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暗流涌动,改革再进

關燈
    京城保衛戰的勝利讓林宇名聲大噪,一時間成了京城百姓口中的傳奇人物。

     然而,在這榮耀的背後,卻是暗流湧動。

     朝堂上,保守派大臣們對林宇的改革舉措一首心懷不滿,這次他立下大功,更是讓這些人如芒在背,他們聚在一起,謀劃着如何扳倒林宇,恢複舊制。

     其中以吏部尚書王承恩為首,他在朝中根基深厚,門生故吏衆多。

     一天,王承恩秘密召集了幾位同樣反對改革的大臣到自己府上。

     “這林宇,不過是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小子,仗着幾分奇技淫巧,蠱惑了陛下,如今權勢日盛,若不加以遏制,日後恐危及我等。

    ” 王承恩陰沉着臉說道。

     “尚書所言極是,他那些所謂的改革,看似為了國家,實則是在破壞祖宗規矩,長此以往,國将不國。

    ” 禮部侍郎趙德全附和道。

     衆人一番商議後,決定先從林宇的商業改革入手,尋找突破口,向崇祯皇帝進谏,迫使林宇停止改革。

     另一邊,林宇并未察覺朝堂上的這股暗流,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抵禦清軍的籌備工作中。

     他首先對軍隊進行了進一步的整頓和擴充,從各地招募年輕力壯的士兵,按照新的訓練方法進行嚴格訓練。

     同時,加大了火器的生産力度,改良後的火炮和火槍源源不斷地運往北方邊境。

     在邊防建設方面,林宇親自前往山海關等重要關隘視察。

     他發現,現有的防禦工事雖有一定基礎,但仍存在許多漏洞。

     于是,他制定了詳細的加固計劃,增修城牆、堡壘,在關隘周圍設置了多層防禦設施,如陷阱、拒馬等,還建立了烽火台預警系統,确保能及時發現清軍的動向。

     回到京城後,林宇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經濟改革的深化工作中。

     他積極推動工業發展,在京城郊外建立了幾家紡織工廠和冶煉作坊。

     為了吸引技術人才,他開出了優厚的待遇,并親自到民間尋訪技藝高超的工匠。

     在他的努力下,紡織工廠引進了先進的紡織機械,生産效率大幅提高,生産出的絲綢、棉布等産品不僅質量上乘,而且價格合理,很快在市場上打開了銷路。

     冶煉作坊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