下沒反應過來,有些木讷地擡起眼皮,然後才如夢初醒般坐得更直了些。
“什麼事?” “多謝你了,是我私心選擇了奧古孜,你卻還對我這樣好。
” 她知道趙叔元一定清楚,将她指婚于奧古孜,并不僅僅是為了穩定西北的局勢,如果她不願意,沒有人會強迫她,尤其是明容的父母。
她也以為趙叔元從前對自己的好隻是一同長大的兩小無猜,亦或是出于禮教的責任,但如今看來,或許自己差點就失去一個很真摯的朋友。
“……阿史那王子骁勇善戰,青年中無人能出其右,莫說是你,我同為男子也欣賞有加,我又為何因此而冷落你。
你我從小也一道進學,也是多年的情誼。
況且……良禽擇木而栖,賢臣擇主而侍。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你也有為自己選擇良人的權利。
” 趙叔元輕輕歎了一聲,作為家裡的老三,他已經
雖知道懷玉必然擔心自己,但明容此時懶怠進宮,也不想出侯府,隻在院子裡走動,光舟一早和徐照樸出去了,光舻自然在程宅,家裡又隻留了明容和程夫人兩個女子。
“外頭冷,姑娘走一會兒就回去吧,這病才剛好,别吹了風又發了。
”吳山給她攏了攏披風。
“回去能做什麼呢?無非坐那兒發呆打發時間罷了。
若是讀書作畫,免不得又生發遐想,惹得傷心。
吹會兒風,反而還舒服些。
” 吳山便不說話了,思索片刻,又道:“或者,去找夫人一起繡繡花,也是好的。
” 明容停駐,半晌,長長的歎了口氣。
“我經營多年,便是不想像大多數女子一樣,男人們在外面抛頭顱灑熱血,女人在後院裡繡花打球,那還有什麼意思。
奧古孜生死未蔔,繡花……我怎麼繡得出來。
” 甚至騎馬、打球……什麼都好,她就是覺得不能夠是繡花。
一個安靜的,适合卷下珠簾,讓一個閨閣中的女子一個人靜悄悄完成的,或許還要有紅淚落在絹帛上,或許還要像大梁大多數學繡工的女子們一樣,畢生都是為了繡好兩隻鴛鴦一朵牡丹。
她現在不想做。
“我沒有責怪你。
” 見吳山低頭不語,明容輕拍她的肩膀,擡頭見江潮從前院那頭過來。
她本想問江潮怎麼又老往前面跑,被程夫人捉到了不好,江潮卻先開口道:“姑娘,靖王來了。
” “靖王?” 明容未曾去趙叔元開府的宴席,因此還得反應片刻,才明白這個“靖王”說的是趙叔元。
“聖人竟是給他‘靖’這個封号麼?” 她忍不住感歎,靖,安也,趙叔元也算有救駕之功,靖字如今封給他,聖人是想讓他在家國上也有更大的功勞。
畢竟叔文之前中毒,加上本來冬日裡腿腳就不太好,叔慈是個沒什麼進取心的,要有皇子建功立業,皇帝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趙叔元身上了。
“他來做什麼?” “王爺是來見姑娘的。
” “這個時候來見我?”明容不禁苦笑,“他别是來笑話我的就好。
” “王爺如何是那樣的人呢?姑娘還是見一見吧。
”吳山勸道。
越山站在一旁瞥了一眼吳山,吳山與她們不同,她們隻聽明容的吩咐辦事,但吳山是她們當中最年長的,有時候愛為明容打算,還為此惹明容生氣過幾回。
明容搖搖頭:“我知曉他不是這樣的人,隻是我心裡不痛快罷了” 明容讓江潮去傳話,叫趙叔元在外面花廳稍等片刻,江潮小跑離開,明容則自己帶着人往前面走。
到那兒已架起了屏風,四圍的簾子都被壓住,免得外面的冷風灌進來,隔着屏風,看到一個模糊的人影盤腿坐着。
“臣女見過王爺。
” 趙叔元連忙換了個姿勢,跪坐在墊子上拱手道:“你我何必如此生分。
” 見明容不為所動,趙叔元張了張嘴,終于開口道:“……前些日子聽聞你病了,如今可大好了?” 明容微微勾唇:“勞煩王爺挂心了,如今已無礙了。
” “阿史那王子他……”趙叔元擡頭看了一眼明容的反應,看沒什麼異樣,才繼續道,“我有留心盯着,并沒有他的消息從北方過來,沒有消息,便是如今最好的了。
” “我知道的。
”明容淡淡道。
說來也怪,峪倫部出事至今,她竟覺得面對趙叔元時自己會更自然。
跟家裡人在一起時,總怕他們擔心自己,面對别人,這些私底下的情緒又不能開口,懷玉的背後有皇帝,她在此時也不敢妄言。
所以……到頭來竟然是這個蟄伏多年對她甚是了解,又被自己“甩了”的趙叔元更合适。
不用在乎他怎麼想,也不用擔心他會怎麼做。
明容很喜歡鄭皇後,她的公正磊落也傳給了自己的所有孩子,趙叔元比起兩位兄長,雖然更内斂沉郁,卻不會做陰私害人的事情。
“懷玉在宮裡怎麼樣?”明容問道。
“她很擔心你,隻是快到年關了,現在很多事情母親都交給她做,一時半刻的也出不來,不然她早就出宮尋你了。
” “明年懷铛姐姐出嫁,怕是有的忙了。
晉王……應當快要到長安了。
” 趙叔元點了點頭:“算日子應該就在年前了,再不濟過年那幾天也能到,不過哪有大過年的還在路上是,怕是趕也要趕到。
” “過些時日母親宮裡過小年,你可要進宮來看看?” “鄭娘子的宴席,我原是不該拒絕,隻是我現在實在沒什麼聚散的心情,王爺恐怕要失望了,還請轉告鄭娘子,想必她……也能明白我。
” “如果知道奧古孜活着的消息,你是不是能好些?”趙叔元忍不住道。
明容一愣,輕聲道:“你這是何意?” “我會讓人努力去找的,所以你也……照顧好自己。
”趙叔元低着頭,兩手攥着袖口,蓦地松開,袖口皺了一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叔元。
” 忽然聽見明容叫他名字,趙叔元一下沒反應過來,有些木讷地擡起眼皮,然後才如夢初醒般坐得更直了些。
“什麼事?” “多謝你了,是我私心選擇了奧古孜,你卻還對我這樣好。
” 她知道趙叔元一定清楚,将她指婚于奧古孜,并不僅僅是為了穩定西北的局勢,如果她不願意,沒有人會強迫她,尤其是明容的父母。
她也以為趙叔元從前對自己的好隻是一同長大的兩小無猜,亦或是出于禮教的責任,但如今看來,或許自己差點就失去一個很真摯的朋友。
“……阿史那王子骁勇善戰,青年中無人能出其右,莫說是你,我同為男子也欣賞有加,我又為何因此而冷落你。
你我從小也一道進學,也是多年的情誼。
況且……良禽擇木而栖,賢臣擇主而侍。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你也有為自己選擇良人的權利。
” 趙叔元輕輕歎了一聲,作為家裡的老三,他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