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先生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并以此指責我不孝。
那麼我反問先生幾句。
” “子曾經說過,吾十又五而至于學,那麼子是不是在十五歲之前就沒有讀書了呢?” “子還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高堂之上十數人,若是三人一組,先生會有多少老師呢?” “子還說,朝問道,夕死可矣。
先生現在聽我說了這麼多道理,什麼時候可以去死呢?” 張謙說罷,将手中酒樽狠狠置于桌上,随即起身對着曹操躬身一禮,又對着宴席諸位一禮。
“諸位,非是在下無禮,而是程昱欺人太甚。
世人皆知,先賢之言,必有微言大義。
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非是說我等必須養須蓄發,而是告訴我等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切莫因一時之狼狽失意而做出有損身體之事。
” “先生不熟讀聖人之言,不辯經典之義,隻知死摳字眼,試圖以言做刀,行此殺人誅心之語,實在是居心叵測。
” “若按先生之言,這滿堂将軍哪個不是傷痕加身,莫非都是先生口中不孝之人?我看不盡然吧,大丈夫處世應頂天立地,志存高遠,劍寒九州,馬革裹屍,如此方可為大忠大孝之人。
” 曹仁曹洪許褚夏侯淵……表示,聽不太懂,但好像說到大丈夫,大忠大孝,應該是誇我們的吧! 夏侯惇:我的眼睛我已經吃回去了,沒我啥事。
張謙最後一句話其實居心不良,他聽說過一句話,辯論的目的不是辯倒對方,而是在辯論的過程中,讓更多的人站在自己這邊。
程昱被張謙一頓話搞得腦子嗡嗡的,這厮不是打仗厲害嗎?怎麼成舌辯之士了? “先生伶牙俐口,卻依然未解釋短發之由!”程昱也不是退縮之人,相反,他喜歡和别人剛着來,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曾經他就以人肉做脯,為曹操解決了斷糧之疾,但也因他性格剛戾,所以他好友不多,甚至經常有人向曹操寫舉報信。
張謙瞪着程昱,一時之間,兩人勢如水火。
“仲德,你且退下,恐徐先生有難言之隐,今徐先生不欲言,衆人不可再問之。
”曹操此時其實也好奇了起來,不過他使了一招以退為進。
程昱退下後,張謙對曹操施禮道:“非是在下不說,隻是在下答應了母親,不為曹公建言獻策,思來想去,隻好由在下好友向曹公秉明其中原因。
” “哦,此事莫非還涉及到我南征之事?就請石先生為我一解其惑。
” 石廣元應聲而起,路上他也好奇張謙的打扮,所以問過一二。
“曹公有所不知,南北氣候不同,北方幹燥,南方潮濕;北方多平原,南方多山林沼澤。
這山林沼澤之地,一到春夏,便蚊蟲甚多,若不時常清洗,極易導緻螨疾,毛發旺盛之處,更是如此。
” “那石先生為何須發與我等無疑啊?”席間自有人問道。
“在下憊懶,不及元直親臨山野,研究天文地理也。
元直之所以不說,是因為曹公聽到此中緣由,定能防範疾病于先,南征之時與曹公大為有利,卻違背了對元直母親的承
那麼我反問先生幾句。
” “子曾經說過,吾十又五而至于學,那麼子是不是在十五歲之前就沒有讀書了呢?” “子還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高堂之上十數人,若是三人一組,先生會有多少老師呢?” “子還說,朝問道,夕死可矣。
先生現在聽我說了這麼多道理,什麼時候可以去死呢?” 張謙說罷,将手中酒樽狠狠置于桌上,随即起身對着曹操躬身一禮,又對着宴席諸位一禮。
“諸位,非是在下無禮,而是程昱欺人太甚。
世人皆知,先賢之言,必有微言大義。
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非是說我等必須養須蓄發,而是告訴我等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切莫因一時之狼狽失意而做出有損身體之事。
” “先生不熟讀聖人之言,不辯經典之義,隻知死摳字眼,試圖以言做刀,行此殺人誅心之語,實在是居心叵測。
” “若按先生之言,這滿堂将軍哪個不是傷痕加身,莫非都是先生口中不孝之人?我看不盡然吧,大丈夫處世應頂天立地,志存高遠,劍寒九州,馬革裹屍,如此方可為大忠大孝之人。
” 曹仁曹洪許褚夏侯淵……表示,聽不太懂,但好像說到大丈夫,大忠大孝,應該是誇我們的吧! 夏侯惇:我的眼睛我已經吃回去了,沒我啥事。
張謙最後一句話其實居心不良,他聽說過一句話,辯論的目的不是辯倒對方,而是在辯論的過程中,讓更多的人站在自己這邊。
程昱被張謙一頓話搞得腦子嗡嗡的,這厮不是打仗厲害嗎?怎麼成舌辯之士了? “先生伶牙俐口,卻依然未解釋短發之由!”程昱也不是退縮之人,相反,他喜歡和别人剛着來,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曾經他就以人肉做脯,為曹操解決了斷糧之疾,但也因他性格剛戾,所以他好友不多,甚至經常有人向曹操寫舉報信。
張謙瞪着程昱,一時之間,兩人勢如水火。
“仲德,你且退下,恐徐先生有難言之隐,今徐先生不欲言,衆人不可再問之。
”曹操此時其實也好奇了起來,不過他使了一招以退為進。
程昱退下後,張謙對曹操施禮道:“非是在下不說,隻是在下答應了母親,不為曹公建言獻策,思來想去,隻好由在下好友向曹公秉明其中原因。
” “哦,此事莫非還涉及到我南征之事?就請石先生為我一解其惑。
” 石廣元應聲而起,路上他也好奇張謙的打扮,所以問過一二。
“曹公有所不知,南北氣候不同,北方幹燥,南方潮濕;北方多平原,南方多山林沼澤。
這山林沼澤之地,一到春夏,便蚊蟲甚多,若不時常清洗,極易導緻螨疾,毛發旺盛之處,更是如此。
” “那石先生為何須發與我等無疑啊?”席間自有人問道。
“在下憊懶,不及元直親臨山野,研究天文地理也。
元直之所以不說,是因為曹公聽到此中緣由,定能防範疾病于先,南征之時與曹公大為有利,卻違背了對元直母親的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