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20
關燈
小
中
大
第120章120
誰也沒想到,短短半年內,喬钰會二度晉升。
不僅連跳數級,升任一品大學士,還一躍成為大商唯五的超品國公之一。
并非無人反對,奈何天朔帝理直氣壯地表示:“喬愛卿功勳卓著,為大商立下汗馬功勞,完全有資格破例升官加爵。
” 天朔帝看向提出質疑的禦史,似笑非笑:“喬愛卿沒資格,難不成左愛卿就有資格了?” 左禦史:“......” 我不過是覺得喬钰及冠之年封國公于理不合,合理發問,陛下您怎麽還人身攻擊? 文武百官:“......” 懂了,陛下是鐵了心要大力提拔安遠......安國公。
給他升官,讓他位列公侯,還賜下不計其數價值連城的東西。
瞧那架勢,恨不得把整個國庫都搬空,所有東西一股腦塞給安國公。
下朝後,有人酸溜溜地說:“啧,喬钰還真是命好。
” “不是還有另一位信國公?” “信國公有軍功在身,又是陛下的伴讀,自幼伴在陛下身側,說他們情同兄弟也不為過,哪裏是安國公能比的?” “鄧大人此言差矣,信國公乃是武官,常年鎮守虎頭關,左相......首輔大人次輔大人以及朝中諸多老臣雖是治世之能臣,但都年事已高,比起他們,喬钰身負大才,又多次為陛下出生入死,自然是陛下在文官中扶持親信的最佳人選。
” “梁大人所言極是,雖然我也羨慕喬钰......好吧,其實有那麽一點小嫉妒,不過陛下并非意氣用事之人,這麽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 “不過——安國公人呢?我怎麽沒看到他?” “多半是去禦書房,向陛下謝恩了。
” “哼,溜須拍馬阿谀奉承的狗腿子。
” 鄧大人日常發牢騷,冷不丁察覺有一道冷飕飕的視線落在他身上。
擡起頭,就對上秦覺冰冷無機質的眼。
“鄧大人,慎言。
” 鄧大人虎軀一震,打了個寒顫:“是是是,下官失言,次輔大人恕罪。
” 秦覺眼含警告地睨他一眼,拂袖而去。
鄧大人抹了把臉,額角悄然冒出冷汗,心裏發虛地碎碎念:“明明是個文官,眼裏的殺氣怎麽跟武官一樣駭人?” 周圍人:“......” 秦覺視喬钰如親子,你在背後蛐蛐喬钰,他不瞪你瞪誰? ...... 喬钰來到禦書房,發現元寶也在。
“少傅!” 元寶正在用早膳,見來人立刻從凳子上跳下來,捏着禦膳坊為太子殿下特別定制,一口一個的小籠包,蹬蹬跑到喬钰面前。
“恭喜少傅升官加爵。
”元寶嗷嗚一口吃掉小籠包,招財貓似的拱手,“恭喜恭喜。
” 喬钰閃電般伸出罪惡之手,揪住小太子的包子臉,輕輕捏一下,又迅速放開。
沒反應過來的元寶:“欸?” 剛才什麽東西“咻”的一下飛過去了? 好像還啄了他的臉一下。
圍觀全程的商承策:“......” 他算是看出來了,钰弟看似沉着鎮定,實則頗有幾分孩子氣,尤其對元寶的臉蛋情有獨鐘,一逮到機會就捏兩把。
不過确實有點好捏,令人欲罷不能。
喬钰玩心大起,同元寶鬧了會兒,讓他趕緊去吃飯,這才走到商承策面前,語調輕快:“陛下,您可真是給了我好大一個驚喜。
” 商承策溫聲道:“你和正青助我良多,這是你們應得的。
” 喬钰一時語噎,沒好氣道:“即便如此,你也該提前跟我知會一聲,當時我人都傻了,險些當衆出醜。
