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 2 章
關燈
小
中
大
,裴婕妤賢惠明事理,又是陛下身邊侍奉最久的人,對她定會大有裨益。
程繡暗自想,裴婕妤人雖好,外頭傳聞卻說她不得聖心,所以,雖是最早跟了陛下,陛下後位仍然空懸。
而她來得晚,皇後的位置麼,也不是沒有機會。
程繡行禮參拜的時候,聽着即墨浔擱了瓷勺,碰出微響的動靜。
他淡淡說:“愛妃不必多禮。
” 嗓音裡聽不出什麼喜怒。
程繡自也聽聞過這位少年帝王的性情,說他性子冷,喜怒不形于色,對女色更是不怎麼感興趣。
若想讨好他……也不知從何處下手。
她一面起身,一面思索,目光鎖在即墨浔的跟前,見他用完一碗,身側的裴婕妤已知情識趣主動地給他又舀了一碗。
程繡望着他們,心想,難道她也要似裴婕妤一般,做出賢良淑德的做派?可素日都是旁人服侍她,哪有她小心翼翼伺候人的時候,她恐怕還得向裴婕妤取取經…… 即墨浔淡淡瞥了程繡一眼,意是在等她開口說明來意,可程繡自己陷在思緒中毫未察覺。
稚陵發現了,思索着,便笑了笑開口問她:“程婕妤來給陛下請安,或還有事要說?往後大家既是一家人了,程妹妹但說無妨。
” 她嗓音溫婉低柔,聽來像是春夜裡綿綿潺潺的細雨,潤過耳朵,格外好聽。
程繡這才反應過來,記起自己來涵元殿為着問上一問:“陛下……” 她咬了咬唇瓣兒,咬得唇色嫣紅,委屈道:“昨夜洞房花燭夜,陛下怎地沒來臣妾宮中?臣妾盼了好久呢。
” 母親在此前千叮咛萬囑咐要怎麼做怎麼做,可壓根沒派上用場。
陛下幹脆沒來,害她坐了半宿,三更天,終于熬不住,不顧宮女們阻攔,兀自睡了。
即墨浔視線隻落在瓷碗中,勺子緩緩攪了攪,溫聲淡笑說:“愛妃,今南方未定,朕政務繁忙,确是委屈愛妃了。
來日得閑,朕定去昭鸾殿陪你。
” 稚陵隻在一旁望着他唇角彎出了一星半點的弧度來,可眼底卻仍似深邃寒潭,沒有絲毫波瀾起伏,更不必提真有什麼歉然或者笑意。
他一向都是如此打發妃嫔的。
此前入宮的幾位妃子也是如此待遇,這一點上,他倒是一視同仁了。
程繡在那兒還委屈着,即墨浔便岔開話題道:“你裴姐姐炖的這銀耳百合羹不錯,你也過來嘗嘗。
” 稚陵斂着蛾眉,唇邊挂有一貫的溫柔笑意,含笑揀出一隻白瓷碗替程繡也舀了一碗,遞向她,動作做來熟稔幹練,挑不出一點毛病來。
程繡也沒覺得不妥,笑盈盈接了,道了謝,便自發在即墨浔的身旁坐下。
稚陵見狀,忽覺自己杵在這裡,倒是礙眼,便尋思是否該退下,揪着手絹時,即墨浔似有似無擡眼瞥過她,手指點了點桌面,也示意她坐下,稚陵方才落座。
吳有祿又着人上了幾道點心、水果和粥湯,稚陵沒有太多胃口,隻自己在旁默默的,有一勺沒一勺舀着碧梗粥。
程繡卻不愛沉默,說起來便沒完沒了,她雖沒有細聽,但偶爾也應她兩句,畢竟陛下少言寡語,總不能讓程繡落了尴尬。
程繡說了一堆有的沒的,無外乎初來宮中,什麼也不懂,望姐姐指點,或者是她在閨中,便十分仰慕陛下雲雲。
即墨浔神色一直淡淡,直到程繡眼眸晶亮,忽然提起她父親來:“陛下,父親在西關,上回說,等陛下壽辰,定要入京為陛下賀壽。
” 稚陵便瞥見他的神色一下子變了,擡起狹長的眼睛,望向了程繡,含笑問她:“程将軍素日身體可好?将軍鎮守西關,操練數萬人馬,夙興夜寐,十分辛苦,等程将軍入京時,朕定要親自嘉獎。
” 稚陵不作聲,隻捏着瓷勺,沒有了旁的動作。
程繡的父親是平西将軍,麾下人馬衆多,鎮守西南邊地。
即墨浔納了程繡為妃,也正是為此。
她曉得他的思慮,隻是忽然想起自己的爹爹和兄長,若他們還在,這個時候,…… 稚陵出神的短暫片刻,即墨浔又關切問了程繡好幾句。
他并沒有發覺到稚陵的臉色發白,看她愣神時,蹙了蹙眉,隻道:“稚陵若身體不适,便先回承明殿罷。
” 稚陵連忙道:“陛下,臣妾沒有身子不适,隻是方才想到……”她微微笑了笑,“程老将軍久在邊關,為國守土,立下赫赫之功。
