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春大吉(二)
關燈
小
中
大
熱鬧的了,全鄉的人都到這個水庫來勞動,修水庫的場面,大松是親眼見過的。
二公公是小學教師,在武棚小學教書,他們那個時候就在九大隊的村小裡面任教,二公公兩夫婦都在同一小學教書,他們互敬互愛,非常和睦,兒女個個聰明,他兩個兒子在當時已經是在校大學生。
外公家有6個兒女,小的小姨比大松還小,想不到吧,外婆跟女兒同時還生小孩。
這就是那個年代的現狀,當時也沒有計劃生育一說。
計劃生育有人提倡,但還沒有實施政策。
當時養兒育女想得也非常簡單,隻要有飯給他們吃就行了,隻要大人勤快,肯勞動,小孩子們一定不會餓飯的。
當時誰跟誰也沒有什麼攀比,大家貧富都差不多,沒有太大的差距。
農村的生産隊,如果豐收的糧食就打得多一點,因為十裡八裡天氣情況都差不多,産量也就差不多,每個人分的口糧也不相上下。
如果有一點技術的,當然就可以掙多一點零花錢,手頭就寬松一點,如果沒有技術的,那真還是有一點問題,買鹽打油都是問題。
這種現象在當時也非常普遍,窮人真多,富人非常少。
但人們還是辛勤的勞動。
都希望明天的生活比今天會更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初二在外公家吃飯,初三在三公公(外公的三弟)家吃飯,三公公家也非常熱情,知人待客,誠心誠意,三婆婆煮的一手好飯,飯香可口,味道鮮美,生有兒女四人,全心操勞家務,陳婆婆個子比較高,身體也比較好,比一般女同志要高大得多。
老祖一直住在三公公家,三婆婆細心照料,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老祖晚年生活非常幸福,活得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在三公公家吃飯就顯得也很熱鬧,過年的時候把水庫的三用唱機帶回家來播放音樂。
當時使用的是膠片,唱片有紅色的,有黑色的,還有白色的,也有藍色的,讓人看上去有一種高端的感覺。
是的,三用唱機用的是電池,動力使用的是滑條絲,有一個手柄,人工手搖,上滿滑條唱片就可以旋轉了。
唱片的内容全部是紅歌。
大松也特别喜歡愛聽這些歌曲,聽到這些音樂響起,就直接蹦來蹦去跳。
初四就在二公公家裡吃飯,二公公全家是商品糧戶口,雖然住在農村,他家的糧全是由糧站供應。
每次買糧的時候都有舅舅他們去幫他把糧從糧站背回來,為什麼不用舅舅他們家的糧呢。
因為商品糧價格非常低,好果不買就是吃虧,而且是國家配給的,米面都非常便宜。
他們買糧有肘去永樂糧站,有時去丁字橋糧站,去兩地的距離都差不多,洛陽站路況平坦,去丁字橋兩站要翻山越嶺,路途陡峭。
一般去永樂稂站買糧的時間多一點。
二公公家因為是教師沒有時間養豬,所以過年肉都是買的,桌上擺的東西非常精美,但是數量要少一點,基本上夠大家吃,絕對不會浪費,吃完正餐,還有點心,餅幹,糖果,瓜子,花生,還有雞蛋醪糟。
二公公兩夫婦也是講究人,附近的人兒結婚辦酒,他們都會去送禮的。
并沒有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他們又是本地的教師,有很多是他們教過的學生,所以鄉親們都非常尊重她們夫婦。
二公公家的對聯是他自己親手寫的,字迹工整,蒼勁有力。
二公公他們是知識分子,與我們談話也非常有意思,談話過程中,循循善誘的教育我們。
讓這些後輩們也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吃完飯利用空閑時間都去田間山腰轉一轉,這邊的莊稼地半山腰,山上還有田壩裡到處都是,面積很廣闊。
在這幾家吃完飯,媽媽娘家這邊的年都算過完了,初五就開始打道回府,回采的時間也差不多,走了兩三個小時,媽媽邊走邊休息,生怕影響肚裡的寶寶。
回到家裡,大松家裡還是有客人,二姑父,二姑也過來拜年了,二姑父那邊的親戚基本拜完了,現在就是到娘家這邊的親戚去拜年。
拜新年的目的隻有一個,新娘子進了家門,要與對方的親朋好友見見面,打打招呼,以後才會認識,拜新年,其實就是去認識對方的親戚。
郎新娘拜年,還有紅包的,每家每戶給多給少,自己定沒有一個定數。
反正有就行了。
二姑父,二姑他們拜新年顯得也非常高興,大松的媽媽,懷有小寶寶,心裡非常的甜美。
今天的日子雖然一般,但明天的日子會更加美好。