” 商承策促狹道:“若是提前告知钰弟,那就不叫驚喜了。
” 喬钰:“......不過還是多謝陛下,頂着莫大的壓力這麽做。
” 杜公公宣讀聖旨時,他就在現場。
接旨的時候,喬钰明顯能感覺到,無數非善意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如芒刺在背,膈應得緊。
商承策微擡下颌,振振有詞道:“你和正青是我的摯友,若是連這等殊榮都給不了你們,那我這皇帝做着又有什麽意思?還不如換個人當皇帝。
” 譬如元寶。
正埋頭苦吃的元寶:“???” 又來了,後脖頸一涼的不祥預感。
四下裏張望,宮人恭敬垂首,父皇和少傅正在談話,并無其他人。
“一定是錯覺。
” 元寶咕哝,繼續用膳。
“但不論怎樣,官制改革還是按照計劃順利實施了。
”商承策對此十分滿意,“先從京城開始,然後再逐步改革地方官制,争取明年六月之前完成全面改革。
” 喬钰觑了眼支起耳朵偷聽的元寶,心中發笑,神色如常道:“八個月足矣。
” 商承策忽然想到什麽:“對了,海船造得如何了?” 喬钰對答如流:“已經造好四十多條。
” 商承策盤算了下:“照這個進展,明年六月應當可以出海。
” 喬钰不置可否,又同商承策說幾句,就去工部上值了。
改革伊始,升入內閣的七人繼續負責原本手頭的差事,待吏部安排好填補空缺的官員,雙方再進行交接。
點完卯,喬钰打算去造船廠一趟。
造船廠在城外的護城河邊,途中恰好撞上去安國公府送賞賜的宮人,喬钰就轉道回家一趟。
途徑楊柳大街,意外目睹蕭鴻羲被馬車撞死的全過程。
蕭鴻羲之死并未在喬钰心底留在太多的波瀾,他不會一味地沉溺在過去,如今大仇得報,該向前看。
未來很美好,不是嗎? “回去吧。
” 喬钰吃着于福從燒餅攤買來的甜味兒燒餅,驅車揚長而去。
馬車停在家門口,安遠侯府的牌匾已經換成安國公府的。
喬钰和秦覺兩個當家人不在,秦曦正指揮宮人和府裏的仆從搬運禦賜之物。
見到喬钰,秦曦頗為驚訝:“小叔,您怎麽回來了?” “去造船廠,順道回來看看。
”喬钰瞥見其中一件賞賜,眉梢微挑,“這是什麽?” 秦曦跟着看過去,抿嘴笑:“陳公公說,宮闱局專門為後宮娘娘養的貍奴做了好些小衣裳,聽聞咱們家養了許多小崽,杜公公就讓宮闱局加緊趕制了小幾十件,輪換着穿。
” 喬钰上手摸,質地柔軟,是上好的布料:“倒是別出心裁。
” 說罷,擡手輕拍侄女的腦袋:“這些事情交給于祥就行,也別整天悶在家裏,看書賞花繡花過于乏味,可以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出門散心。
” “出門在外若有人給你臉色看,也t別憋在心裏,你是咱家唯一的姑娘,誰也不能讓你受委屈。
” “哎呀,這些話小叔您都說了好多遍,我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話雖如此,秦曦笑容愈發燦爛,“小叔,我可以去找縣主玩嗎?” 喬钰如何看不出秦曦眼裏的揶揄,沒好氣地看她一眼:“可以是可以,不過她每天比我還要忙,三天兩頭不見人影,這會兒多半不在家。
” 秦曦笑眯眯:“好吧,那等縣主回來,我再登門拜訪。
” 喬钰應好,叫來于祥,讓他将賞賜登記入庫,就去離家出城去了。
...... 翌日,商承策任命原吏部左侍郎為吏部尚書。