也隻程老将軍才能生出程妹妹這樣靈秀的人物。
”
程繡暗自想,裴婕妤人雖好,外頭傳聞卻說她不得聖心,所以,雖是最早跟了陛下,陛下後位仍然空懸。
而她來得晚,皇後的位置麼,也不是沒有機會。
程繡行禮參拜的時候,聽着即墨浔擱了瓷勺,碰出微響的動靜。
他淡淡說:“愛妃不必多禮。
” 嗓音裡聽不出什麼喜怒。
程繡自也聽聞過這位少年帝王的性情,說他性子冷,喜怒不形于色,對女色更是不怎麼感興趣。
若想讨好他……也不知從何處下手。
她一面起身,一面思索,目光鎖在即墨浔的跟前,見他用完一碗,身側的裴婕妤已知情識趣主動地給他又舀了一碗。
程繡望着他們,心想,難道她也要似裴婕妤一般,做出賢良淑德的做派?可素日都是旁人服侍她,哪有她小心翼翼伺候人的時候,她恐怕還得向裴婕妤取取經…… 即墨浔淡淡瞥了程繡一眼,意是在等她開口說明來意,可程繡自己陷在思緒中毫未察覺。
稚陵發現了,思索着,便笑了笑開口問她:“程婕妤來給陛下請安,或還有事要說?往後大家既是一家人了,程妹妹但說無妨。
” 她嗓音溫婉低柔,聽來像是春夜裡綿綿潺潺的細雨,潤過耳朵,格外好聽。
程繡這才反應過來,記起自己來涵元殿為着問上一問:“陛下……” 她咬了咬唇瓣兒,咬得唇色嫣紅,委屈道:“昨夜洞房花燭夜,陛下怎地沒來臣妾宮中?臣妾盼了好久呢。
” 母親在此前千叮咛萬囑咐要怎麼做怎麼做,可壓根沒派上用場。
陛下幹脆沒來,害她坐了半宿,三更天,終于熬不住,不顧宮女們阻攔,兀自睡了。
即墨浔視線隻落在瓷碗中,勺子緩緩攪了攪,溫聲淡笑說:“愛妃,今南方未定,朕政務繁忙,确是委屈愛妃了。
來日得閑,朕定去昭鸾殿陪你。
” 稚陵隻在一旁望着他唇角彎出了一星半點的弧度來,可眼底卻仍似深邃寒潭,沒有絲毫波瀾起伏,更不必提真有什麼歉然或者笑意。
他一向都是如此打發妃嫔的。
此前入宮的幾位妃子也是如此待遇,這一點上,他倒是一視同仁了。
程繡在那兒還委屈着,即墨浔便岔開話題道:“你裴姐姐炖的這銀耳百合羹不錯,你也過來嘗嘗。
” 稚陵斂着蛾眉,唇邊挂有一貫的溫柔笑意,含笑揀出一隻白瓷碗替程繡也舀了一碗,遞向她,動作做來熟稔幹練,挑不出一點毛病來。
程繡也沒覺得不妥,笑盈盈接了,道了謝,便自發在即墨浔的身旁坐下。
稚陵見狀,忽覺自己杵在這裡,倒是礙眼,便尋思是否該退下,揪着手絹時,即墨浔似有似無擡眼瞥過她,手指點了點桌面,也示意她坐下,稚陵方才落座。
吳有祿又着人上了幾道點心、水果和粥湯,稚陵沒有太多胃口,隻自己在旁默默的,有一勺沒一勺舀着碧梗粥。
程繡卻不愛沉默,說起來便沒完沒了,她雖沒有細聽,但偶爾也應她兩句,畢竟陛下少言寡語,總不能讓程繡落了尴尬。
程繡說了一堆有的沒的,無外乎初來宮中,什麼也不懂,望姐姐指點,或者是她在閨中,便十分仰慕陛下雲雲。
即墨浔神色一直淡淡,直到程繡眼眸晶亮,忽然提起她父親來:“陛下,父親在西關,上回說,等陛下壽辰,定要入京為陛下賀壽。
” 稚陵便瞥見他的神色一下子變了,擡起狹長的眼睛,望向了程繡,含笑問她:“程将軍素日身體可好?将軍鎮守西關,操練數萬人馬,夙興夜寐,十分辛苦,等程将軍入京時,朕定要親自嘉獎。
” 稚陵不作聲,隻捏着瓷勺,沒有了旁的動作。
程繡的父親是平西将軍,麾下人馬衆多,鎮守西南邊地。
即墨浔納了程繡為妃,也正是為此。
她曉得他的思慮,隻是忽然想起自己的爹爹和兄長,若他們還在,這個時候,…… 稚陵出神的短暫片刻,即墨浔又關切問了程繡好幾句。
他并沒有發覺到稚陵的臉色發白,看她愣神時,蹙了蹙眉,隻道:“稚陵若身體不适,便先回承明殿罷。
” 稚陵連忙道:“陛下,臣妾沒有身子不适,隻是方才想到……”她微微笑了笑,“程老将軍久在邊關,為國守土,立下赫赫之功。
也隻程老将軍才能生出程妹妹這樣靈秀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