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2

關燈
    第112章112 玻璃展會過後,玻璃廠一夜之間揚名京城。

     “陳兄,你家的書房裝玻璃窗了嗎?” “兄長為我訂了一盞玻璃燈,等制成後送來我家,我請你們過來看。

    ” “據說玻璃鏡照得特別清楚,一條皺紋一根白發都能照見,趕明兒我也去訂幾面,送姐妹送長輩都行。

    ” “不過玻璃的價格是否過于昂貴了些?” “玻璃本就是空前未有的稀罕物,美麗卻脆弱,稍有不慎便會打碎,尋常百姓家哪裏用得起。

    ” 事實的确如此。

     百姓聽聞玻璃的種種傳言,有意購置,卻敗在了高昂的價格上,隻能望璃興嘆。

     反倒是京中的酒樓茶肆,深谙百姓對玻璃求而不得之苦,狠心大出血,将自家的糯米紙改成玻璃。

     消息傳開,許多百姓聞名而來。

     既來了,就要喝酒吃菜。

     一來二去,這些鋪子掙得盆滿缽滿,東家半夜都笑醒。

     好在事情很快有了轉機。

     臘月下旬,除夕将至,玻璃廠推出一款茶色的玻璃。

     透光性遠不如之前的玻璃,但勝在價格低廉,尋常人家也能買得起。

     百姓喜出望外,凡是家境還算過得去的,都去玻璃廠訂購玻璃。

     不僅送貨上門,還有專人安裝,方便又快捷。

     與此同時,由五百精兵組建而成的精銳隊伍秘密前往各地,暗中緝拿大元餘孽,争取早日将其斬草除根。

     ...... 京中情勢大好,西征的十萬大軍也于臘月初八抵達大商與渭江之間的第一道關卡——虎頭關。

     寒冬臘月,渭江千裏冰封。

     江面上寒風凜冽,吹在臉上針紮般疼。

     這天夜裏,飄起鵝毛大雪。

     渭江另一邊的魯門關也沒能幸免,風欺雪壓,晉軍營中一片叫苦不疊。

     “娘的,大商什麽時候伐晉不好,偏要在這個時候。

    ” “張二狗,不如你去跟對岸的商軍商量一下,等來年春日再開戰呗?” “呸呸呸!你想我死就趁早說!” 值夜的士卒哄堂大笑,頭頂、眉毛、肩上的雪花撲簌簌往下落。

     “今夜雪下得這麽大,三裏地外看不清人,想來商軍不會貿然發起進攻。

    ” “兩千人守在江邊,還有渭江這一道天險,除非商軍長出翅膀。

    ” “雖說巴将軍有令,命我等徹夜值守,但是眯一會兒也不妨事。

    ” “周大哥說得有道理,也就打個盹兒,這又冷又困的,實在受不住哇。

    ” 負責值守的晉軍蜷縮着擠在一起,懷抱武器閉上眼,不一會兒就鼾聲震天。

     另一邊,虎頭關。

     陶毅身着玄甲,目光堅毅,好似由鋼鐵澆築而成的雕像,任風吹雨打,他自巍然不動。

     “飛行軍,出發!” “是!” 飛行軍整齊劃一地應聲,巨大的風筝載着他們飛向天際。

     北風呼嘯,吹得風筝一陣搖晃。

     好在飛行軍經過這段時間的勤學苦練,熟稔地穩住方向,以極快的速度飛度渭江,來到魯門關上空。

     尖銳且穿透力極強的竹哨聲響起。

     風筝上,飛行軍一人負責駕馭,一人取出胸前布兜裏的火藥包。

     點燃,然後投入晉營。

     “砰!” “砰!” “砰!” 爆炸聲震耳欲聾。

     晉軍連同營帳一起被火藥炸上天,塵土飛揚,血肉橫飛。

     值夜的士卒在慘叫聲中驚醒。

     借着漫天火光,他們看到了無數斷肢殘骸。

     血是紅色的,雪也是紅色的。

     飛行軍不間斷地高空投擲火藥,所經之t處必留下深坑,以及深坑中成百上千的禁軍屍體。

     “敵襲!有敵襲!” “不,這不是敵襲,這是天罰!” “什麽人能飛到天上去?一定是天上的神仙派天使前來降罪!” “天使饒命!” “天使饒命!” 晉軍無視巴将軍的怒斥,紛紛跪地求饒。