吏部的動作很快,當天就安排好工部、戶部、禮部和翰林院的空缺。
大多是從本部升任,譬如劉侍郎出任工部尚書,戶部侍郎出任戶部尚書,侍郎一職則由底下的官員填補上來。
傍晚下值回家,喬钰收到盧泰盧玮姍姍來遲的報喜信。
八月鄉試,他二人皆榜上有名,順利考取了舉人功名。
信中還提及,他們将在九月中旬動身進京。
“九月中旬......也就這幾天了。
”喬钰叫來于祥,“讓人把盧泰盧玮的房間仔細打掃一遍,缺什麽都補齊了。
” “是,我這就去辦。
” 兩日後,盧泰盧玮抵達京城,休整一日後回國子監繼續讀書,為來年二月的會試做準備。
喬钰抽空考校了他們,結果還算滿意,隻每旬布置一些功課,其餘時間靠自覺。
截至月底,京官的調動才徹底完成。
其中孟元嘉升任工部侍郎,夏青榕則升任翰林院學士,實乃雙喜臨門。
任命下來的當天,喬钰和孟、夏二人好酒好菜,舉杯相慶,喝得酩酊大醉,直至深夜時分才散去。
...... 臘月下旬,京官改革順利完成。
當日,天朔帝下旨,即刻施行地方官制改革。
驿使不敢耽擱,快馬加鞭将天子旨意傳往大商各地。
與此同時,天朔帝命大學士馬同為欽差,于年後尋訪各地,督查地方官制改革的進展。
臘月二十六,榮婵回京。
秦曦放下安國公府的賬本,捧着黃氏做的吃食去了永寧縣主府。
兩個時辰後,秦曦笑容滿面地回來,手裏還多了好些零嘴兒。
“小叔,這是縣主去外地談生意帶回來的。
”秦曦獻寶似的遞到喬钰眼前,“小叔,我喜歡這個小嬸。
” 喬钰:“......” 喬钰不應聲,秦曦也不在意,自顧自地問:“小叔,你和縣主何時成親?” 喬钰整理書架的手微頓,緩聲道:“不急,等她有時間。
” 無論男女,本質都是慕強的。
榮婵有一顆強大而又溫暖的心,能力手段樣樣不缺,尤其在接手榮氏之後,榮氏的商業版圖在她手裏擴大了足足三倍有餘,不過略施小計,就讓那些對榮氏虎視眈眈,試圖吞掉這塊肥肉的人不敢再輕舉妄動。
榮婵身上有許多閃光點,聰明、勇敢、善良、沉着冷靜......這些都是她最吸引喬钰的地方。
眼下榮氏正值更上一層樓的關鍵時期,榮婵整日奔波,時常不見人影,有榮安這個全能管家随行照顧,也還是日漸消瘦下去。
榮婵絕非為了兒女私情放棄事業的那種人,喬钰亦然。
兩人都還年輕,日子還長呢。
先立業後成家不好嗎? 秦曦有些失望,不過很快接受了這個事實,将零嘴兒分一半給小叔,美滋滋離開。
...... 臘月三十,除夕。
等到晚上,喬钰把榮婵也喊來了。
飯廳內燃着炭盆,豐盛的酒菜擺滿整張飯桌。
四人圍桌而坐,熱熱鬧鬧吃年夜飯。
吃飽喝足,就開始守歲。
茶水瓜子花生備好,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時間過得也快。
子時将近,外面響起震耳欲聾的爆竹聲。
十五隻崽穿着宮闱局出品的小襖子,喵喵汪汪叫個不停,催促鏟屎官趕緊把門打開,他們要出去撒歡。
喬钰打開門,十五道殘影閃過,眨眼間不見了蹤影。
“小叔,我們也放鞭炮嗎?” “放,怎麽不放?” 仆從取來爆竹,喬钰親手點燃。
在璀璨的火光中,天朔三年如期而至。
...... 因着天朔帝的強硬态度,縱使百官仍有微詞,官制改革還是順暢無阻地推廣下去。
根據馬同的反饋,地方官員對官制改革接受良好,目前一切順利。
轉眼到了四月,三年一度的殿試落下帷幕。
