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端午包粽子

關燈
    第二天姜雲在酒店早早醒來,雖然不在青山村,但好習慣卻不能輕易扔掉,沿着曾經熟悉的濱江路跑了半個縣城,回到酒店又修煉了逍遙心經,還有逍遙遊。

     七點半,這時房間外有人按鈴,一看是已經裝扮好的趙甜。

     洗個澡後,兩人吃了陽縣最出名的紅油米粉,馬上往青山村趕,今日端午,回家還有很多事呢。

     回到青山村,馬哥的車隊正在裝車,村民在姜海,廖豔和姜青巧的安排下有序的勞作着。

     又是一個收獲的上午! 回到家裡,老媽正在淘洗糯米,準備等下包粽子,一旁的趙甜想去幫忙,其實她是想參與而已,哪裡知道越忙越忙。

     姜雲實在看不下去了:“趙大小姐,你在一邊觀看就行了。

    ” 倔強的趙甜:“不,我要參與,這樣才有意義,阿姨,你說是不是。

    ” 王嬌樂呵呵的說:“小甜說的都對,小雲,那你和小甜去把去年摘的老粽葉去洗洗。

    ” 姜雲在王嬌的提示下翻出一把前段時間剛摘下并曬幹的粽葉,在柴火間的撐腳(三角架)上放上口徑60厘米的一個大鍋,裝三分之二的水,便找來廢舊報紙引火燒柴。

     雖然家裡也有新廚房,裡面有煤氣,但農村大多數家裡的柴火房間卻必不可少,閑時可以用柴火做飯菜,冬天用來做正宗煙熏臘肉,還能烤火。

     十幾分鐘的的大火,水一下就開了。

     姜雲把老粽葉放進鍋裡,足足煮了五分鐘後,熄火讓粽葉在開水裡再泡上20分鐘,就開始清洗粽葉了。

     這工作,對趙甜來說還是簡單的,兩人找來幹淨的大鞋刷,在粽葉上輕輕的刷動着,半小時後,200多片粽葉清洗幹淨,趙甜的腳也蹲麻了,城裡人做這些事還是有些勉強。

     這時王嬌早已把糯米淘好濾幹,各種餡的也早已準備好了,有碎豬肉,闆栗,花生,綠豆,紅豆等。

     小時候在家,從沒見老媽準備這麼多餡,那時家裡窮,最多就是綠豆餡,糯米和綠豆還是自家種的呢。

     現在可好了,生活條件提高了,光餡就有四五種。

     彤彤早就蹲在面前,高興地喊着:“奶奶,我要吃,紅豆的,闆栗的也好吃,還有花生,我都要吃。

    ” 王嬌溺愛的看着自己的大孫女:“好好,都給你吃。

    ” 這時,姜雲接到馬德勇轉賬的信息,姜海和廖豔也回來了,後面是跟着去管閑事的姜軍。

     一家六口加上趙甜七人開始包粽子。

     粽子有好幾種形狀,光在桂省就有三角粽,四角粽,還有枕頭粽等,小的二三兩種,大的有好幾斤重,當然為了吸引要求,有些商家做有幾十斤、幾百斤重的粽子,那就另說了。

     林市的話一般都是習慣包三角粽,邕市基本都是四角粽,這就是老人們說的,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即使同在陽縣,也可能不一樣的呀。

     姜雲,自小就隻知道三角粽,後來出去讀書才知道粽子還有其他形狀,還有各種餡。

     但三角粽也是最難包的,姜雲小時候也學過,但總是包不好,要不粽子包的太松,要不就是漏米。

     青山村三角粽一般分五個的步驟: 首先,取兩片粽葉,抹于水分,使兩片葉尖向外,重疊平放在手中。

     其次,雙手捏住粽葉兩端,同時向内交叉重疊,折成漏鬥形,然後将内側的粽葉在漏鬥内旋轉一圈,再回到原來的位置,使漏鬥變成圓錐形。

     第三步,在漏鬥中先插入一根筷子,再填入适量的糯米,然後用筷子向下戳動幾下,将錐尖的糯米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