     然而即便如此,也沒能逃過一死。

     火藥即将告罄,飛行軍撤退,來到渭江邊。

     “砰砰砰!” 火藥落地,潛伏在江邊的兩千晉軍被炸上了天。

     其中一名飛行軍取出響箭。

     “咻——砰!” 是勝利的號角。

     亦是進攻的號角。

     虎頭關,陶毅攜軍中将領,遙觀對岸朵朵火花綻放。

     “爽!太爽了!” “老夫征戰沙場二十餘年,從未見過此等壯觀景象,美哉!美哉!” “真想不到,火藥居然有如此強大的威力。

    ” “此番打了晉軍一個措手不及,我軍還無一傷亡,照這個趨勢,豈不是隻需幾日便可攻入大晉皇宮,摘下狗皇帝的腦袋?” 陶正青身披甲胄,站在人群中,眼裏滿是興奮。

     钰弟一定是上天派來襄助陛下創立一番盛世偉業的,否則他怎麽連火藥這樣的神兵利器都能造出來? 陶毅想到出征前陛下的告誡—— 不可濫用火藥,亦不可過分依賴火藥。

     “火藥數量有限,不可濫用。

    ” 陶毅的語氣是不容置喙的強硬,軍中将領俱是一愣,隻好遺憾作罷。

     “渡江,攻營!” “是!” 商軍先把鐵錘綁在一根細麻繩上,甩到對岸去,接着把粗麻繩系在細麻繩上,拉到對岸,然後再将粗麻繩套上青竹索。

    【注】 如此一來,青竹索就能在兩岸橋頭上固定住了。

     随軍匠人出馬,迅速将鐵索與橋體固定好。

     整個過程耗時兩個多時辰,匠人來報:“将軍,鐵索橋搭建完畢。

    ” 彼時雪勢見小,東方躍出一抹燦金的亮色。

     天亮了。

     陶毅振臂一揮:“衆将士,随我渡江殺敵,直取魯門關!” “大商必勝!” “商軍必勝!” 三萬人馬橫渡鐵索橋,直達對岸。

     “殺殺殺!” “沖!” 商軍金戈鐵馬,勢如破竹。

     反觀晉軍,他們慘遭火藥轟炸,死傷無數,軍心早已潰散。

     看着殺入營中的商軍,晉軍眼裏湧現絕望。

     至此時,戰局已見分曉。

     - “報——” “啓禀陛下,虎頭關傳來捷報!” 天朔帝大喜:“快說!” “在陶大将軍的帶領下,我軍首戰大捷,順利攻下魯門關,擊殺敵軍兩萬餘人,還生擒了敵軍副将張雄。

    ” “好!” 天朔帝撫掌大笑,笑聲震得金銮殿的琉璃瓦抖三抖。

     不僅他,底下的官員們同樣欣喜若狂。

     “陶大将軍威武,不愧是我朝第一大将!” “我軍攻破魯門關,便是攻破大晉第一道防線,拿下魯門關以西的五座城池不在話下。

    ” “大晉的君臣怕是腸子都要悔青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欺負大商建國十餘年,根基不如大晉穩固。

     欺負陛下年輕,妄圖吞下大商這塊肥肉。

     結果被陛下提前識破陰謀,還被陶大将軍打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

     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什麽? “不過——” 驿使話鋒一轉,連帶着在場衆人的心都跟着懸在半空。

