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關燈
    現在的人哪怕晚上因為沒錢愁的睡不着覺,白天也敢大搖大擺的走在街上,為什麼?因為他知道,哪怕沒錢,别人也不能把他怎麼樣,他的生命權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

    而古代,普通人可能意識不到這點,但是世家子弟一定會有這個觀念,那就是你不能因為不喜歡我或者莫須有的什麼罪名來處死我。

    如果你這麼幹了,那麼世家與你離心離德。

     再看看曹操的用人,雖然他說唯才是舉,但是到了後期,他與世家的矛盾已經很大,導緻他隻能不斷提高曹家和夏侯家的地位來平衡朝野的勢力,軍權更是牢牢掌握在自家人手上。

     後來曹丕即位,一看這種形勢不對,所以才搞出了個“九品中正制”用來緩和和世家的矛盾。

     但這也沒收到很好的效果,曹丕登基為帝的時候,朝廷要舉三公。

    曹丕就想請楊彪(楊修的父親)當太尉,被楊彪拒絕;第二年,曹丕拜楊彪為光祿大夫,賜延年杖,允帶帽上殿,還是被拒絕了。

    這就是曹操亂殺人導緻世家不合作的證明。

     再看看曹丕選得三公是誰。

     太尉是賈诩,首先我們不否認賈诩的智,但是三公之位選得是才德兼備之人,換句話說,三公就是朝廷的臉,用來給世人看得。

    史書記載:“三公具瞻所歸,不可用非其人。

    昔魏文帝用賈诩為三公,孫權笑之。

    ” 我們不排除記載史書的人有私心,又或者孫權本就是搞人身攻擊,但是起碼說明賈诩又被人攻擊的點——文和亂武。

    而且賈诩本人雖然履曆豐富,但他的家族确沒什麼了不起,除了他的子侄,曆史上就見不到他們家族的名人,也就是說,賈诩進不了頂級世家的那個圈子。

     三公第二個,相國為華歆。

    華歆是誰?小時候地裡看到金子就會神色緊張的撿起來,看到好友管甯臉色又丢下;長大後看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