——去年的會試是新帝登基後的恩科。
盧泰高中榜眼,入翰林院任職。
盧玮略次些,二甲第一,賜進士出身,入禮部任職。
盧玮因此萎靡不振,喬钰安慰道:“去了禮部好好幹,照樣可以升官加職。
” 思及喬钰的升遷之路,盧玮重拾信心,與兄長踏上回鄉之路。
六月上旬,大商首次改革完美收官。
上至京城,下到地方,全面施行新官制。
“或許有朝一日,新官制會出現弊端,但目前看來,還是優于原本的官制。
” 喬钰贊同對商承策的觀點:“真要出現弊端,那也是你我百年之後的事情了,隻管交給後人頭疼便是。
” “钰弟言之有理。
”商承策話鋒一轉,“一百二十艘海船建造完畢,依钰弟看,誰最适合率領船隊出海?” 喬钰沉吟片刻:“年紀大的受不得海上颠簸,年紀小的應付不了突發狀況,那就隻有......” 四目相對,商承策露出好整以暇的微笑。
喬钰反手指向自己:“......我本人?” 商承策收斂笑容:“若是钰弟不願......” 喬钰面無表情:“陛下您何時這樣做作了?您還是直接一點,我雞皮疙瘩都快起來了。
” 商承策:“......” 杜公公:“噗——” 笑過之後,杜公公忙跪下認錯。
商承策擺擺手,不與他計較,隻語氣無奈地說:“是我之過,钰弟請見諒。
” 喬钰輕哼。
不過就算商承策不說,喬钰也會自請出海,去尋訪各國,去見識更為廣闊的世界。
而且榮婵有意開辟海外貿易,喬钰不放心她。
“陛下打算何時動身?” “下月。
” “好,我答應了。
” - 七月初八,天朗氣清,萬裏無雲。
安國公攜航海軍一萬人,船員近千人,商賈二百餘人,在天朔帝的目送下登上停泊在護城河上的遠洋船隻。
一百二十艘船自護城河順流而下,杭州府入海,一路乘風破浪,披荊斬棘,跨越海洋駛向未知的
不僅連跳數級,升任一品大學士,還一躍成為大商唯五的超品國公之一。
并非無人反對,奈何天朔帝理直氣壯地表示:“喬愛卿功勳卓著,為大商立下汗馬功勞,完全有資格破例升官加爵。
” 天朔帝看向提出質疑的禦史,似笑非笑:“喬愛卿沒資格,難不成左愛卿就有資格了?” 左禦史:“......” 我不過是覺得喬钰及冠之年封國公于理不合,合理發問,陛下您怎麽還人身攻擊? 文武百官:“......” 懂了,陛下是鐵了心要大力提拔安遠......安國公。
給他升官,讓他位列公侯,還賜下不計其數價值連城的東西。
瞧那架勢,恨不得把整個國庫都搬空,所有東西一股腦塞給安國公。
下朝後,有人酸溜溜地說:“啧,喬钰還真是命好。
” “不是還有另一位信國公?” “信國公有軍功在身,又是陛下的伴讀,自幼伴在陛下身側,說他們情同兄弟也不為過,哪裏是安國公能比的?” “鄧大人此言差矣,信國公乃是武官,常年鎮守虎頭關,左相......首輔大人次輔大人以及朝中諸多老臣雖是治世之能臣,但都年事已高,比起他們,喬钰身負大才,又多次為陛下出生入死,自然是陛下在文官中扶持親信的最佳人選。
” “梁大人所言極是,雖然我也羨慕喬钰......好吧,其實有那麽一點小嫉妒,不過陛下并非意氣用事之人,這麽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 “不過——安國公人呢?我怎麽沒看到他?” “多半是去禦書房,向陛下謝恩了。
” “哼,溜須拍馬阿谀奉承的狗腿子。
” 鄧大人日常發牢騷,冷不丁察覺有一道冷飕飕的視線落在他身上。