     天朔帝:“不過什麽?” “魯門關一戰,我軍戰馬損耗嚴重,算上從晉營繳獲的戰馬,也隻是勉強夠用。

    ” 官員滿臉喜色頓時消弭無影,天朔帝也神情肅穆。

     緊接着,驿使又說:“好在皇商榮氏的家主攜商隊出關跑商,從關外購置了足足五千匹良駒,親自将良駒送至虎頭關,暫時解了我軍的燃眉之急。

    ” 這話鋒一轉又一轉,大家的心也跟着提起又放下,紛紛對驿使怒目而視。

     能不能好好說話? 說話不大喘氣會死嗎? 偏要賣關子,看我們緊張很有意思嗎?! “榮氏家主?” “沒記錯的話,榮氏家主似乎是一名女子。

    ” “确實是女子,去年來戶部領取鹽引,老夫還親眼瞧見過,是位年輕且有魄力的女子。

    ” “女子如何能當家做主?居然還出關跑商,不知廉恥地與男子為伴,整日朝夕相對,這樣的女子哪家敢要?” “李大人此言差矣,據說自從這位榮家主守孝結束,從池州府回到京城,上門說親的媒婆幾乎踏破榮府的門檻,無一例外,都被榮家主拒了。

    ” 喬钰轉眸,李大人臉色青一陣白一陣,下不來臺,還要嘴硬:“女子就該老老實實待在家中,相夫教子。

    ” 工部右侍郎聞言不雅地翻了個白眼:“李家的女子攤上這麽個父親真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

    ” 喬钰:“劉大人此話怎講?” 劉侍郎沒想到自己的碎碎念會被喬钰聽去,暗戳戳撫了撫胸口:“喬大人您吓死我了......李家幺女幾年前與王家嫡次子定親,後來王家嫡次子病逝,按理說親事該就此作罷,李家幺女另尋良人,結果你猜怎麽着?” 喬钰配合地面露期待之色:“怎麽着?” 劉侍郎撇嘴又搖頭:“李大人以好女不二嫁為由,硬是讓他那幺女嫁給了王家二公子的牌位。

    ” 喬钰:“......” 劉侍郎言辭間很是不屑:“王家再三申明,因着婚期未定,親事不作數,李大人全然不顧幺女死活,将她往火坑裏推。

    ” “幸好王家人厚道,李家幺女去了王家,婆母慈祥姑嫂和善,日子反倒比在李家過得更好。

    ” 喬钰:“......” 兩位工部侍郎竊竊低語的時候,天朔帝已經問清了虎頭關的具體情況。

     天朔帝看向戶部尚書秦覺:“秦愛卿。

    ” 秦覺出列:“微臣在。

    ” 天朔帝道:“回頭再撥些軍費,為虎頭關的将士采購戰馬。

    ” 秦覺恭聲應是。

     “此外......”天朔帝話語微頓,似在斟酌着什麽,須臾後揚聲道,“榮氏家主替朕分憂,捐馬有功,着封為永寧縣主,另賜縣主府一座。

    ” 此言一出,立馬有人跳出來:“陛下不可!” 天朔帝循聲望去,是左佥都禦史李善文,都察院一衆禦史中最最最讨人嫌的那個。

     短短幾息之間,劉侍郎又翻了第二個白眼:“李善文真不消停啊,他也不怕惹了聖怒,被摘了官帽子。

    ” 喬钰看向那位認為女子該相夫教子的李大人,他神情激憤,振振有詞道:“榮氏商戶出身,又是女子,不過捐了五千匹良駒,如何當得起縣主之位?” 天朔帝淡聲道:“隻要對朝廷有功,無論男女,都當得起朕的賞賜。

    ” 何騰見不得妻子的外甥女受委屈,當即站出來:“一匹可以馳騁沙場的良駒,至少值二百兩銀,五千匹良駒便是近百萬兩,如何當不起這賞賜?” 李大人指着何騰跳腳:“你強詞奪理!榮氏有百萬家財,她做這些不是應該的嗎?”