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父要子亡

關燈
    金烏西斜,霞光漫天。

     正是外出務農的鄉人回家,準備吃飯休息的時候。

     本該如往常一般甯靜祥和的平安裡,此刻人聲沸騰,衆多裡人圍聚在裡二門附近,饒有興趣的圍觀前方。

     “伯君,不要去官府,不要殺吾子!” 瘦弱的婦人跪在地上,一邊痛哭,一邊不住地叩首乞求。

     回應她的是雄獅般的咆哮。

     “逆子不孝,養來做甚!” “乃公養了他這麼多年,今日居然還敢威脅我,這種忤逆的兒子,我真恨不得當場打死他!” 接着是少年咬牙切齒的吼叫。

     “你若再敢打我和母親,我定讓這裡血濺五步。

    ” 此話一出,引得周圍一片嘩然。

     “殺,這種逆子不殺還得了!” “是呀,我要是有這種兒子,怕不是當場氣死。

    ” 叱罵聲,取笑聲此起彼伏。

     吳伯臉色漲的通紅。

     但看着面前兒子年輕強壯的身體,和那雙發紅的近乎瘋狂的眼睛,吳伯自知不是對手,真打起來,恐怕會更加丢臉。

     他惡狠狠道:“好好好,我這就去縣裡請求官府将你谒殺,等官府的人到了,看你這逆子是否還能這般嚣張。

    ” “吳伯,這事情可要三思,不能莽撞。

    ” “是呀,吳沖你還不快給你父親賠禮認錯,勿要将事情鬧到不可挽回。

    ” 有取笑慫恿的,自然有好心腸勸和的。

     鄰舍的婦人不停出言相勸。

     就連本地的裡典、父老也幫忙勸阻,畢竟老父請求官府谒殺親子這種事可不怎麼光彩,傳出去丢他們平安裡的臉。

     “不要勸他,他要殺我,就讓他來殺,我就在這裡等着不走。

    ” 吳沖氣洶洶開口。

     旁邊的婦人已是哭的呼天搶地,說不出話來。

     吳伯暴怒道:“好好好,你這逆子就等着去死吧,今天不管誰來都救不了伱!” 丢下一句狠話,他拖着陳年老傷腿,轉身就要去縣裡。

     就在此時,清朗的聲音自人群後響起。

     “伯兄!” 吳廣撥開人群,出現在衆人面前。

     “是吳叔來了。

    ” “吳叔,快勸勸你伯兄。

    ” 有好心的婦人呼喚,相比他們這些外人,吳廣這個宗族兄弟說的話自然又不同。

     吳廣點點頭,大步向吳伯一家走去。

     “阿廣,你勿要來勸我,這逆子竟敢當衆威脅我,如此不孝,我一定要去官府谒殺了他。

    ” 見到自家兄弟,吳伯臉紅脖子粗的叫起來。

     吳廣暗歎一聲,他沒想到吳沖父子的矛盾會鬧到這個地步。

     不孝者,谒殺。

     這是秦朝的一個特色。

     秦律有雲:免老告人以為不孝,谒殺,當三環之不?不當環,亟執勿失。

     老人控告子女不孝,請求官府判以死刊,官府可以不經過多次調解,直接派人拘捕,勿令逃走。

     吳伯若到縣中上告兒子不孝,吳沖怕是真的沒了。

     如果吳沖真是個徹頭徹尾的不孝逆子,這也就算了,但吳廣清楚,吳沖之所以當衆忤逆老父,除了正處于少年叛逆期外,還有吳伯多次欺辱毆打,甚至盜他東西,傷及其母,這才怒而反抗。

     吳沖的本性不壞,他自然不能眼睜睜的看着“父子相殘”的慘劇發生。

     吳廣來的路上已有決斷,他幾步走到憤怒的吳伯面前,低聲道:“伯兄,你想斷子絕孫嗎?” 此句一出,吳伯愣在當場。

     斷子絕孫。

     這四個字在古代有極強的殺傷力。

     就連周圍聽到這話的人都沉默下來。

     吳廣眼見形勢暫且控制住,伸手搭住吳伯肩膀,往裡推去:“伯兄,此乃吾吳氏家事,先進去再說。

    ” 吳伯依舊愠怒:“不回去,我就算斷子絕孫,也不要這個不孝子,我要去縣裡告官!” “天色将晚,鄉野中多有亡人、盜匪遊蕩,伯兄此時趕路,不怕遭劫?”吳廣淡淡開口。

     吳伯嘴角抽了抽,沒有做聲。

     這幾年官府徭役連綿,賦稅不絕,不少人逃亡在外做了劫道匪徒,官府力不能禁。

     前幾日隔壁的朝陽裡就有幾個商賈被人劫殺,不僅财物被搶走,屍體都被砍成了幾截。

     吳伯剛才暴怒下沒想到這事,現在被吳廣一提醒,眼見天色漸晚,他還真不敢在夜間行路。

     “走吧,咱們先回屋裡說,縱使伯兄還想去官府,那也得等到明天吧?” 吳廣這次順利推着兄長往院裡走去,隻是吳伯嘴裡還叫嚷:“這不孝子太氣人了,我絕不會寬宥他。

    ” 吳廣笑了笑,側首對吳沖之母道:“丘嫂,别哭了,把沖兒叫進去。

    ” 吳沖之母聽到這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連忙點頭應下,拖着吳沖進屋。

     見吳廣出面,又有母親哭泣勸慰,吳沖沒有反抗,默默跟了進去。

     吳廣掩上木門,擋住外人的視線。

    讓大嫂将吳沖帶到角落勸慰,這才走到吳伯身前,不等其開口,徑直問道:“伯兄,如今你年歲已長,又有舊傷在身難以勞作,可想過若憤怒下谒殺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