擡起頭,就對上秦覺冰冷無機質的眼。
“鄧大人,慎言。
” 鄧大人虎軀一震,打了個寒顫:“是是是,下官失言,次輔大人恕罪。
” 秦覺眼含警告地睨他一眼,拂袖而去。
鄧大人抹了把臉,額角悄然冒出冷汗,心裏發虛地碎碎念:“明明是個文官,眼裏的殺氣怎麽跟武官一樣駭人?” 周圍人:“......” 秦覺視喬钰如親子,你在背後蛐蛐喬钰,他不瞪你瞪誰? ...... 喬钰來到禦書房,發現元寶也在。
“少傅!” 元寶正在用早膳,見來人立刻從凳子上跳下來,捏着禦膳坊為太子殿下特別定制,一口一個的小籠包,蹬蹬跑到喬钰面前。
“恭喜少傅升官加爵。
”元寶嗷嗚一口吃掉小籠包,招財貓似的拱手,“恭喜恭喜。
” 喬钰閃電般伸出罪惡之手,揪住小太子的包子臉,輕輕捏一下,又迅速放開。
沒反應過來的元寶:“欸?” 剛才什麽東西“咻”的一下飛過去了? 好像還啄了他的臉一下。
圍觀全程的商承策:“......” 他算是看出來了,钰弟看似沉着鎮定,實則頗有幾分孩子氣,尤其對元寶的臉蛋情有獨鐘,一逮到機會就捏兩把。
不過确實有點好捏,令人欲罷不能。
喬钰玩心大起,同元寶鬧了會兒,讓他趕緊去吃飯,這才走到商承策面前,語調輕快:“陛下,您可真是給了我好大一個驚喜。
” 商承策溫聲道:“你和正青助我良多,這是你們應得的。
” 喬钰一時語噎,沒好氣道:“即便如此,你也該提前跟我知會一聲,當時我人都傻了,險些當衆出醜。
” 商承策促狹道:“若是提前告知钰弟,那就不叫驚喜了。
” 喬钰:“......不過還是多謝陛下,頂着莫大的壓力這麽做。
” 杜公公宣讀聖旨時,他就在現場。
接旨的時候,喬钰明顯能感覺到,無數非善意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如芒刺在背,膈應得緊。
商承策微擡下颌,振振有詞道:“你和正青是我的摯友,若是連這等殊榮都給不了你們,那我這皇帝做着又有什麽意思?還不如換個人當皇帝。
” 譬如元寶。
正埋頭苦吃的元寶:“???” 又來了,後脖頸一涼的不祥預感。
四下裏張望,宮人恭敬垂首,父皇和少傅正在談話,并無其他人。
“一定是錯覺。
” 元寶咕哝,繼續用膳。
“但不論怎樣,官制改革還是按照計劃順利實施了。
”商承策對此十分滿意,“先從京城開始,然後再逐步改革地方官制,争取明年六月之前完成全面改革。
” 喬钰觑了眼支起耳朵偷聽的元寶,心中發笑,神色如常道:“八個月足矣。
” 商承策忽然想到什麽:“對了,海船造得如何了?” 喬钰對答如流:“已經造好四十多條。
” 商承策盤算了下:“照這個進展,明年六月應當可以出海。
” 喬钰不置可否,又同商承策說幾句,就去工部上值了。
改革伊始,升入內閣的七人繼續負責原本手頭的差事,待吏部安排好填補空缺的官員,雙方再進行交接。
點完卯,喬钰打算去造船廠一趟。
造船廠在城外的護城河邊,途中恰好撞上去安國公府送賞賜的宮人,喬钰就轉道回家一趟。
途徑楊柳大街,意外目睹蕭鴻羲被馬車撞死的全過程。
蕭鴻羲之死并未在喬钰心底留在太多的波瀾,他不會一味地沉溺在過去,如今大仇得報,該向前看。
未來很美好,不是嗎? “回去吧。
” 喬钰吃着于福從燒餅攤買來的甜味兒燒餅,驅車揚長而去。
馬車停在家門口,安遠侯府的牌匾已經換成安國公府的。