新年新氣象,來日更吉祥。
喜歡金色華年請大家收藏:()金色華年
二公公是小學教師,在武棚小學教書,他們那個時候就在九大隊的村小裡面任教,二公公兩夫婦都在同一小學教書,他們互敬互愛,非常和睦,兒女個個聰明,他兩個兒子在當時已經是在校大學生。
外公家有6個兒女,小的小姨比大松還小,想不到吧,外婆跟女兒同時還生小孩。
這就是那個年代的現狀,當時也沒有計劃生育一說。
計劃生育有人提倡,但還沒有實施政策。
當時養兒育女想得也非常簡單,隻要有飯給他們吃就行了,隻要大人勤快,肯勞動,小孩子們一定不會餓飯的。
當時誰跟誰也沒有什麼攀比,大家貧富都差不多,沒有太大的差距。
農村的生産隊,如果豐收的糧食就打得多一點,因為十裡八裡天氣情況都差不多,産量也就差不多,每個人分的口糧也不相上下。
如果有一點技術的,當然就可以掙多一點零花錢,手頭就寬松一點,如果沒有技術的,那真還是有一點問題,買鹽打油都是問題。
這種現象在當時也非常普遍,窮人真多,富人非常少。
但人們還是辛勤的勞動。
都希望明天的生活比今天會更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初二在外公家吃飯,初三在三公公(外公的三弟)家吃飯,三公公家也非常熱情,知人待客,誠心誠意,三婆婆煮的一手好飯,飯香可口,味道鮮美,生有兒女四人,全心操勞家務,陳婆婆個子比較高,身體也比較好,比一般女同志要高大得多。
老祖一直住在三公公家,三婆婆細心照料,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老祖晚年生活非常幸福,活得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在三公公家吃飯就顯得也很熱鬧,過年的時候把水庫的三用唱機帶回家來播放音樂。
當時使用的是膠片,唱片有紅色的,有黑色的,還有白色的,也有藍色的,讓人看上去有一種高端的感覺。
是的,三用唱機用的是電池,動力使用的是滑條絲,有一個手柄,人工手搖,上滿滑條唱片就可以旋轉了。
唱片的内容全部是紅歌。
大松也特别喜歡愛聽這些歌曲,聽到這些音樂響起,就直接蹦來蹦去跳。
初四就在二公公家裡吃飯,二公公全家是商品糧戶口,雖然住在農村,他家的糧全是由糧站供應。
每次買糧的時候都有舅舅他們去幫他把糧從糧站背回來,為什麼不用舅舅他們家的糧呢。
因為商品糧價格非常低,好果不買就是吃虧,而且是國家配給的,米面都非常便宜。
他們買糧有肘去永樂糧站,有時去丁字橋糧站,去兩地的距離都差不多,洛陽站路況平坦,去丁字橋兩站要翻山越嶺,路途陡峭。
一般去永樂稂站買糧的時間多一點。
二公公家因為是教師沒有時間養豬,所以過年肉都是買的,桌上擺的東西非常精美,但是數量要少一點,基本上夠大家吃,絕對不會浪費,吃完正餐,還有點心,餅幹,糖果,瓜子,花生,還有雞蛋醪糟。
二公公兩夫婦也是講究人,附近的人兒結婚辦酒,他們都會去送禮的。
并沒有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他們又是本地的教師,有很多是他們教過的學生,所以鄉親們都非常尊重她們夫婦。
二公公家的對聯是他自己親手寫的,字迹工整,蒼勁有力。
二公公他們是知識分子,與我們談話也非常有意思,談話過程中,循循善誘的教育我們。
讓這些後輩們也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吃完飯利用空閑時間都去田間山腰轉一轉,這邊的莊稼地半山腰,山上還有田壩裡到處都是,面積很廣闊。
在這幾家吃完飯,媽媽娘家這邊的年都算過完了,初五就開始打道回府,回采的時間也差不多,走了兩三個小時,媽媽邊走邊休息,生怕影響肚裡的寶寶。
回到家裡,大松家裡還是有客人,二姑父,二姑也過來拜年了,二姑父那邊的親戚基本拜完了,現在就是到娘家這邊的親戚去拜年。
拜新年的目的隻有一個,新娘子進了家門,要與對方的親朋好友見見面,打打招呼,以後才會認識,拜新年,其實就是去認識對方的親戚。
郎新娘拜年,還有紅包的,每家每戶給多給少,自己定沒有一個定數。
反正有就行了。
二姑父,二姑他們拜新年顯得也非常高興,大松的媽媽,懷有小寶寶,心裡非常的甜美。
今天的日子雖然一般,但明天的日子會更加美好。
新年新氣象,來日更吉祥。
喜歡金色華年請大家收藏:()金色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