喬钰和秦覺兩個當家人不在,秦曦正指揮宮人和府裏的仆從搬運禦賜之物。
見到喬钰,秦曦頗為驚訝:“小叔,您怎麽回來了?” “去造船廠,順道回來看看。
”喬钰瞥見其中一件賞賜,眉梢微挑,“這是什麽?” 秦曦跟着看過去,抿嘴笑:“陳公公說,宮闱局專門為後宮娘娘養的貍奴做了好些小衣裳,聽聞咱們家養了許多小崽,杜公公就讓宮闱局加緊趕制了小幾十件,輪換着穿。
” 喬钰上手摸,質地柔軟,是上好的布料:“倒是別出心裁。
” 說罷,擡手輕拍侄女的腦袋:“這些事情交給于祥就行,也別整天悶在家裏,看書賞花繡花過于乏味,可以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出門散心。
” “出門在外若有人給你臉色看,也t別憋在心裏,你是咱家唯一的姑娘,誰也不能讓你受委屈。
” “哎呀,這些話小叔您都說了好多遍,我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話雖如此,秦曦笑容愈發燦爛,“小叔,我可以去找縣主玩嗎?” 喬钰如何看不出秦曦眼裏的揶揄,沒好氣地看她一眼:“可以是可以,不過她每天比我還要忙,三天兩頭不見人影,這會兒多半不在家。
” 秦曦笑眯眯:“好吧,那等縣主回來,我再登門拜訪。
” 喬钰應好,叫來于祥,讓他将賞賜登記入庫,就去離家出城去了。
...... 翌日,商承策任命原吏部左侍郎為吏部尚書。
吏部的動作很快,當天就安排好工部、戶部、禮部和翰林院的空缺。
大多是從本部升任,譬如劉侍郎出任工部尚書,戶部侍郎出任戶部尚書,侍郎一職則由底下的官員填補上來。
傍晚下值回家,喬钰收到盧泰盧玮姍姍來遲的報喜信。
八月鄉試,他二人皆榜上有名,順利考取了舉人功名。
信中還提及,他們将在九月中旬動身進京。
“九月中旬......也就這幾天了。
”喬钰叫來于祥,“讓人把盧泰盧玮的房間仔細打掃一遍,缺什麽都補齊了。
” “是,我這就去辦。
” 兩日後,盧泰盧玮抵達京城,休整一日後回國子監繼續讀書,為來年二月的會試做準備。
喬钰抽空考校了他們,結果還算滿意,隻每旬布置一些功課,其餘時間靠自覺。
截至月底,京官的調動才徹底完成。
其中孟元嘉升任工部侍郎,夏青榕則升任翰林院學士,實乃雙喜臨門。
任命下來的當天,喬钰和孟、夏二人好酒好菜,舉杯相慶,喝得酩酊大醉,直至深夜時分才散去。
...... 臘月下旬,京官改革順利完成。
當日,天朔帝下旨,即刻施行地方官制改革。
驿使不敢耽擱,快馬加鞭将天子旨意傳往大商各地。
與此同時,天朔帝命大學士馬同為欽差,于年後尋訪各地,督查地方官制改革的進展。
臘月二十六,榮婵回京。
秦曦放下安國公府的賬本,捧着黃氏做的吃食去了永寧縣主府。
兩個時辰後,秦曦笑容滿面地回來,手裏還多了好些零嘴兒。
“小叔,這是縣主去外地談生意帶回來的。
”秦曦獻寶似的遞到喬钰眼前,“小叔,我喜歡這個小嬸。
” 喬钰:“......” 喬钰不應聲,秦曦也不在意,自顧自地問:“小叔,你和縣主何時成親?” 喬钰整理書架的手微頓,緩聲道:“不急,等她有時間。
” 無論男女,本質都是慕強的。
榮婵有一顆強大而又溫暖的心,能力手段樣樣不缺,尤其在接手榮氏之後,榮氏的商業版圖在她手裏擴大了足足三倍有餘,不過略施小計,就讓那些對榮氏虎視眈眈,試圖吞掉這塊肥肉的人不敢再輕舉妄動。
榮婵身上有許多閃光點,聰明、勇敢、善良、沉着冷靜......這些都是她最吸引喬钰的地方。
眼下榮氏正值更上一層樓的關鍵時期,榮婵整日奔波,時常不見人影,有榮安這個全能管家随行照顧,也還是日漸消瘦下去。
榮婵絕非為了兒女私情放棄事業的那種人,喬钰亦然。
兩人都還年輕,日子還長呢。
先立業後成家不好嗎? 秦曦有些失望,不過很快接受了這個事實,将零嘴兒分一半給小叔,美滋滋離開。
...... 臘月三十,除夕。
等到晚上,喬钰把榮婵也喊來了。
飯廳內燃着炭盆,豐盛的酒菜擺滿整張飯桌。
四人圍桌而坐,熱熱鬧鬧吃年夜飯。
吃飽喝足,就開始守歲。
茶水瓜子花生備好,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時間過得也快。
子時将近,外面響起震耳欲聾的爆竹聲。
十五隻崽穿着宮闱局出品的小襖子,喵喵汪汪叫個不停,催促鏟屎官趕緊把門打開,他們要出去撒歡。
喬钰打開門,十五道殘影閃過,眨眼間不見了蹤影。
“小叔,我們也放鞭炮嗎?” “放,怎麽不放?” 仆從取來爆竹,喬钰親手點燃。
在璀璨的火光中,天朔三年如期而至。
...... 因着天朔帝的強硬态度,縱使百官仍有微詞,官制改革還是順暢無阻地推廣下去。
根據馬同的反饋,地方官員對官制改革接受良好,目前一切順利。
轉眼到了四月,三年一度的殿試落下帷幕。
——去年的會試是新帝登基後的恩科。
盧泰高中榜眼,入翰林院任職。
盧玮略次些,二甲第一,賜進士出身,入禮部任職。
盧玮因此萎靡不振,喬钰安慰道:“去了禮部好好幹,照樣可以升官加職。
” 思及喬钰的升遷之路,盧玮重拾信心,與兄長踏上回鄉之路。
六月上旬,大商首次改革完美收官。
上至京城,下到地方,全面施行新官制。
“或許有朝一日,新官制會出現弊端,但目前看來,還是優于原本的官制。
” 喬钰贊同對商承策的觀點:“真要出現弊端,那也是你我百年之後的事情了,隻管交給後人頭疼便是。
” “钰弟言之有理。
”商承策話鋒一轉,“一百二十艘海船建造完畢,依钰弟看,誰最适合率領船隊出海?” 喬钰沉吟片刻:“年紀大的受不得海上颠簸,年紀小的應付不了突發狀況,那就隻有......” 四目相對,商承策露出好整以暇的微笑。
喬钰反手指向自己:“......我本人?” 商承策收斂笑容:“若是钰弟不願......” 喬钰面無表情:“陛下您何時這樣做作了?您還是直接一點,我雞皮疙瘩都快起來了。
” 商承策:“......” 杜公公:“噗——” 笑過之後,杜公公忙跪下認錯。
商承策擺擺手,不與他計較,隻語氣無奈地說:“是我之過,钰弟請見諒。
” 喬钰輕哼。
不過就算商承策不說,喬钰也會自請出海,去尋訪各國,去見識更為廣闊的世界。
而且榮婵有意開辟海外貿易,喬钰不放心她。
“陛下打算何時動身?” “下月。
” “好,我答應了。
” - 七月初八,天朗氣清,萬裏無雲。
安國公攜航海軍一萬人,船員近千人,商賈二百餘人,在天朔帝的目送下登上停泊在護城河上的遠洋船隻。
一百二十艘船自護城河順流而下,杭州府入海,一路乘風破浪,披荊斬棘,跨越海洋駛向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